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歐盟推進碳市場改革挑戰多

李嘉寶 發布時間:2023-05-04 08:49: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歐洲議會(hui) 通過多項關(guan) 鍵氣候法案

  歐盟推進碳市場改革挑戰多(環球熱點)

  本報記者 李嘉寶

  據德新社報道,歐洲議會(hui) 近日在法國斯特拉斯堡以多數票通過了3項主要氣候法案:碳排放交易體(ti) 係改革(ETS)、碳邊界調整機製(CBAM)、價(jia) 值高達867億(yi) 歐元的社會(hui) 氣候基金法(SCF)。歐盟理事會(hui) 已投票通過了CBAM,這標誌著該法案走完了整個(ge) 立法程序。上述3項法案旨在大幅削減歐盟溫室氣體(ti) 排放,被外界稱為(wei) “歐洲史上最大碳市場改革”。

  有迫切願望,也麵臨(lin) 巨大壓力

  從(cong) 內(nei) 容上看,歐洲議會(hui) 此次通過的一攬子氣候法案,使得歐盟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更加具體(ti) 化。

  根據ETS法案,到2030年,歐盟碳排放量將比2005年減少62%,這比之前43%的減排目標有了大幅提高。同時,計劃到2034年逐步取消針對歐盟內(nei) 部企業(ye) 的免費碳排放配額。

  根據CBAM法案,在貨物貿易進出口環節中,歐盟將針對碳排放水平較高的進口產(chan) 品征收相應的費用或配額,因而該法案也被稱作“碳關(guan) 稅”。該法案目前涵蓋水泥、鋼鐵、鋁、化肥、電力和氫氣等領域,將於(yu) 今年10月1日生效,但設置了過渡期,到2026年才開始逐步實施。在過渡期結束之前,歐盟還會(hui) 評估是否將征收範圍擴大到其他存在“碳泄漏”風險的行業(ye) 。

  SCF計劃在2026年設立,旨在確保氣候轉型公平且具有社會(hui) 包容性,將幫助小型企業(ye) 和家庭應對新措施帶來的更高燃料成本,特別是受能源和運輸資源短缺影響的弱勢家庭、微型企業(ye) 和運輸用戶。

  這些法案受到歐盟及部分成員國的積極評價(jia) 。歐盟委員會(hui) 主席馮(feng) 德萊恩指出,法案的通過是一個(ge) “裏程碑”事件,並敦促歐盟成員國盡快批準、令其生效。德國自民黨(dang) 氣候政策發言人表示,“這是歐洲氣候保護的好日子”。捷克環境部長早在法案推出之初就稱,這是“歐洲氣候政策的勝利”,歐盟依然處於(yu) “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最前沿”。

  “歐盟在低碳轉型道路上一直處於(yu) 全球領先地位,此次集中推出多項重要氣候法案,以法律形式強化轉型步伐,顯示歐盟在低碳轉型上有迫切願望,也麵臨(lin) 巨大壓力。”中國現代國際關(guan) 係研究院歐洲所副所長劉明禮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一是氣候變化壓力。從(cong) 全球範圍看,近年來應對氣候變化進展不如預期,歐盟也認為(wei) 自身能源轉型進度落後於(yu) 規劃。同時,隨著歐洲國家近兩(liang) 年高溫、暴雨等極端天氣增多,歐盟應對氣候變化的壓力不斷加大。二是地緣政治壓力。烏(wu) 克蘭(lan) 危機全麵升級後,歐盟的主要精力用於(yu) 安全議題,對氣候變化議題的關(guan) 注度相對下降。此外,歐盟追隨美國在能源領域製裁俄羅斯,導致能源危機爆發,歐洲一些國家增加了煤炭等傳(chuan) 統化石能源的使用,拖累歐盟實現減排目標。這倒逼歐盟必須作出調整,重回低碳減排的軌道。

  氣候議題日益政治化

  德新社的報道稱,這三項氣候法案屬於(yu) “Fit for 55”(“減碳55%”)歐盟應對氣候變化一攬子計劃中的核心。該計劃由歐盟委員會(hui) 於(yu) 2021年夏季提出,旨在幫助歐盟到2030年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量比1990年減少55%,並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

  代表歐洲議會(hui) 進行ETS談判的一位議員表示,碳市場成功與(yu) 否,是歐洲能否達成減排目標的“成敗關(guan) 鍵”。

  “實現55%的減排目標,是歐盟推出一係列氣候法案的主要目的。”劉明禮指出,此前歐盟在《巴黎協定》中承諾到2030年減排至少40%。歐盟當前的氣候目標已經大幅提升了先前承諾。

  CBAM法案備受各方關(guan) 注。有分析指出,出口到歐盟的商品要付費持有“碳關(guan) 稅”憑證,不僅(jin) 有利於(yu) 應對氣候變化,還將有利於(yu) 保護歐盟本土產(chan) 品的市場競爭(zheng) 力。

  當前,全球綠色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加劇,各國對“碳關(guan) 稅”話語權的爭(zheng) 奪日益激烈。2022年6月,美國參議員在國會(hui) 提出《清潔競爭(zheng) 法》,作為(wei) 美國版本的“碳關(guan) 稅”方案。2023年1月1日,美國《通脹削減法案》正式生效,其中的“綠色補貼”條款對歐洲產(chan) 業(ye) 的國際競爭(zheng) 力無疑是個(ge) 巨大威脅。

  外界關(guan) 注到,除歐洲議會(hui) 通過的三項氣候法案外,歐盟近期還密集提出多項綠色低碳法案。“綠色協議產(chan) 業(ye) 計劃”在歐洲理事會(hui) 與(yu) 國家元首特別會(hui) 議上得到批準;《關(guan) 鍵原材料法案》在歐盟官網正式發布;《可再生能源指令》授權法案獲批。

