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中國西部發展令人驚歎、期待兩國開展各領域合作”——洪都拉斯媒體代表團在黔、渝參訪

李凡、趙佳樂、董雪 發布時間:2023-05-05 09:02:00來源: 新華網

  “中國西部的發展令人驚歎!”

  “重慶的城市依山而建,洪都拉斯也有相似的情況,期待兩(liang) 國早日開展各領域合作……”

  4月30日至5月3日,來自洪都拉斯的媒體(ti) 代表團分兩(liang) 路分別在貴州、重慶參訪。參訪期間,代表團成員頻頻讚歎中國西部發展成就,紛紛表達對建交後兩(liang) 國加強雙邊交往的熱切期盼。

  訪黔期間,代表團先後參觀了平塘特大橋、“中國天眼”FAST、遵義(yi) 會(hui) 議會(hui) 址等,考察貴州在消除貧困、鄉(xiang) 村振興(xing) 、基礎設施建設、特色產(chan) 業(ye) 發展等領域的做法及經驗。

  5月2日,洪都拉斯媒體(ti) 代表團成員在遵義(yi) 會(hui) 議會(hui) 址紀念館內(nei) 拍攝。新華社記者 劉續 攝

  在參觀有“天空之橋”美譽的平塘特大橋時,代表團成員驚歎於(yu) 貴州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貴州建成高速公路通車裏程超過8000公裏,已建及在建橋梁近3萬(wan) 座;世界前100名高橋近半數在貴州,囊括幾乎所有橋型,是名副其實的“橋梁博物館”。

  “我們(men) 記者團一行落地貴州便為(wei) 之驚歎,這裏一派繁榮——貴州在大力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實現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尊重和保護當地少數民族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洪都拉斯總統府新聞部副部長、國家電視台台長卡洛斯·哈維爾·埃斯特拉達說,這次參訪讓他親(qin) 眼見證了中國的實際情況,真實地了解了中國的發展。

  “當地峽穀兩(liang) 邊居民路程通行時間由原來的45分鍾左右縮短為(wei) 隻需要3分鍾,這座橋梁起了重要作用。”洪都拉斯阿茲(zi) 特克電視台記者卡倫(lun) ·梅西亞(ya) 在參觀平塘特大橋時說。

  2日上午,代表團參觀遵義(yi) 會(hui) 議會(hui) 址,成員們(men) 紛紛用鏡頭記錄貴州豐(feng) 富的紅色文化資源。“我很喜歡中國的文化和曆史,雖然我們(men) 兩(liang) 國文化不一樣,但是我能感受到這裏的人們(men) 很友好。”洪都拉斯新媒體(ti) 工作者卡洛斯·門德斯表示。

  “繁榮的文化和旅遊資源為(wei) 地方經濟發展帶來了效益,這是我一直關(guan) 注的報道方向。”卡倫(lun) ·梅西亞(ya) 說,這為(wei) 我們(men) 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很好的借鑒。

  訪渝期間,代表團先後參訪重慶市規劃展覽館、紅岩革命紀念館、江北區智慧城市運營管理中心、南川區大觀鎮藍莓產(chan) 業(ye) 示範基地、朱家院子及“大觀原點”遊客集散中心等,了解重慶在城市規劃、鄉(xiang) 村振興(xing) 、生態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基層治理等領域的實踐。

  5月2日,洪都拉斯媒體(ti) 代表團一行在重慶市規劃展覽館體(ti) 驗“飛越重慶”飛行影院。新華社記者 趙佳樂(le) 攝

  洪都拉斯全境四分之三以上是山地和高原,是中美洲山地最多的國家。從(cong) “多山之國”來到“山城”重慶,代表團走進位於(yu) 重慶市規劃展覽館的“飛越重慶”飛行影院,一覽重慶的山川河嶽以及“魔幻”的城市建築;穿梭展覽館各大展廳,感受重慶的立體(ti) 交通及橋梁建設。

  “參觀展覽館的時候,我看到重慶有非常發達的立體(ti) 交通網絡。重慶建有一萬(wan) 餘(yu) 座橋梁,這讓人歎為(wei) 觀止。”洪都拉斯11頻道記者茱迪斯·貝伊諾說,重慶的城市依山而建,洪都拉斯也有相似的情況,她期待未來兩(liang) 國能夠開展合作,相互交流城市規劃方麵的經驗和技術。

  5月2日,在重慶市規劃展覽館,洪都拉斯媒體(ti) 代表團一行參觀重慶立體(ti) 交通模型。新華社記者 趙佳樂(le) 攝

  五一國際勞動節期間,重慶市南川區“大觀原點”景區內(nei) 草木欣榮、遊人如織。近年來,南川區為(wei) 一體(ti) 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旅遊升級,投資打造了這個(ge) 占地麵積約200畝(mu) 的鄉(xiang) 村旅遊示範項目。

  在景區內(nei) 的“鄉(xiang) 頌風物集”,130多種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經過文創包裝,從(cong) “農(nong) 村土貨”變成了“文旅潮品”,帶動附近農(nong) 民致富增收。幾名代表團成員拿起包裝精美的羊肚菌、幹辣椒等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反複端詳,愛不釋手。

  在南川區大觀鎮藍莓產(chan) 業(ye) 示範基地,代表團成員觀摩了先進的全基質種植技術。對於(yu) 這片種植麵積2000餘(yu) 畝(mu) 、帶動當地1000餘(yu) 名農(nong) 民就近就業(ye) 的項目,一名代表團成員有感而發:“洪都拉斯也是一個(ge) 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大國,期待未來兩(liang) 國能夠開展技術培訓、技術援助方麵的合作,將中國的種植經驗、智能的種植係統傳(chuan) 播到洪都拉斯,為(wei) 當地民眾(zhong) 帶去致富的機遇,促進當地的生產(chan) 和發展。”

  5月2日,洪都拉斯媒體(ti) 代表團代表團走進重慶市南川區大觀鎮藍莓產(chan) 業(ye) 示範基地。新華社記者 趙佳樂(le) 攝

  參觀過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示範點南川區大觀鎮金龍村朱家院子後,瓦爾迪電視台台長哈莉葉·瓦爾迪那說,朱家院子是很好的實踐,體(ti) 現出國家在發展進程中同時注重個(ge) 人的發展,注重人與(yu) 技術的融合,希望這樣的發展經驗也能在洪都拉斯得到推廣。

  這個(ge) 媒體(ti) 代表團是中洪建交後訪華的首個(ge) 洪都拉斯代表團。代表團成員們(men) 表示,洪都拉斯的人民和媒體(ti) 有迫切了解中國的需要,此次參訪有利於(yu) 他們(men) 感受一個(ge) 更真實的中國,了解中國的發展經驗,增進兩(liang) 國人民之間的友誼。

  “此次中國之行讓人印象深刻,未來希望雙方在城市規劃、基礎設施建設、現代農(nong) 業(ye) 等各領域加強合作,將中方好的經驗、技術傳(chuan) 播到洪都拉斯。”茱迪斯·貝伊諾說。

  記者:李凡、趙佳樂(le) 、董雪

  編輯:劉媛媛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