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肆無忌憚的網絡霸權——起底美國“黑客帝國”真麵目

張淼 宋盈 發布時間:2023-04-18 09:12: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4月17日電(國際觀察)肆無忌憚的網絡霸權——起底美國“黑客帝國”真麵目

  新華社記者張淼 宋盈

  最近,一批美軍(jun) 秘密文件出現在社交媒體(ti) 上,內(nei) 容涉及俄烏(wu) 衝(chong) 突等各方麵情報,還暴露了美方對聯合國秘書(shu) 長古特雷斯以及韓國、以色列、烏(wu) 克蘭(lan) 等盟友的竊聽行動。

  與(yu) 此前的“棱鏡門”等諸多醜(chou) 聞一樣,這次泄密事件再次展現了美國肆意對他國進行竊聽、發動網絡攻擊等霸淩惡行。長期以來,這個(ge) 名副其實的“黑客帝國”一直在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guan) 係基本準則,打著“維護國家安全”幌子在網絡空間肆意妄為(wei) ,嚴(yan) 重損害別國主權和全球互聯網用戶隱私,其根本目的是利用網絡霸權來維護自身在現實世界中的霸權。

  竊密者:“不會(hui) 接受任何地方處於(yu) 其監控視野之外”

  據《紐約時報》報道,韓國政府去年年底應美方請求對美出售炮彈,但強調這批武器的“最終用戶”必須是美軍(jun) 。此次泄露的美國情報部門對韓竊聽內(nei) 容顯示,韓國政府內(nei) 部有人擔心美國將這批武器轉運至烏(wu) 克蘭(lan) ,這將違反韓國不向交戰國提供致命武器的政策。

  竊聽事件曝光後,韓國輿論一片嘩然。韓國最大在野黨(dang) 共同民主黨(dang) 發表聲明指責美方此舉(ju) 侵害韓國主權,要求美方說明真相並確保此類事件不再發生。《韓民族日報》評論說,韓美雖為(wei) 同盟,但美國在敏感問題上竊取韓國內(nei) 部信息會(hui) 嚴(yan) 重損害韓國國家利益。韓國廣播公司指出,若竊聽一事屬實,美國的國際信譽將不可避免地受損。

  這並非第一次出現韓國遭美國竊聽醜(chou) 聞。2013年,美國國家安全局泄密文件就顯示,美國對包括韓國駐華盛頓大使館在內(nei) 的數十個(ge) 外交機構實施竊聽。韓國政府當時要求美國做出解釋,美方則以“將重新評估情報行動”的說法搪塞。如今看來,美方評估的結果就是“繼續竊聽”。

  遭美國竊聽的盟友還可以列出一串名單,比如歐洲國家、以色列、烏(wu) 克蘭(lan) 等。美國還竊聽了此前古特雷斯和其他聯合國工作人員關(guan) 於(yu) 黑海糧食運輸協議的對話。

  事實上,無論盟友還是“對手”,都是美國無差別竊聽的對象。英國情報專(zhuan) 家安東(dong) 尼·韋爾斯在《五眼聯盟》一書(shu) 中指出:“曆史上,在情報投資規模、全球情報資源數量以及分析方法上投入最多的國家一直是美國。”

  2013年,美國前防務承包商雇員愛德華·斯諾登向媒體(ti) 曝光了美方代號“棱鏡”的大規模竊聽項目,其對象不僅(jin) 覆蓋美國公民,也包括法國、德國等歐洲國家的政要和民眾(zhong) 。前英國《衛報》記者格倫(lun) ·格林沃爾德在講述斯諾登事件的《無處藏身》一書(shu) 中列舉(ju) 了一組數據:美國國家安全局曾在30天內(nei) 遠程竊取970億(yi) 封郵件和1240億(yi) 條電話數據,其中包括德國的5億(yi) 份、巴西的23億(yi) 份、印度的135億(yi) 份、法國的7000萬(wan) 份、西班牙的6000萬(wan) 份……

  2015年“維基揭秘”網站爆料,美國國家安全局曾在希拉克、薩科齊和奧朗德擔任法國總統期間對其實施竊聽。同年,該網站曝光美方針對日本的大規模竊聽項目“目標東(dong) 京”,對象涉及日本內(nei) 閣府、經濟產(chan) 業(ye) 省、財務省、央行等。

