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8日電 北京時間4月7日,在中國訪問的法國總統馬克龍在社交媒體(ti) “推特”上,用中文、英語和法語分享了自己的訪華感受,並表示“法中友誼萬(wan) 歲!”
馬克龍寫(xie) 道,“從(cong) 北京一路到廣州,我見到了學習(xi) 法語的大學生們(men) ,這些青年人飽含熱情、胸懷遠大,我也見到了富有創新精神的企業(ye) 家們(men) ,還有受到法國藝術靈感啟發的藝術家們(men) 。我們(men) 在一起大有可為(wei) 。法中友誼萬(wan) 歲!”
圖片來源:法國總統馬克龍社交媒體(ti) 截圖
當天,馬克龍從(cong) 北京前往廣州,對中山大學進行了大約90分鍾的訪問。期間,他和中山大學的同學們(men) 握手致意,舉(ju) 行與(yu) 中國青年的見麵會(hui) ,作了簡短演講並回答提問。
馬克龍表示,中法相互了解,向前邁進,不隻是光靠外交和經濟的關(guan) 係,也需要依靠學術和教育交流,相互理解。“歡迎更多的青年學生學習(xi) 法語,也希望法國年輕人對中國的文化、文明和語言有同樣的熱情。”
——和同學們(men) 握手打招呼
據中山大學微信公眾(zhong) 號介紹,馬克龍從(cong) 中山大學廣州校區南校園懷士堂出發,沿著紅磚綠瓦、樹木蔥蘢的校園中軸線步行,途經懷士堂、黑石屋、馬丁堂、榮光堂等曆史建築群,沿路和同學們(men) 握手打招呼。
圖片來源:中山大學微信公眾(zhong) 號
懷士堂門口、逸仙路旁,站滿了熱情的學生。馬克龍向學生揮手致意,並主動走到學生中間,與(yu) 大家握手、交流。
馬克龍對中山大學的學科建設非常感興(xing) 趣,多次主動問及中山大學有哪些學科。
圖片來源:中山大學微信公眾(zhong) 號
—— 用中文問好:“大家好!”
在中山大學南校園體(ti) 育館,馬克龍舉(ju) 行與(yu) 中國青年的見麵會(hui) ,作了簡短演講並回答學生提問。
“大家好!”馬克龍用中文向在場同學問好。緊接著,他用粵語再次問好。馬克龍表示,很高興(xing) 能夠再次來到中國。
圖片來源:中山大學微信公眾(zhong) 號
馬克龍在演講中說,希望青年人能夠共同應對當今世界包括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科技等方麵的挑戰。“當今經濟增長的挑戰尤其是脫碳增長的挑戰非常大,對於(yu) 青年學子來說通過研究、創新應對挑戰非常重要。”他提到,中山大學中法核工程與(yu) 技術學院為(wei) 此開展了大量的相關(guan) 工作。
馬克龍希望促進雙方的人文交流。通過學習(xi) 曆史、語言,分享知識和科學去迎接未來。用學術促進相互交流、相互理解、促進人文交流,更好地認識彼此,了解彼此。“歡迎更多的青年學生學習(xi) 法語,也希望法國年輕人對中國的文化、文明和語言有同樣的熱情。希望中山大學與(yu) 法國合作夥(huo) 伴繼續合作下去。”
——回答同學們(men) 的踴躍提問
在交流互動環節中,中山大學的同學們(men) 用法語向馬克龍踴躍提問。
有同學問道,“人工智能技術蓬勃發展,對社會(hui) 產(chan) 生深刻的影響,您認為(wei) 人工智能會(hui) 給高校帶來哪些變化?”
馬克龍回答說,“我們(men) 需要掌握技術創造我們(men) 所憧憬的社會(hui) ,技術應當服務於(yu) 人類。人工智能的出現隻要是有利於(yu) 人類,就是好的,但是如果讓我們(men) 倒退,就是壞的。人工智能不應當讓人變得更加孤立,人工智能不能讓人和現實的關(guan) 係發生變化。”
圖片來源:中山大學微信公眾(zhong) 號
還有同學提問說,“4月7日是世界衛生日,今年的主題確定為(wei) ‘改善公共衛生的七十五年’,旨在紀念世界衛生組織成立75周年來改善生活質量的公共衛生成就,激勵人們(men) 以行動應對今天和明天的衛生挑戰。請問總統先生,您認為(wei) 全世界各國如何開展合作共同應對突發傳(chuan) 染病、老齡化、慢性病等公共衛生的挑戰,讓世界人人享有健康。”
對此,馬克龍說,“全球要團結,我們(men) 要建立或者重建初級醫療保健體(ti) 係。我們(men) 需要有全球學術研究合作。我們(men) 應當提倡學術合作,這也是為(wei) 什麽(me) 我此行想來到高校和大家開展交流,因為(wei) 我知道中山大學醫科非常好,而且幾十年以來,你們(men) 和法國的研究人員有科研合作,共同發表論文。”
他接著說,“我們(men) 應當打破學科之間的壁壘,也打破國際政治的壁壘,各國醫生應當與(yu) 生物學家合作、與(yu) 獸(shou) 醫合作、與(yu) 氣候專(zhuan) 家、與(yu) 生物多樣性專(zhuan) 家合作,因為(wei) 這些問題是相互關(guan) 聯的,而我們(men) 現在必須認識到這一點。我們(men) 必須打破學術研究的壁壘,拿出共同的應答對策。”
—— 為(wei) 中山大學題字,期待中法青年開展合作
馬克龍離場時說,“我想回答更多的問題,但遺憾的是,今天時間不夠。我非常希望繼續學習(xi) ,繼續了解你們(men) 。歡迎你們(men) 來法國,我也希望我們(men) 法中青年之間開展合作,謝謝大家!”
圖片來源:中山大學微信公眾(zhong) 號
臨(lin) 別之時,馬克龍留下感言,為(wei) 中山大學題字:“感謝中山大學的友誼與(yu) 信任。埃馬紐埃爾·馬克龍,2023年4月7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