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 邢曉婧】日本民間團體(ti) “中國文物返還運動推進會(hui) ”(以下簡稱“推進會(hui) ”)22日在東(dong) 京組織集會(hui) ,要求日本政府主動歸還甲午戰爭(zheng) 、日俄戰爭(zheng) 、日本全麵侵華戰爭(zheng) 期間掠奪至日本的中國文物。23日,日方相關(guan) 人士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敦促日本政府早日歸還掠奪至日本的中國文物是日本人的責任,這是必須要做的事情。
東(dong) 亞(ya) 曆史和文化遺產(chan) 研究會(hui) 代表森本和男在當天活動上發表題為(wei) 《世界(文物)返還運動之現狀》的演講,介紹了包括法國在內(nei) 的歐洲國家近年來向亞(ya) 非等前殖民地國家歸還掠奪文物的情況。23日,森本和男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世界上已經出現了歸還掠奪文物的風潮,但這股勢頭在日本仍很微弱。由於(yu) 戰後日本政府對國民隱瞞了這段不光彩的曆史,日本社會(hui) 有很多人對此一無所知,作為(wei) 一名日本人,我對此感到羞愧。”
去年4月,“推進會(hui) ”在日本眾(zhong) 議院舉(ju) 行“要求返還擄日中國文物緊急集會(hui) ”,這是日本國內(nei) 首次有民間組織要求日本政府主動歸還甲午戰爭(zheng) 、日俄戰爭(zheng) 、日本全麵侵華戰爭(zheng) 期間掠奪至日本的中國文物。
該組織初步鎖定首先要求日本政府歸還從(cong) 遼寧省海城市三學寺掠奪的三尊中國石獅,其中兩(liang) 尊現存於(yu) 東(dong) 京靖國神社外苑,一尊保存在栃木縣山縣有朋紀念館;同時要求歸還從(cong) 遼寧省旅順市掠奪的唐鴻臚井刻石,現存於(yu) 皇宮吹上禦苑。
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過去一年,“推進會(hui) ”大約舉(ju) 行了20次相關(guan) 活動,在日本社會(hui) 引起一定關(guan) 注,但距離日本政府真正歸還文物仍有很長的路要走。森本和男直言,盡管積極組織活動、撰寫(xie) 文章,遺憾的是,這些來自民間的訴求被日本政府無視了。
“中國文物返還運動推進會(hui) ”共同代表、日本山口大學名譽教授纐纈厚更詳盡地向《環球時報》記者介紹了過去一年所作的努力。“推進會(hui) ”與(yu) 靖國神社方麵舉(ju) 行會(hui) 談,對方表示“有必要對當時事情的經過進行重新調查”。“推進會(hui) ”兩(liang) 次向山縣有朋紀念館寄送返還文物請願書(shu) ,均未收到回複。“推進會(hui) ”還一直就返還唐鴻臚井刻石與(yu) 宮內(nei) 廳交涉,但對方態度消極。
也有好消息。纐纈厚表示,已有日本國會(hui) 議員對此事表示了支持,願意幫忙溝通斡旋。“‘推進會(hui) ’今年將繼續開展集會(hui) 、研討會(hui) 等活動,喚起更多日本民眾(zhong) 關(guan) 注此事,敦促日本政府早日歸還掠奪至日本的中國文物。”他表示,“我們(men) 有這樣的決(jue) 心。”
森本和男對《環球時報》記者說,這些原本應該在上世紀解決(jue) 的問題拖到了現在,絕不能再留給下一代人。他說,敦促日本政府早日歸還掠奪至日本的中國文物是日本人的責任,這是必須要做的事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