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在世界首座非潛水可到達的水下遺址博物館——重慶白鶴梁水下博物館,潛水員潛入長江水下30米展開清洗作業(ye) ,讓江中的“白鶴梁千年題刻”以更加清晰的麵貌迎接遊客的參觀。
白鶴梁是長江中一塊長約1600米、寬約16米的天然巨型石梁,石梁上刻有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1萬(wan) 多字真跡,被稱為(wei) “水下碑林”。石梁上的20尾石魚雕刻記錄了1200多年來,長江72個(ge) 枯水年份的水文情況,具有重大科學價(jia) 值。
三峽水庫蓄水後,為(wei) 避免白鶴梁題刻被永遠淹沒於(yu) 江底,2003年,國家啟動了白鶴梁題刻保護工程,曆時6年在白鶴梁遺址上新建了一個(ge) 巨大的“無壓容器罩”形成“水下保護體(ti) ”加以保護。
由於(yu) 白鶴梁題刻長期處於(yu) 水下,複雜的水中環境容易讓題刻表麵滋生微生物和覆蓋泥沙,因此,博物館會(hui) 定期安排潛水員對水下題刻進行清理和維護,給遊客提供一個(ge) 最佳的參觀效果。(記者 肖江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