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4月16日電 (謝雁冰 梁曉輝)中歐頻密互動的熱絡溫度仍在持續。4月13日至15日,德國外長貝爾伯克應邀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為(wei) 歐洲政壇的“訪華熱”再添新筆。
近1個(ge) 月,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法國總統馬克龍、歐盟委員會(hui) 主席馮(feng) 德萊恩、德國外長貝爾伯克先後訪華。如果加上去年11月、12月分別訪華的德國總理朔爾茨、歐洲理事會(hui) 主席米歇爾,以及日前因新冠陽性推遲訪華的歐盟外交與(yu) 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這份半年內(nei) 來自歐洲的訪華政要的名單會(hui) 更長。
“歐洲各國領導人開始爭(zheng) 先恐後訪問中國”,美國“政治新聞網”這樣形容歐洲政壇掀起的“訪華熱”。
“訪華熱”緣何在歐洲政壇掀起?原因或有三。
一是歐洲“不能失去中國”漸成共識。
貝爾伯克此次訪華的一項特殊安排是,參觀完在天津的德企後,與(yu) 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秦剛一道乘高鐵轉場北京。貝爾伯克提及此表示,很高興(xing) 有機會(hui) 一道乘坐中國高鐵,並參觀德國在華企業(ye) 。她還表示:“‘中國速度’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德中合作成果令人讚歎。”德方不讚成“脫鉤斷鏈”,期待盡快重啟兩(liang) 國各領域交流對話。
“今年是中國和歐盟建立全麵戰略夥(huo) 伴關(guan) 係20周年,中歐已形成強大的經濟共生關(guan) 係。”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崔洪建指出,不少歐盟成員國承認,不論國際局勢如何,歐洲“不能失去中國”。
這樣的信號在來訪的歐方領導人中不斷釋出。去年,朔爾茨在訪華時說,願同中方繼續深化經貿合作。馬克龍在前不久的訪華之行中更直言,“我此次率龐大代表團訪華,就是希望同中方加強合作”。
“經貿合作一直是中歐關(guan) 係的壓艙石,互利共贏是中歐務實合作的‘底色’。”中國現代國際關(guan) 係研究院研究員陳鳳英說,當前,隨著中國式現代化的推進,將為(wei) 歐洲帶來新機遇,促進共同發展。
“歐洲政壇‘訪華熱’也顯示出,所有世界上願意與(yu) 中國合作共贏的國家,中國都願意和他們(men) 相向而行。”陳鳳英說。
二是應對全球性挑戰“少不了中國”。
當今世界並不太平,傳(chuan) 統安全與(yu) 非傳(chuan) 統安全風險交織,中歐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的重要性更加突出。有評論認為(wei) ,歐洲更加意識到,應對全球性挑戰少不了中國。
對歐洲來說,當前最為(wei) 緊迫的挑戰便是烏(wu) 克蘭(lan) 危機的解決(jue) 。這也成為(wei) 歐洲高層政要來華訪問時談論的一大重要議題。
崔洪建分析稱,烏(wu) 克蘭(lan) 危機全麵升級一周年來,在歐洲造成糧食、能源、金融、交通等多領域的外溢效應。而中方提出全球安全倡議、發布《關(guan) 於(yu) 政治解決(jue) 烏(wu) 克蘭(lan) 危機的中國立場》文件等,得到不少歐洲國家積極響應。“歐洲各方希望借訪華機會(hui) ,和中方進一步探尋政治解決(jue) 烏(wu) 克蘭(lan) 危機的有效辦法,減少負麵衝(chong) 擊。”
一些積極共識已經形成。在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歐洲研究所所長馮(feng) 仲平看來,馬克龍訪華時,中法就在烏(wu) 克蘭(lan) 危機問題上形成重要共識:一是盡早結束烏(wu) 克蘭(lan) 危機符合中歐利益,二是烏(wu) 克蘭(lan) 危機隻能通過政治解決(jue) ,當務之急是止戰和談,三是願意就政治解決(jue) 烏(wu) 克蘭(lan) 危機展開合作。
而此次秦剛與(yu) 貝爾伯克共同主持第六輪中德外交與(yu) 安全戰略對話時,亦就烏(wu) 克蘭(lan) 問題交換意見。貝爾伯克表示,希望中方在烏(wu) 克蘭(lan) 危機上發揮獨特影響和作用。
“這顯示出,在烏(wu) 克蘭(lan) 危機背景下,歐洲更加認識到中歐戰略合作的重要性。”馮(feng) 仲平說。
三是維護好中歐關(guan) 係需要加強“與(yu) 中國對話”。
當前,正值中歐關(guan) 係改善的特殊時期。過去三年,中歐關(guan) 係出現波動,今年適逢中國和歐盟建立全麵戰略夥(huo) 伴關(guan) 係20周年,中歐關(guan) 係進一步發展迎來重要契機。
陳鳳英認為(wei) ,當前歐洲內(nei) 部正在討論調整對華政策,“訪華熱”顯示出歐方改善中歐關(guan) 係、建立更好對華認知、推進雙方合作的意願。“歐洲意識到,發展好雙方關(guan) 係,需要加強與(yu) 中國對話,以麵對麵的溝通交流增信釋疑、縮小分歧。”
貝爾伯克的訪華可以視作中歐加強對話的一個(ge) 典型縮影。本次舉(ju) 行的第六輪中德外交與(yu) 安全戰略對話,是該對話時隔三年後的重啟。雙方一致同意,中德應開展全方位交流,增進戰略互信,避免戰略誤判,秉持正確相互認知。中德政府磋商、高級別人文交流對話機製會(hui) 議,兩(liang) 國70多個(ge) 對話機製,都有望按下“重啟鍵”和“加速鍵”。
而被認為(wei) “雖遲但會(hui) 到”的博雷利訪華如果成行,從(cong) 歐盟層麵來看,更多層級的對話亦將展開,再次延續中歐作為(wei) 全球兩(liang) 大力量、兩(liang) 大市場、兩(liang) 大文明傾(qing) 聽彼此、對話彼此的積極勢頭。
對歐方來說,為(wei) 何如此看重與(yu) “與(yu) 中國對話”?
“歐中進行坦誠和建設性的對話,保持歐中關(guan) 係持續發展,對歐洲的和平穩定至關(guan) 重要。”馮(feng) 德萊恩在中法歐三方會(hui) 晤中說。
外界認為(wei) ,從(cong) 馮(feng) 德萊恩的這番表態中或許可以看得出答案。(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