  2021年5月,丹麥媒體(ti) 爆料,美國國家安全局通過丹麥國防情報局接入當地網絡,在2012年至2014年間竊聽德國、法國、挪威、瑞典等國政要的短信和電話通話,這令歐美互信再遭重創。

  美國的竊聽無孔不入,手段五花八門,包括利用模擬手機基站信號接入手機盜取數據,操控手機應用程序,侵入雲(yun) 服務器,通過海底光纜進行竊密等。

  “沒有可避難之地,沒有可安息之所,美國政府不會(hui) 接受任何地方處於(yu) 其監控視野之外。”美國記者巴頓·格爾曼在《美國黑鏡》一書(shu) 中這樣寫(xie) 道。

  攻擊者:“通過網絡攻擊威脅著生活各個(ge) 領域”

  2010年,伊朗納坦茲(zi) 核設施大量鈾濃縮離心機突然癱瘓。事後調查發現,這是一種名為(wei) “震網”的計算機病毒攻擊所致,“震網”事件是首個(ge) 得到充分技術實證、對現實世界中的關(guan) 鍵工業(ye) 基礎設施造成了與(yu) 傳(chuan) 統物理毀傷(shang) 等效的網絡攻擊行動。

  全球網絡安全廠商的接力分析勾畫出了這次攻擊行動的真相,並將幕後黑手鎖定為(wei) 美國等國的情報機構。2016年,美國導演亞(ya) 曆克斯·吉布尼執導的紀錄片《零日》上映,片中就詳細描述了美國及其盟友用“震網”病毒攻擊伊朗的過程。

  2012年,《華盛頓郵報》報道,美國和以色列聯手研發的“火焰”病毒一度在中東(dong) 地區傳(chuan) 播,迫使伊朗短暫切斷石油部門和相關(guan) 設施的互聯網連接。2014年,美國“截擊”網站報道,美國網絡安全公司賽門鐵克公司發現一種名為(wei) “雷金”的計算機惡意軟件,這正是美英情報部門多年來對歐盟計算機係統進行網絡攻擊所使用的工具之一。

  古巴外交部負責美國事務的官員約翰娜·塔夫拉達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指出,美國將互聯網武器化,向一些網絡平台投入大量資金,試圖通過編造故事、傳(chuan) 播謠言來抹黑古巴,為(wei) 美國對古製裁尋找借口。

  烏(wu) 克蘭(lan) 危機升級後,俄羅斯頻遭網絡攻擊,俄總統府、國防部等核心政府部門網站一度頻繁出現頁麵癱瘓或無法訪問的情況。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裏·克林頓在接受美國媒體(ti) 采訪時公開鼓動美國黑客對俄進行網絡攻擊。美軍(jun) 網絡司令部司令保羅·中曾根承認,美軍(jun) 開展了進攻性網絡行動以支持烏(wu) 克蘭(lan) 對抗俄羅斯。

  俄外交部國際信息安全司司長安德烈·克魯茨基赫說,截至2022年5月,來自美國等國的6.5萬(wan) 多名黑客定期參與(yu) 針對俄方關(guan) 鍵信息基礎設施的攻擊。西方某些國家大肆鼓吹其“有權”發動所謂“先發製人”的網絡攻擊,“網絡絞殺”已成為(wei) 西方製裁措施的一部分。

  根據黑客組織“影子經紀人”爆料,美國國家安全局針對包括俄羅斯、日本、西班牙、德國、意大利等在內(nei) 的超過45個(ge) 國家的287個(ge) 目標進行網絡攻擊,持續時間長達十幾年。“維基揭秘”曝光了8761份據稱與(yu) 美國中央情報局網絡攻擊活動有關(guan) 的秘密文件,其中包含龐大的網絡攻擊裝備庫,覆蓋了很多平台,不僅(jin) 包括常見的操作係統,還包括智能電視、車載智能係統、路由器等網絡節點單元和智能設備。

  中國也是美國網絡攻擊的主要目標之一。中國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網站2021年發布的互聯網網絡安全態勢綜述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捕獲計算機惡意程序樣本數量超過4200萬(wan) 個(ge) ,其中境外惡意程序主要來自美國,占比達53.1%。2020年,控製中國境內(nei) 主機的境外計算機惡意程序控製服務器數量達5.2萬(wan) 個(ge) ,其中位於(yu) 美國的控製服務器約1.9萬(wan) 個(ge) ,高居首位。

