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些疑似美國五角大樓機密情報和文件信息出現在社交媒體(ti) 網站上,引發輿論嘩然。這些文件顯示,美國政府不僅(jin) 深入介入俄烏(wu) 衝(chong) 突,還持續密切監視監聽盟友,涉及以色列和韓國等多個(ge) 國家。消息若屬實,這將成為(wei) 美國破壞他國安全、製造全球動蕩的又一例證。
此次五角大樓“泄密門”事件,暴露出烏(wu) 克蘭(lan) 危機中無處不在的美國身影。據美國媒體(ti) 報道,有文件顯示,韓國內(nei) 部曾在對烏(wu) 軍(jun) 援問題上猶豫不決(jue) ,但最終還是被迫選擇順從(cong) 美國。對於(yu) 披露的這一驚人細節,韓國反對黨(dang) 議員表示“強烈遺憾”,認為(wei) 這是對韓國主權的侵犯,也是韓國政府維護國家安全方麵的失敗。
這不是美國第一次在監控問題上引發抗議。早在2013年,斯諾登就曾曝光過美英情報機構進行大規模監聽的“棱鏡計劃”。2021年,媒體(ti) 再度爆料,美國通過丹麥情報部門監聽德國、法國、瑞典、挪威等歐洲盟國領導人,法國總統馬克龍、時任德國總理默克爾等歐洲政要對此強烈不滿,認為(wei) 美國監聽盟友的行為(wei) “完全不可接受”。
長期以來,美國憑借技術優(you) 勢對全球實施大範圍、無差別的監控竊密,從(cong) 外國政府到企業(ye) 個(ge) 人,無不在其監聽範圍,已經到了無法無天的地步,嚴(yan) 重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guan) 係基本準則,帶給世界各國極大的傷(shang) 害。
美國監控成癮凸顯霸權本質。為(wei) 了維護自身霸權地位,即便醜(chou) 行曝光,美國也仍然自行其是。西班牙《國家報》網站指出,通過監聽整個(ge) 世界精確跟蹤民眾(zhong) 的思想動態,正成為(wei) 美國在全球競爭(zheng) 中最重要的一種資源。不僅(jin) 如此,美國政府還通過立法,給監聽行為(wei) 套上“合法外衣”。2008年,美國對《涉外情報監視法》進行修訂,增加第702條為(wei) 正式條款,允許美國國家安全局在無需申請法院許可的情況下,即可監控美國境外的外籍人士,徹底撕下了道德偽(wei) 裝。
在經濟領域,憑借霸權監控手段,美國大搞不正當競爭(zheng) ,嚴(yan) 重背離市場經濟原則。2000年,曾任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的詹姆斯·伍爾西承認,中情局數年前曾利用所截獲情報,幫助波音公司從(cong) 歐洲空中客車集團手中奪走沙特阿拉伯的一份重要訂單。2013年9月,美國《連線》雜誌披露,美國國家安全局曾監控巴西石油公司。
諷刺的是,作為(wei) 全球頭號“監控帝國”,美國卻常常汙蔑別國,賊喊捉賊,企圖把自己包裝成為(wei) “受害者”。例如,他國“建設的5G基站會(hui) 竊取美國的網絡機密”“投資的玉米加工廠可以窺探美國的軍(jun) 事情報”……這些汙蔑之詞荒誕離奇,恰恰暴露了美方心裏有鬼。卡塔爾半島電視台日前刊文稱,美國議員們(men) 一邊指責其他國家的軟件有“後門”,一邊卻在考慮迫使穀歌、Meta、蘋果等企業(ye) 提供便利,以便針對海外非美國公民開展不受限製的間諜活動。
動輒監視監聽,侵犯他國主權和公民權利,美國早已將自己置於(yu) 公理和道義(yi) 的對立麵。正如“維基揭秘”創始人阿桑奇所說,不要期待美國這個(ge) “監聽超級大國”會(hui) 做出有尊嚴(yan) 和讓人尊重的行為(wei) 。
(郭 言 經濟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