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五角大樓機密文件泄露事件仍在發酵。當地時間4月10日,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hui) 發言人約翰·柯比在簡報會(hui) 上表示,多份有關(guan) 美國國防機密文件遭泄露事件的相關(guan) 調查正在進行中,美國總統拜登已經聽取有關(guan) 該問題的簡報。美國國防部已將此事移交給司法部進行刑事調查。由於(yu) 泄密情報涉及監聽盟友等醜(chou) 聞,美國正在陷入“外交危機”。盡管一再被曝光竊聽醜(chou) 聞,但美國竊聽盟友仍“不收手”,充分暴露“黑客帝國”本性難移。
這起泄密事件再度引發外界對美國情報保密能力的懷疑。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華爾街日報》等美媒報道,早在今年1月份,這些機密文件就已經出現在即時通訊平台Discord的一些群組中,並在隨後的日子裏被轉發到更多群組和其他社交平台,然而,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上星期媒體(ti) 廣泛報道後才引起美國官員的警覺,隨後引爆這起被認為(wei) “幾十年來最具破壞性的情報泄露事件之一”。媒體(ti) 披露的一個(ge) 細節顯示,這是一起典型的泄密事件而非黑客入侵。《紐約時報》報道說,這些文件應該是被人違規帶出然後拍照上傳(chuan) 的。英國《衛報》稱,此次泄露的100多份文件可能“隻是一大堆材料的‘冰山一角’”,“這些材料早在被廣泛關(guan) 注之前就已經開始流傳(chuan) 了”。曾在奧巴馬政府擔任白宮全球接觸主管的布雷特·布魯恩質問說,“這類大規模的安全泄密事件本應成為(wei) 過去式”,“怎麽(me) 會(hui) 又出這種事?”《華爾街日報》刊文稱,在“愛德華·斯諾登披露有關(guan) 監聽項目和其他情報活動的大量絕密文件十年之後,美國政府依然不能防範此類泄密事件。”
而如此輕易的泄密也令美國與(yu) 其盟友間的關(guan) 係變得尷尬。一位西方高級情報官員在閱讀了這些文件後說,這些材料的泄露令人感到痛苦,並認為(wei) 這可能影響盟友間的情報共享。這名官員說,不同機構相互提供情報需要彼此信任並確保某些敏感信息不會(hui) 被泄露。CNN報道稱,美國的盟友們(men) 正在進行損害評估,以“確定他們(men) 自己的消息來源和獲取情報的方法是否因此次泄露而受損”。《華盛頓郵報》則援引匿名外交官員的話稱,看到相關(guan) 信息公開曝光“令人沮喪(sang) ”。美國政治新聞網Politico評價(jia) 說,此次泄密事件引發了一場“外交危機”,不僅(jin) “五眼聯盟”的其他成員已要求華盛頓提供簡報,布魯塞爾、柏林、迪拜和基輔的官員也紛紛向華盛頓詢問這些文件是如何最終出現在網上的,誰應對泄露事件負責,以及美國正在采取哪些措施確保這些信息從(cong) 社交媒體(ti) 上被刪除。美國國務院副發言人維丹特·帕特爾4月10日表示,美國政府官員“正在與(yu) 盟友和合作夥(huo) 伴進行高層接觸,包括向他們(men) 保證我們(men) 保護情報的承諾和確保我們(men) 夥(huo) 伴關(guan) 係的忠誠”。麵對這起極具“破壞性”的泄密事件,美國政府也不得不放軟身段安撫盟友和合作夥(huo) 伴。
此次事件也再度讓世人認識到美國“監聽帝國”和“竊密帝國”的本色。這已經不是美國第一次被爆監聽盟友的醜(chou) 聞了。此次泄露的文件顯示,美國對烏(wu) 克蘭(lan) 總統澤連斯基進行了全方位的監控,而他也隻是美國“監聽全球”的最新受害者之一。過去這些年,美國多次被曝出對盟友和夥(huo) 伴國家領導人進行監聽,受害者名單包括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德國前總理默克爾、巴西前總統羅塞夫等政要。除了監聽政要之外,美國更是把監聽和竊密的黑手伸向了全球政界和企業(ye) 界:2020年2月,美國、德國和瑞士三國媒體(ti) 聯合調查發現,從(cong) 20世紀70年代開始,美情報部門一直操控著總部設在瑞士的加密設備供應商克裏普托公司,一邊向外國政府和企業(ye) 出售加密機賺取巨額利潤,一邊通過解碼該公司加密技術竊取超過120個(ge) 國家的機密信息。《華盛頓郵報》評論說,外國政府都知道華盛頓對有關(guan) 朋友和對手的情報“有巨大的胃口”,“如果他們(men) 忘記了,機密信息的定期泄露可以提醒他們(men) ”。
被監聽醜(chou) 聞屢屢打臉,美國還能若無其事繼續掩耳盜鈴嗎?美國又有何資格扮演所謂受害者,上演“賊喊捉賊”的鬧劇?美國竊聽的“黑手”伸向全世界,甚至連盟友也不放過,正是對美國一向自我吹噓的人權、法治和規則的莫大諷刺。(聶舒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