  複旦大學中歐關(guan) 係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嚴(yan) 少華向本報記者分析,歐盟相關(guan) 氣候法案及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對歐盟能源轉型、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及全球氣候治理話語權的提升都有重要意義(yi) 。其一,能源轉型是歐盟實現碳中和的關(guan) 鍵,在“綠色協議產(chan) 業(ye) 計劃”框架下,歐盟加快向可持續能源轉型的步伐;其二,歐盟意欲通過一係列措施,提升歐盟零碳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力;其三,歐盟參與(yu) 氣候治理的路徑是“由內(nei) 而外”,歐盟在內(nei) 部實施的氣候法案和相關(guan) 標準,將極大提升歐盟在全球氣候治理領域的話語權。

  “應對氣候變化成為(wei) 日益緊迫的全球性挑戰;氣候議題日益政治化,成為(wei) 大國競爭(zheng) 和博弈的新疆域。綠色轉型是當前歐盟重點關(guan) 注的政策方向,也將是未來幾十年關(guan) 係歐盟前途與(yu) 命運的關(guan) 鍵進程之一。”嚴(yan) 少華說。

  麵臨(lin) 挑戰,前景存疑

  歐盟經濟專(zhuan) 員保羅·真蒂洛尼一直強調,“碳關(guan) 稅”是“一種環境政策工具,並非關(guan) 稅”。但是,相關(guan) 法案在歐洲內(nei) 部和國際社會(hui) 仍引發了一些爭(zheng) 議。

  據德國《世界報》近日報道,CBAM對於(yu) 一些人來說,是環境友好型貿易的開始,但也有其他人擔心這些新舉(ju) 措可能會(hui) 推高數千種產(chan) 品的價(jia) 格。法國鋁業(ye) 工會(hui) 主席西裏爾·穆尼耶表示:“‘碳關(guan) 稅’會(hui) 提高歐洲金屬消費的價(jia) 格。”他預計,如果鋁價(jia) 上漲,汽車價(jia) 格也可能上漲。據《華爾街日報》報道,CBAM已經引發一些國家的擔憂,出口商擔心該計劃意味著繁雜的出口流程。標準普爾全球的分析表明,在碳邊界調節機製下,出口鋼鐵的中低收入國家,南非、巴西和土耳其等,麵臨(lin) 的成本增加最高。

  劉明禮認為(wei) ,作為(wei) 第一個(ge) 征收“碳關(guan) 稅”的經濟體(ti) ,歐盟相關(guan) 政策可能會(hui) 引起外界不同解讀。歐盟作為(wei) 發達經濟體(ti) ,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麵一直走在前列,相關(guan) 技術也相對成熟。作為(wei) 工業(ye) 革命的發源地,歐洲也應當承擔起減排的曆史責任。但是,如果用同樣的標準去要求其他國家,尤其是生產(chan) 力發展水平、技術水平相對落後的發展中國家,將會(hui) 引發爭(zheng) 議。同時,歐盟也難以擺脫以關(guan) 稅手段行保護主義(yi) 的嫌疑。

  歐洲綠色轉型之路也麵臨(lin) 內(nei) 外多重挑戰,相關(guan) 氣候法案實施前景仍然存疑。有參與(yu) 相關(guan) 談判的官員向歐洲媒體(ti) 透露,歐盟整體(ti) 工業(ye) 都麵臨(lin) 地緣政治因素帶來的影響,要在推進歐盟綠色低碳轉型目標的同時解決(jue) 當前的能源困局,非常具有挑戰性。歐洲媒體(ti) 《政治報》就在近期報道中指出,多年來,歐盟一直過度依賴碳定價(jia) 作為(wei) 其減少碳排放的主要工具,但是在真正的能源轉型中卻沒有更多投入。

  “從(cong) 法案內(nei) 容來看,歐盟的雄心不小。與(yu) 此同時,不確定性也不容忽視。”劉明禮指出,從(cong) 內(nei) 部看,一方麵,歐盟實現能源轉型需大規模增加可再生能源使用、減少化石能源使用,但在地緣政治衝(chong) 突、能源危機等因素擾動下,歐盟能否承受能源短缺風險,目前仍是個(ge) 問號。另一方麵,歐盟內(nei) 部對清潔能源的定義(yi) 有不同理解,如圍繞核能、氫能是否是可再生能源,歐盟國家存在爭(zheng) 議。從(cong) 外部來看,美國在綠色產(chan) 業(ye) 上的保護主義(yi) 政策、全球範圍內(nei) 的競爭(zheng) 加劇等,對歐盟發展綠色產(chan) 業(ye) 也將構成挑戰。

  嚴(yan) 少華認為(wei) ,歐盟相關(guan) 氣候法案的實施至少還麵臨(lin) 三方麵挑戰:一是烏(wu) 克蘭(lan) 危機引發的歐洲能源危機尚未完全消除,能源短缺可能迫使歐盟短期內(nei) 在氣候目標方麵做出一定的妥協;二是零和思維可能破壞全球氣候合作,尤其是隨著各國紛紛推出綠色補貼,綠色產(chan) 業(ye) 領域麵臨(lin) 保護主義(yi) 抬頭風險,或將加劇各國競爭(zheng) ,從(cong) 而破壞全球氣候合作氛圍;三是歐盟內(nei) 部的挑戰:歐盟提出的一些氣候目標和政策未充分考慮未來可能出現的不確定性,可能會(hui) 引發內(nei) 部反彈。(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