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高校、政府與醫院攜手培養城市科學、數字化領域複合型人才

陳靜 發布時間:2023-05-09 08:53: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高校、政府與(yu) 醫院攜手培養(yang) 城市科學、數字化領域複合型人才

  第二屆重點實驗室學術年會(hui) 暨“未來城市與(yu) 健康城市”發展論壇舉(ju) 行。 上海紐約大學供圖

  中新網上海5月7日電 (記者 陳靜)記者7日獲悉,在第二屆重點實驗室學術年會(hui) 暨“未來城市與(yu) 健康城市”發展論壇上,上海紐約大學分別與(yu) 上海市大數據中心和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簽約。據介紹,上海紐約大學與(yu) 上海市大數據中心的合作以雲(yun) 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後疫情城市的發展、數字城市建設為(wei) 重點;與(yu)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的合作則針對數字醫療健康城市建設,包括高層次人才、學術資源及技術交流等內(nei) 容。

  據悉,重點實驗室是指上海市城市設計與(yu) 城市科學重點實驗室(籌)。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書(shu) 長徐惠麗(li) 和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hui) 一級巡視員吳乾渝分別見證了兩(liang) 場合作簽約儀(yi) 式。徐惠麗(li) 表示,希望合作能夠聚焦國家戰略指向和上海實際需求,發揮各自優(you) 勢,形成1+1>2的創新效應,一起培養(yang) 城市科學和數字化領域的複合型人才隊伍,在合作平台上孕育更多項目,在社會(hui) 領域和商業(ye) 應用上都取得效益,造福城市和市民。

  本次論壇由上海紐約大學、浦東(dong) 新區政府、上海市科委、上海市衛健委、上海市大數據中心、複旦大學管理學院、複旦大學EMBA醫療健康產(chan) 業(ye) 協會(hui) 等共同舉(ju) 辦;旨在促進城市科學學術交流,探討健康城市建設和未來城市發展。吳乾渝表示,重點實驗室未來的研究一定會(hui) 對城市發展起到前瞻性的推動作用。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hui) 成員、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羅默通過視頻的方式寄語實驗室的未來發展。

  重點實驗室聯合創始主任李穎和關(guan) 成賀介紹了實驗室的初衷願景、研究團隊和研究方向。他們(men) 表示,在學術委員會(hui) 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傅伯傑的指導下,重點實驗室一直致力於(yu) 國際前沿領域,聚焦城市科學問題,以上海市重大城市研究需求和長三角區域數字智能城市轉型任務為(wei) 引領,堅持以科學研究為(wei) 主導,以應用開發為(wei) 方向,以人才聚集為(wei) 核心,以社會(hui) 服務為(wei) 關(guan) 鍵的指導方針,強力支撐上海和長三角區域城市群發展轉型的任務。

  在主題報告環節中,國家傳(chuan) 染病醫學中心主任、複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和複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複旦大學健康傳(chuan) 播研究所所長傅華分別做了主題為(wei) “文明城市與(yu) 公共衛生”“健康共治與(yu) 健康城市”的演講。兩(liang) 位專(zhuan) 家從(cong) 不同角度探討了城市發展與(yu) 公共衛生、健康城市建設的關(guan) 係,為(wei) 未來城市的發展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方向。論壇設圓桌討論環節。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新華醫院院長孫錕與(yu) 相關(guan) 企業(ye) 嘉賓共話了公共衛生和健康城市的未來發展。

  上海長三角商業(ye) 創新研究院副理事長、複旦大學EMBA醫療健康產(chan) 業(ye) 協會(hui) 會(hui) 長耿梓軒表示,健康城市建設是一項係統工程,除醫療衛生以外,還包括城市規劃、環境保護、公共服務、社會(hui) 保障等諸多方麵。實施健康城市發展規劃,需要廣泛開展健康社區、健康單位、健康家庭等建設,提高社會(hui) 參與(yu) 度。他指出,健康城市建設將成為(wei) 未來城市發展的重要方向,成為(wei) 城市競爭(zheng) 的新亮點、城市形象的新名片,也必將大大豐(feng) 富“人民城市”的內(nei) 涵。

  李穎指出,之所以將健康城市作為(wei) 本次論壇的一大議題,是因為(wei) 未來的城市需要具備應對一係列經濟社會(hui) 和環境挑戰的能力。“當下,我們(men) 更需要在城市規劃中考慮公共衛生因素,以確保城市可持續發展和居民健康。”她希望,重點實驗室能夠繼續發揮其特色,促進城市研究中不同領域和不同國家間的溝通,在知識生產(chan) 和領域創新中,持續為(wei) 上海及整個(ge) 長三角地區的城市發展作出更大貢獻。(完)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