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4月18日電 題:數萬(wan) 民眾(zhong) “赴約”北京書(shu) 市 解鎖紙質書(shu) 新“看法”
中新社記者 徐婧 陳杭
2023北京書(shu) 市正在舉(ju) 辦。連日來,在位於(yu) 北京朝陽公園的書(shu) 市主展場,精品出版專(zhuan) 區、實體(ti) 書(shu) 店一條街、古舊圖書(shu) 專(zhuan) 區等八大主題專(zhuan) 區書(shu) 香濃鬱,琳琅滿目的圖書(shu) 吸引京城愛書(shu) 人現場翻閱,在踏青淘書(shu) 之際悅享春光。
2023北京書(shu) 市以“書(shu) 香京城·悅讀春天”為(wei) 主題,同步開啟全市16區和經開區、北京圖書(shu) 大廈等四大書(shu) 城、京東(dong) 等三大線上分展場,自4月14日持續至24日,展場規模、參與(yu) 範圍、閱讀氛圍、惠民力度均超過往屆水平,僅(jin) 主展區內(nei) 就集中展示展銷超過40萬(wan) 種優(you) 秀出版物及文化產(chan) 品。
1980年,第一屆北京書(shu) 市在勞動人民文化宮創辦。陪伴京城愛書(shu) 人40餘(yu) 年,“老書(shu) 市”如今人氣依舊。書(shu) 市組委會(hui) 介紹,4月15日至16日,書(shu) 市客流量超20萬(wan) 人次。
來自北京交通大學研二的馬飛洲從(cong) 小受到家庭讀書(shu) 氛圍影響,他沉醉於(yu) 曆史、哲學等類型書(shu) 籍,前不久聽到北京書(shu) 市開幕的消息後,特地前來淘書(shu) 。
有人懷揣清單而來,也有人在“書(shu) 海”尋覓。十多年前,北京市民王麗(li) 萍就去過位於(yu) 地壇公園的北京書(shu) 市。伴隨書(shu) 市轉至朝陽公園,她帶著就讀小學四年級的女兒(er) ,希冀在淘書(shu) 的過程中讓孩子熟悉書(shu) 籍,“書(shu) 市最大優(you) 勢就是看得到、摸得著,價(jia) 格還實惠。”
在這場久違的“書(shu) 友”聚會(hui) ,參展商將期待塞滿書(shu) 架。中國書(shu) 店琉璃廠店主任孫楠表示,中國書(shu) 店展出約萬(wan) 冊(ce) 民間征集和書(shu) 店庫存的古舊書(shu) ,包括廣受歡迎的碑帖、畫冊(ce) 等,讓男女老少品味傳(chuan) 統文化之美。
伴隨數字化閱讀成為(wei) 新的閱讀方式,紙質書(shu) 仍然在讀者心中占有一席之地。大學畢業(ye) 五年後,薑安琪成為(wei) 在教培行業(ye) 工作的都市白領。相較於(yu) 節奏更快的電子閱讀,她更喜歡紙質圖書(shu) ,“每當觸摸到紙質書(shu) 的那一刻,我總會(hui) 靜下心來。”
站在數字化時代的路口,實體(ti) 書(shu) 店如何讓經典的力量永久流傳(chuan) ?在北京聯合天暢文化傳(chuan) 播公司的圖書(shu) 流動驛站,一本本新書(shu) 包裹牛皮紙、纏繞線繩,化身精美包裝的禮物。聯合天暢營銷編輯張穎慧介紹,圖書(shu) 盲盒是今年推出的特色商品,讀者可根據提示詞猜測書(shu) 中內(nei) 容,再將驚喜帶回家,“盲盒的銷量很好,日均銷售百餘(yu) 份。”
記者在書(shu) 市現場看到,自在博物書(shu) 店的展位宛如“森林會(hui) 客廳”,帳篷旁的大樹被野生動物玩偶裝扮一新。書(shu) 店聯合創始人宋寶茹介紹,書(shu) 店通過植物觀察、自然好書(shu) 展示、與(yu) 插畫師一起畫畫等環節,吸引小讀者在遊戲中提高自然保護意識。
“從(cong) 社會(hui) 效益來看,實體(ti) 書(shu) 店是體(ti) 現城市溫度的公共文化空間,也是城市必不可少的存在。”PAGEONE書(shu) 店主理人陳鵬表示,麵對線上電商平台與(yu) 短視頻的衝(chong) 擊,實體(ti) 書(shu) 店在向讀者傳(chuan) 遞優(you) 質內(nei) 容的同時,也要拓寬內(nei) 容領域經營邊界,提供音樂(le) 現場、跨界展覽等多元活動,探索適合自身可持續發展的經營模式。
據了解,2022年,北京舉(ju) 辦各類特色閱讀活動3萬(wan) 餘(yu) 場,影響和覆蓋人群超2000萬(wan) 人次,已初步構建起以公共圖書(shu) 館、綜合書(shu) 城、特色書(shu) 店、社區書(shu) 店等為(wei) 支撐的15分鍾公共閱讀服務體(ti) 係,滿足民眾(zhong) 多樣化閱讀需求。(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