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濟南4月8日電 (孫婷婷)聯合國副秘書(shu) 長李軍(jun) 華8日通過視頻在第十七屆中國電子政務論壇暨數字變革創新峰會(hui) 上表示,中國一直是數字轉型的倡導者,數字創新成果持續快速湧現。談及數字化發展,李軍(jun) 華建議,各國政府必須彌合各種形式的數字鴻溝,有效緩解所有數字風險。
由中共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和山東(dong) 省人民政府主辦的第十七屆中國電子政務論壇暨數字變革創新峰會(hui) 當日在濟南開幕。李軍(jun) 華表示,聯合國電子政務發展指數展現了中國電子政務的飛躍,當前中國擁有非常高水平的電子政務發展指數,位列全球43位。中國的在線服務指數更是躍居世界第15位。
李軍(jun) 華介紹說,《聯合國電子政務調查報告》關(guan) 注數字化的新趨勢,幫助各國政府迎接未來的挑戰,也提醒各國政府“默認數字”服務可能會(hui) 將最需要的人排除在外。他認為(wei) ,各國應當考慮“默認包容性”戰略,推進包容性和可持續的數字化轉型,這與(yu) 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不讓任何人掉隊”的重要原則密切相關(guan) 。
“各國政府必須彌合各種形式的數字鴻溝,有效緩解所有數字風險,包括數據隱私和安全。”談及數字化轉型,李軍(jun) 華建議,在政策和法規層麵,各國政府應采取“通過設計實現包容性”的戰略,並建立相應的實施和評估機製,提供必要的資金、戰略和能力建設資源。
此外,各國政府必須統籌數字政策普遍性和針對性的方法。2022年的聯合國調查結果表明,無縫的、透明的政府成為(wei) 發展趨勢,任何人都可以隨時隨地獲得完全自動化、個(ge) 性化的服務。一套具有機構協調性的整體(ti) 政府辦法,對於(yu) 優(you) 化有限的資源,確保可持續性至關(guan) 重要。
“同樣重要的是,在消除數字偏見和歧視包括有意和無意的偏見和歧視方麵,應采取全麵措施。”李軍(jun) 華表示,很多時候,偏見或歧視由於(yu) 無法確定最脆弱群體(ti) 的需求而造成,包括老年人、殘疾人和社會(hui) 中的少數群體(ti) 等,應采取綜合措施,確保數據的包容性,公平地提供數字服務和信息。(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