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厚植友誼 促進合作——記第七屆中非青年大聯歡

陳尚文 包 晗 發布時間:2023-05-08 09:07:00來源: 人民日報

  由外交部、中國宋慶齡基金會(hui) 和山東(dong) 省人民政府主辦的第七屆中非青年大聯歡日前舉(ju) 行。此次活動以“凝聚青春夢想,奮進中非合作新征程”為(wei) 主題,來自48個(ge) 非洲國家和非洲聯盟的49名青年代表在北京、山東(dong) 兩(liang) 地參觀交流。一些代表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是一次激蕩思想、互學互鑒、厚植友誼的旅程,他們(men) 將把一個(ge) 真實、立體(ti) 、全麵的中國介紹給更多非洲朋友,以實際行動為(wei) 非中友好奉獻智慧、為(wei) 非中合作貢獻力量。

  “激勵廣大非洲國家努力實現振興(xing) 夢想”

  在山東(dong) 泰安道朗鎮的北張村,一花一世界、一牆一風景,一幅幅牆繪藝術畫沿著平坦齊整的環村柏油路鋪展開來,步入其中仿佛置身童話世界;在東(dong) 西門村,九女峰書(shu) 房形如一朵懸停於(yu) 山間的雲(yun) ,別具一格的設計方便人們(men) 欣賞連綿山峰的秀麗(li) 景色。

  “很難想象,這個(ge) 旅遊景點曾經是貧困村!”厄立特裏亞(ya) 高等教育與(yu) 研究院國際聯絡局副局長西蒙·恩巴耶感歎道。在烏(wu) 幹達全國抵抗運動組織行政助理帕特裏克·小布拉奧格旺看來,不同村莊基於(yu) 自身特色、整合自然資源,因地製宜對村落進行改造升級,不僅(jin) 帶動了當地農(nong) 民增收致富,還提供了宜居生活環境,“這樣的中國鄉(xiang) 村振興(xing) 實踐,為(wei) 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寶貴思路。”

  在青島港,自動化橋吊來回移動,將集裝箱整齊堆疊,無人駕駛的自動導引車有序穿梭。滿載各類貨品的集裝箱沿著岸邊筆直延伸,形成一道色彩絢麗(li) 的“天際線”……“岸邊的導引車中為(wei) 何看不到司機?”“這些分工明確、便捷高效的自動化橋吊都是電腦操作的嗎?”智能空軌集疏運係統吸引了非洲青年代表的目光。

  吉布提外交與(yu) 國際合作部辦公廳參讚阿卜迪·法塔·阿布迪拉伊·杜巴德忙著拍攝視頻,發給遠在非洲碼頭工作的好友。“這真是令人震驚的畫麵!中國科技的飛速發展為(wei) 非中合作帶來了無限可能。我想把這樣的經驗介紹給我的國家,期待我們(men) 在智能化基建領域能有更多交流。”杜巴德說。

  走進濟南中國重汽博物館,一張張珍貴的老照片講述著中國重型汽車製造工業(ye) 從(cong) 無到有、從(cong) 弱到強的發展曆程;穿梭在濰坊東(dong) 籬田園綜合體(ti) 的智能恒溫溫室,一串串五顏六色的番茄展示著農(nong) 業(ye) 科技創新的成果。泰山消防救援站在高山之巔搶險救災、保護民眾(zhong) 平安的經驗,青島八大關(guan) 街道太平角社區網格化管理、助老食堂、“幫到家”等精細化服務,讓非洲青年們(men) 一次次豎起了大拇指。

  在北京,非洲青年代表走進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曆史展覽館,通過一張張寫(xie) 實照片、一件件曆史文物,感受著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理想信念與(yu) 革命樂(le) 觀主義(yi) 精神,感受著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內(nei) 在邏輯和文化根基。

