中新網4月7日電 (中新財經 宮宏宇)稱霸全球貨幣體(ti) 係多時的美元正遭到多國“拋棄”!
近日,剛訪問完中國的馬來西亞(ya) 總理安瓦爾表示,馬來西亞(ya) 沒有理由繼續依賴美元。馬來西亞(ya) 央行已經開始與(yu) 中國討論,令兩(liang) 國貿易可以用林吉特和人民幣結算。
繼巴西和中國宣布不再使用美元作為(wei) 中間貨幣,以及印度宣布印度與(yu) 馬來西亞(ya) 之間的貿易結算同意使用印度盧比後,“去美元化”浪潮繼續向全球蔓延。
“各國都想要拋棄美元”
自1944年布雷頓森林體(ti) 係建立以來,美元已經在全球橫行霸道了幾十年。其間,世界對美元霸權的詬病持續不斷,“逃離美元”的話題也被多次提起。不過,“去美元化”的速度和規模還從(cong) 未像如今這樣猛烈。
《印度教徒報》報道稱,印度1日宣布,印度和馬來西亞(ya) 已同意用印度盧比進行貿易結算,這一決(jue) 定是印度向去美元化邁出的具有決(jue) 定性意義(yi) 的一步。
據“東(dong) 盟簡報”網站消息,3月28日,東(dong) 盟各國財長和央行行長正式會(hui) 議開幕。會(hui) 議的首要議題是討論如何減少金融交易對美元、歐元、日元和英鎊的依賴,轉向以當地貨幣結算。
印尼銀行業(ye) 監管機構3月27日表示,印尼銀行正準備逐步淘汰Visa和萬(wan) 事達卡,同時推出自己的國內(nei) 支付係統。
巴西政府3月29日表示,巴西與(yu) 中國達成了一項協議,不再使用美元作為(wei) 中間貨幣,而是會(hui) 使用本幣進行貿易。中國外交部也證實,中國和巴西今年初簽署了在巴西建立人民幣清算安排的合作備忘錄。
3月28日,中國海油與(yu) 道達爾能源通過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平台完成國內(nei) 首單以人民幣結算的進口液化天然氣(LNG)采購交易。
此外,《歐洲時報》近日報道稱,目前已有30多個(ge) 國家正逐漸在貿易結算或投資中轉向使用人民幣。
多國紛紛逃離美元,引得美國富豪馬斯克日前發文感歎稱,“美國的(對外)政策過於(yu) 強硬,導致各國都想要拋棄美元。”美國《商業(ye) 內(nei) 幕》稱,美元在全球貿易中的霸主地位麵臨(lin) 巨大挑戰。
被瘋狂“收割”後的反擊
“美元霸權建立已久,其利用世界貨幣的地位多次在全世界割韭菜。”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基金經理楊德龍接受中新財經采訪時表示。
“遇到經濟衰退時,美國大量印鈔刺激經濟,後果由全世界承擔。而等到美聯儲(chu) 需要加息抑製通脹時,全球其他國家的貨幣就紛紛貶值,相當於(yu) 被美元‘割了韭菜’。”楊德龍解釋說。
此外,更令人擔憂的是,烏(wu) 克蘭(lan) 危機中,美國聯合多國製裁俄羅斯,導致俄羅斯出口貿易受到影響,世界各國看到美元的霸道行徑。
如,敦促本國政府停止使用VISA等外國支付係統的印尼總統佐科提到,擺脫西方支付係統對保護本國貿易免受“可能的地緣政治後果”至關(guan) 重要。
楊德龍認為(wei) ,美國利用美元的霸權地位隨便製裁別的國家,“去美元化”反映了這些被製裁國家的需求。
另外,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對媒體(ti) 表示,世界多國“去美元化”的背後是對美國和美元的不信任。這既是因為(wei) 它們(men) 對美國信用的質疑和對美元霸權的不滿,也是無奈之舉(ju) ,有避險的成分。現在美元已成為(wei) 世界經濟不穩定和不確定性的主要來源。近段時間,矽穀銀行等美國多家銀行發生的危機再一次成為(wei) 多國“去美元化”的導火索。
“去美元化”將帶來哪些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輪“去美元化”的國家中,不乏一些與(yu) 美國交好的國家。在此背景下,美元霸權被削弱已經是不爭(zheng) 的事實。那麽(me) ,“去美元化”將帶來怎樣的影響,能走多遠?
巴西貿易部前部長、世界投資促進機構協會(hui) 前主席特謝拉近日表示,巴西和中國使用本幣進行貿易有利於(yu) 兩(liang) 國商貿往來,特別是將給兩(liang) 國中小企業(ye) 帶來極大便利。巴西與(yu) 中國之間使用本幣結算是重要的一步。
陳文玲對媒體(ti) 表示,“去美元化”進程一旦開始,就不可逆轉。除非美國放棄霸權霸道霸淩,按照國際規則辦事,解決(jue) 美國的債(zhai) 務危機、銀行危機和金融危機,對全球經濟起正向作用,否則美元的主導地位將難以保持下去。
另據媒體(ti) 報道,美國經濟學家約翰·卡尼日前警告說,美元可能很快失去其“力量”,美元主導地位正漸行漸遠。
另外,在這波去美元化的浪潮中,人民幣國際化表現亮眼,多國開始使用人民幣與(yu) 中國交易。
楊德龍對此表示,人民幣國際化的程度進一步提升,這將一定程度上改變美元“一幣獨霸”的狀態,削弱美國操縱全球貨幣市場的力量,有利於(yu) 非美國家長遠發展。
“‘去美元化’、貨幣多元化是大勢所趨,美元不應一枝獨秀。包括人民幣在內(nei) 的非美貨幣以後也有望走強。”楊德龍稱。(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