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特古西加爾巴4月8日電 通訊:中洪科潘瑪雅遺址考古合作迎來新機遇
新華社記者趙焱 席玥 趙凱
在中美洲國家洪都拉斯西北部的密林中,隱藏著一片瑪雅文明遺址——科潘古城。從(cong) 1980年科潘瑪雅遺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wei) 世界文化遺產(chan) 後,國際合作成為(wei) 當地考古的主要途徑。其中,編號為(wei) 8N-11的貴族院落遺址是中國考古人員與(yu) 洪都拉斯同行共同主持發掘的。
2015年,由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李新偉(wei) 領銜的中洪聯合考古隊開始在8N-11號遺址展開工作。截至2019年,中國專(zhuan) 家每年都會(hui) 來科潘遺址工作幾個(ge) 月。隨著中國和洪都拉斯建交,這種合作迎來新機遇。
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瑪雅文明中心科潘遺址考古及中美洲文明研究”項目洪方負責人拉莫斯說,為(wei) 了讓更多中方專(zhuan) 家來這裏研究,團隊中除了兩(liang) 名負責人每年要來外,其他參與(yu) 的專(zhuan) 家每次都不一樣,這些年中共有49名中方專(zhuan) 家曾來這裏工作。
科潘遺址是瑪雅文明中最古老且最大的古城遺址之一。遺址中不僅(jin) 有金字塔、廣場、廟宇、居住區、球場等建築,以及大量雕刻、石碑,還有一個(ge) 象形文字石階,對研究瑪雅文明十分重要。
8N-11號遺址是一個(ge) 貴族居住的院落。最初這裏發現了很多人骨,被誤認為(wei) 是一個(ge) 墓葬群,但經過考古研究,專(zhuan) 家們(men) 最終認定這是一個(ge) 居住區。在這個(ge) 貴族院落裏,中洪聯合考古隊先後發現了交叉火炬、羽蛇神頭像、玉米神頭像等藝術水平很高的雕刻,在墓葬中還發現了精美的玉器和彩陶。中國考古學家帶來的無人機航拍、三維成像技術等方法,對遺址研究產(chan) 生了巨大推動作用,中國專(zhuan) 家嚴(yan) 謹的學術態度也得到洪都拉斯同行的高度評價(jia) 。
拉莫斯說:“這是唯一有中國考古專(zhuan) 家在中美洲參與(yu) 的項目,對洪都拉斯來說非常重要。中國專(zhuan) 家給我們(men) 帶來了新的研究方法和技術,而且他們(men) 非常善於(yu) 分析,我想這是因為(wei) 他們(men) 在研究中華文明過程中積累了豐(feng) 富經驗。”
在合作中,兩(liang) 國考古專(zhuan) 家也時有爭(zheng) 論。李新偉(wei) 還記得剛使用三維影像作圖時幾乎每天有爭(zheng) 論。拉莫斯說:“其實這種爭(zheng) 論正是我喜歡中國同行的地方,我們(men) 通過討論能說服對方是最高興(xing) 的,而被說服的時候自己也學到了很多。”他認為(wei) ,來自不同國家的學者將自己的學識貢獻出來,不斷交流,能取得更多成果。
多年以來,無論是民間還是學術界都發現中華文明與(yu) 中美洲文明有不少相似之處,不僅(jin) 是挖掘出的雕刻作品外形相似,瑪雅文化中的和諧共處精神與(yu) 中華文明也非常相似。拉莫斯說:“在8N-11號遺址發現的古人遺骸經過測定發現,不完全來自同一個(ge) 家族,甚至有來自其他城邦的人,他們(men) 幾百年來和諧共處,與(yu) 中華文明很像。”
此前由於(yu) 中國與(yu) 洪都拉斯沒有外交關(guan) 係,中國考古專(zhuan) 家無法獲得長期簽證,每年隻能來工作幾個(ge) 月,中洪建交對考古合作來說是個(ge) 好消息,中國專(zhuan) 家可以在科潘進行更久的連續工作。
洪都拉斯人類學和曆史研究所西部地區代表薩爾瓦多·馬丁內(nei) 斯說:“我們(men) 與(yu) 中國的考古合作還有很大潛力,洪中兩(liang) 國建交為(wei) 此提供了更多機會(hui)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