  邊走邊看,邊問邊思考,非洲青年們(men) 逐漸對中國式現代化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大家紛紛表示,中國式現代化發展帶來的不僅(jin) 是生產(chan) 力的飛躍,更開創了人民的美好生活。

  加蓬外交部亞(ya) 洲司中國處處長卡麗(li) 娜·米麗(li) 埃勒認為(wei)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以人民為(wei) 中心,把為(wei) 中國人民謀幸福、為(wei) 中華民族謀複興(xing) 作為(wei) 初心使命。“中國式現代化是基於(yu) 自身國情的現代化,激勵廣大非洲國家努力實現振興(xing) 夢想。”

  “我們(men) 的情誼好比鑽石,曆經打磨光彩照人”

  舉(ju) 辦中非青年大聯歡是落實2015年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nei) 斯堡峰會(hui) 成果的重要舉(ju) 措,旨在促進中非青年交流,延續中非傳(chuan) 統友誼,培養(yang) 中非友好事業(ye) 接班人。

  國之交在於(yu) 民相親(qin) ,民相親(qin) 在於(yu) 心相知。

  一本350頁的書(shu) ,收錄了塞舌爾400餘(yu) 例常見病、多發病,涵蓋157個(ge) 病種,采用影像圖片1400餘(yu) 幅。這本由中國第十六批援塞舌爾醫療隊向塞衛生部捐贈的《塞舌爾放射病例——影像解析與(yu) 診斷要點》,是該國獨立以來第一本全英文醫學影像學專(zhuan) 著,填補了相關(guan) 領域的空白。

  “這是自1963年向阿爾及利亞(ya) 派出第一支醫療隊以來,中國2萬(wan) 餘(yu) 名援非醫療隊隊員工作的縮影。”活動期間舉(ju) 行的中非青年對話會(hui) 上,該書(shu) 作者、中國第十六批援塞舌爾醫療隊隊員孫占國回憶援非歲月時如是說。這段經曆引發了科摩羅馬魯夫醫院消化內(nei) 科醫生亞(ya) 瑟爾·阿紮利的強烈共鳴:“我想和孫醫生成為(wei) 朋友,了解研究病例的過程中究竟克服了多少困難,並向每一位中國援非醫療隊隊員表達敬意。”

  2007年,17歲的阿紮利曾在中國援科摩羅醫療隊隊員的幫助下前往北京大學醫學部求學。2015年,他回到科摩羅後成為(wei) 醫生,並與(yu) 一批批中國醫療隊隊員並肩奮戰。“中國醫生以精湛的醫術和高尚的醫德給人們(men) 留下深刻印象,他們(men) 為(wei) 救死扶傷(shang) 而來,為(wei) 非中友好而來。”耳濡目染中,一顆非中友好的種子深埋在了阿紮利的心中。

  活動期間,科特迪瓦《中非雜誌》記者格羅·蘭(lan) 多夫見到了來自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的“老朋友”。今年3月初,為(wei) 了慶祝科中建交40周年,他在科特迪瓦首都亞(ya) 穆蘇克羅曾參與(yu) 組織了一場特殊的貿易展覽會(hui) ,邀請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等20多家中國企業(ye) 參展。時隔1個(ge) 多月,蘭(lan) 多夫與(yu) 參展的中方人員再次相見。“我想借此機會(hui) 更多了解中國經濟社會(hui) 的發展,以及企業(ye) 管理的經驗。”蘭(lan) 多夫曾在山東(dong) 大學攻讀碩士,熱情的中國朋友在生活和工作中給予他很多幫助。“我是非中友誼的受益者,現在我想做非中友誼的橋梁。”蘭(lan) 多夫說。

