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農(nong) 牧場轄區有34個(ge) 少數民族。(資料圖) 馮(feng) 曉玲 攝
中新網烏(wu) 魯木齊5月4日電 題:新疆兵團農(nong) 場裏的民族團結故事
作者 馮(feng) 曉玲 馬月芳 趙怡寧
“馬媽媽,最近身體(ti) 還好嗎,降血壓藥要按時吃啊,我現在邊工作邊‘備戰’考試呢……”近日一大早,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第十二師西山農(nong) 牧場居民馬秀娟,就接到了“女兒(er) ”古麗(li) 波斯坦·庫熱什的電話。
她沒想到,一次偶然的邂逅,讓她擁有了這個(ge) 乖巧懂事的“女兒(er) ”。
時間回到2018年,當時還在新疆農(nong) 業(ye) 大學科學技術學院西山校區石榴園餐廳工作的馬秀娟,留意到經常一個(ge) 人坐在角落就餐的古麗(li) 波斯坦·庫熱什。她隻打一小份素菜,就著饢和白開水吃。
馬秀娟走過去說道:“孩子,你現在還在長身體(ti) ,這樣吃飯營養(yang) 可跟不上。”女孩怯聲回答道:“阿姨沒關(guan) 係的,這樣就挺好了。”
在聊天中,馬秀娟得知古麗(li) 波斯坦·庫熱什是動物科學專(zhuan) 業(ye) 的學生,家在新疆喀什地區英吉沙縣,家裏有5口人,一家人靠低保金維持生活。
馬秀娟聽完這些後,紅了眼眶,毫不猶豫地對古麗(li) 波斯坦·庫熱什說:“孩子,你以後有什麽(me) 困難就和我說,我會(hui) 把你當作自己的女兒(er) 一樣。”
就這樣,每個(ge) 月馬秀娟都會(hui) 給古麗(li) 波斯坦·庫熱什的飯卡裏充300元夥(huo) 食費,一方麵想讓古麗(li) 波斯坦·庫熱什吃得好一些,另一方麵也想減輕一下古麗(li) 波斯坦·庫熱什家庭的負擔。
而懂事的古麗(li) 波斯坦·庫熱什一有空也會(hui) 去餐廳給馬秀娟幫忙。
漸漸的,回族“阿媽”馬秀娟和維吾爾族“女兒(er) ”古麗(li) 波斯坦·庫熱什之間的“母女”親(qin) 情越來越深厚……
“我從(cong) 小沒離開過家,當時感覺挺孤獨的,有了‘馬媽媽’後,她經常讓我到家裏去吃飯,關(guan) 心我的生活和學習(xi) 情況,讓我在異地他鄉(xiang) 找到了家的溫暖。”說起馬秀娟,古麗(li) 波斯坦·庫熱什滿懷感激。
除了古麗(li) 波斯坦·庫熱什,馬秀娟還資助了來自喀什地區莎車縣的維吾爾族姑娘阿孜古麗(li) ·買(mai) 買(mai) 提尼亞(ya) 孜,和來自四川省廣元市的漢族姑娘蒲金豔。
馬秀娟對“女兒(er) ”們(men) 很關(guan) 心,除了每個(ge) 月給她們(men) 的飯卡裏各充300元,一有時間,她就會(hui) 邀請“女兒(er) ”們(men) 到家裏吃飯,與(yu) 她們(men) 聊天,鼓勵她們(men) 好好學習(xi) ,像媽媽一樣關(guan) 心她們(men) 的生活。
“我雖然不算多富裕,但希望盡自己微薄之力幫助她們(men) 渡過‘難關(guan) ’,也希望‘女兒(er) ’們(men) 以後能學有所成,做對社會(hui) 有貢獻的人。這樣,我就心滿意足了。”
如今,馬秀娟已經開了自己的餐廳,遇到有困難的人,她仍會(hui) 義(yi) 無反顧伸出援手。
西山農(nong) 牧場地處烏(wu) 魯木齊市南郊25公裏處。該農(nong) 牧場民族團結工作連續3年獲新疆、兵團表彰,前不久還被評為(wei) 第十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示範單位,湧現出眾(zhong) 多民族團結先進模範榜樣。(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