  美國不遺餘(yu) 力地推動網絡空間軍(jun) 事化,大力發展進攻性網絡作戰力量,打造體(ti) 係化的網絡攻擊平台和製式化的攻擊裝備庫。2017年,美軍(jun) 網絡司令部升級為(wei) 美軍(jun) 第十個(ge) 聯合作戰司令部,網絡空間正式與(yu) 海洋、陸地、天空和太空並列成為(wei) 美軍(jun) 的“第五戰場”。2018年美國國防部網絡戰略報告強調,要在網絡空間“先發製人”。美國蘭(lan) 德公司預計,到2024年,美國擁有全方位作戰能力的網絡任務分隊數量可能達到167支。

  土耳其安全問題專(zhuan) 家伊斯邁爾·哈科·佩金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美國擁有強大的網絡部隊,有能力通過網絡攻擊威脅日常生活各個(ge) 領域,從(cong) 衛生係統到水電係統,可不費吹灰之力使各國陷入困境。”

  霸淩者:“規則隻有一個(ge) ,那就是沒有規則”

  美國掌握網絡霸權,可以在網絡空間利用不對稱優(you) 勢霸淩他國。

  美國擁有龐大複雜的情報體(ti) 係,其情報作業(ye) 遍布網絡空間和物理空間各個(ge) 領域,各種攻擊武器完整覆蓋從(cong) 服務器到智能移動設備的各類使用場景,適配各類操作係統,功能上涵蓋偵(zhen) 察、物理隔離突破、內(nei) 網橫向移動、持久化潛伏駐留、供應鏈與(yu) 物流鏈滲透、遠程控製等網絡攻擊各個(ge) 環節。

  從(cong) “棱鏡”計劃、“怒角”計劃、“星風”計劃,到“電幕行動”、“蜂巢”平台、“量子”攻擊係統,眾(zhong) 多事實證據證明,美國是名副其實的“黑客帝國”。

  對於(yu) 美國倚仗網絡霸權霸淩世界的惡行,各國看得一清二楚。

  美國的目的是維護自身霸權。伊朗政治分析人士拉紮·卡萊諾埃指出,網絡戰是美國“混合戰爭(zheng) ”的工具之一,與(yu) 經濟製裁、恐怖活動、心理戰以及軍(jun) 事行動一樣,都是其用來幹涉其他國家、實現自身政治目的的手段。

  美國的行動嚴(yan) 重危害世界。美國為(wei) 謀求自身絕對安全,肆意侵犯他國網絡主權、破壞他國信息安全,嚴(yan) 重阻礙國際社會(hui) 在維護網絡空間安全和數據安全方麵的努力,嚴(yan) 重影響網絡空間的國際秩序,嚴(yan) 重破壞全球戰略穩定。俄外交部國際信息安全司司長克魯茨基赫說,美國等西方國家將網絡空間軍(jun) 事化,試圖將這一空間變成國家間對抗的舞台,這加劇了引發直接軍(jun) 事對抗的風險,會(hui) 帶來難以預測的後果。

  美國的規則是“唯我獨尊”。美國在肆意破壞網絡安全的同時,還經常賊喊捉賊地汙蔑其他國家。克羅地亞(ya) 薩格勒布大學教授赫爾沃耶·克拉希奇指出,美國一方麵在不斷對包括盟友在內(nei) 的國家進行監聽,另一方麵則在大肆指責別國搞網絡監控,這是典型的雙重標準。俄外交部發言人瑪麗(li) 亞(ya) ·紮哈羅娃說,美國尋求以武力為(wei) 基礎在全球範圍內(nei) 確立其數字技術主導地位,在信息通信技術領域推行所謂“基於(yu) 規則的秩序”,但華盛頓自己卻不遵循“任何規則”。

  最近發生的美國情報泄露事件再次證明了“維基揭秘”網站創始人朱利安·阿桑奇的論斷:不要期待這個(ge) “監聽超級大國”會(hui) 做出讓人尊重的行為(wei) 。對美國而言,“規則隻有一個(ge) ,那就是沒有規則”。(參與(yu) 記者:錢錚、高文成、趙冰、白林、王峰、譚晶晶、林朝暉、孫丁、陸睿、孫一然、李學軍(jun) )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