  在外交部藍廳,中非青年代表碰撞思想,圍繞如何講好中國與(yu) 非洲故事、如何增進青年友誼等深入探討;在青島八大關(guan) 街道,非洲青年與(yu) 當地社區文藝隊相遇,大家共同敲響熱情的鼓點,載歌載舞;在中國宋慶齡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的中華傳(chuan) 統文化體(ti) 驗區,岡(gang) 比亞(ya) 全國青年議會(hui) 發言人查姆·奧馬爾和著中國古箏的婉轉清音,即興(xing) 朗誦詩歌:“我們(men) 為(wei) 了共同的目標而奮鬥,不論現在還是將來;我們(men) 的情誼好比鑽石,曆經打磨光彩照人……”

  全非洲學生聯盟主席瓦尼·阿利厄·賈西表示,青年們(men) 相聚在春天裏的中國,感受中國發展的蓬勃生機,共敘非中友誼、暢想非中未來,是此次活動的重要意義(yi) 所在。

  “對構建新時代非中命運共同體(ti) 滿懷信心”

  誌合者,不以山海為(wei) 遠。

  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非洲是發展中國家最集中的大陸。2013年,中方提出“真實親(qin) 誠”對非政策理念和正確義(yi) 利觀。10年來,中非合作不斷向全方位、多層次、高質量發展,走在國際對非合作前列。

  “中國與(yu) 非洲的合作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無論國家大小,一律平等相待。”埃及眾(zhong) 議院外事委員會(hui) 副主席塔裏克·胡利道出了他對中國對非政策的理解。埃塞俄比亞(ya) 外交部國際司副司長阿齊紮·蓋萊塔·德薩勒恩認為(wei) ,“中國以真心對待非洲朋友,尊重並支持非洲人民選擇自身發展道路。建立在真誠平等、相互理解基礎上的非中合作關(guan) 係,必將不斷邁上新台階、得到非洲人民的廣泛支持。”

  蒙內(nei) 鐵路、亞(ya) 吉鐵路、尼日利亞(ya) 萊基港、南非德阿風電項目……在廣袤的非洲大地上,中非雙方合作共贏的故事比比皆是。在與(yu) 本報記者的交談中,不少非洲青年感慨於(yu) 非中共建“一帶一路”的質與(yu) 效。在他們(men) 看來,因為(wei) 共建“一帶一路”,越來越多非洲民眾(zhong) 、特別是青年擁有了色彩斑斕的夢想和充滿機遇的未來。

  “非中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中非合作論壇等機製平台上不斷深化合作,為(wei) 越來越多非洲青年帶來了寶貴的教育和就業(ye) 機會(hui) 。”毛裏塔尼亞(ya) 努瓦克肖特大學孔子學院外方院長默罕默都·貝內(nei) 伊克表示,在交流、理解、合作的過程中,非中青年傳(chuan) 承發揚傳(chuan) 統友好的決(jue) 心將進一步加強。

  第一次訪問中國的加納新愛國黨(dang) 項目與(yu) 計劃部主任誇庫·安蓬薩·阿夏馬坦言,親(qin) 眼看到中國經濟社會(hui) 特別是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發展成就,親(qin) 身體(ti) 驗無現金支付等智能科技,再聯想到非中共建“一帶一路”的生動實踐,“我深刻認識到中國不斷以新發展為(wei) 世界提供新機遇的重要內(nei) 涵,對構建新時代非中命運共同體(ti) 滿懷信心。”

  納米比亞(ya) 記者協會(hui) 主席薩科烏(wu) 斯·梅孔伽·伊克拉觀察到,中國的年輕一代正在廣泛學習(xi) 各國語言文化,越來越多非洲青年也在學習(xi) 中文。他表示:“非中推動文明交流對話,在包容互鑒中攜手發展,將為(wei) 非中取得更多合作成果、共同解決(jue) 全球性問題發揮重要作用。”

  “非中關(guan) 係的希望在於(yu) 青年。”津巴布韋外交部多邊司行政官員兼青年工作負責人霍普韋爾·穆潘甘雅瑪說,青年們(men) 應把握時代與(yu) 發展機遇,促進團結合作,推動非中友誼曆久彌堅。(人民日報記者 陳尚文 包 晗)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