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5月8日電 近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構成“國際關(guan) 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今後,我國的疫情防控工作如何開展?大家的日常生活會(hui) 受到哪些影響?5月8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召開新聞發布會(hui) ,回應上述問題。
視頻:國家衛健委:新冠疫情不再構成“國際關(guan) 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後要繼續落實“乙類乙管”各項措施來源:中國新聞網
國內(nei) 疫情流行趨勢如何?
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chuan) 司副司長米鋒在發布會(hui) 上表示,當前,新冠病毒仍在不斷變異,國內(nei) 疫情總體(ti) 處於(yu) 局部零星散發狀態,疾病危害仍然存在。各地各部門要繼續落實“乙類乙管”各項措施,在保障群眾(zhong) 健康的同時,方便群眾(zhong) 生產(chan) 生活。要繼續強化疫情監測預警和信息報告,有效掌握病毒變異和疫情發生發展情況,增強醫療資源儲(chu) 備,提高臨(lin) 床救治能力。
國家衛生健康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zhuan) 家組組長梁萬(wan) 年表示,結束“國際關(guan) 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並不意味著新冠疫情的結束,也並不意味著疫情危害就徹底沒有了,更不意味著我國對新冠疫情就可以放任不管了,而是表明,以人類目前的能力,可以有效控製這種危害,還要繼續做好相關(guan) 的疫情防控工作,以保護好人民群眾(zhong) 的身體(ti) 健康和生命安全。
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員陳操稱,目前,我國主要新冠病毒流行株已經變成XBB係列變異株。這是一種奧密克戎重組變異株,傳(chuan) 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均強於(yu) 早期流行的奧密克戎變異株,是目前全球優(you) 勢的流行株。從(cong) 目前監測數據看,包括XBB變異株在內(nei) 的正在流行的這些變異株,與(yu) 早期流行的奧密克戎亞(ya) 分支相比,致病力沒有明顯的變化。
下一步防控等級是否會(hui) 有相應調整?
國家疾控局傳(chuan) 染病防控司副司長劉清表示,我們(men) 將圍繞“保健康、防重症”,繼續抓實抓細新階段疫情防控工作,科學精準落實“乙類乙管”的防控要求,持續加強公共衛生、疾病防控、醫療服務體(ti) 係建設。
同時,國家疾控局將根據疫情形勢的變化和防控工作的需要,不斷優(you) 化調整防控政策措施,目的就是確保不出現規模性疫情,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群眾(zhong) 生命安全和身體(ti) 健康,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影響。
出國旅行、留學等會(hui) 有哪些變化?
梁萬(wan) 年表示,新冠疫情不再構成“國際關(guan) 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各國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采取有針對性防控措施,這將進一步減少和消除跨國交通、貿易、旅行、留學等方麵的限製,增加全球人員往來和貨物流通的便利性。
他認為(wei) ,對我國來說,此次調整,一是有利於(yu) 我國的國際交往,包括貿易、旅遊、學術交流、留學等,減少此前因部分疫情防控措施帶來的不便。二是有利於(yu) 社會(hui) 經濟的發展,將會(hui) 有更多的精力和時間來發展經濟、改善民生。
他強調,這並不意味著我國對新冠疫情完全的放任不管,還要繼續做好相關(guan) 疫情防控工作,繼續和全球各國緊密團結,共同采取有針對性的、更加有效的、更具備成本效益的措施,來防止疫情的蔓延和傳(chuan) 播,保護人民群眾(zhong) 的身體(ti) 健康。
資料圖:虹橋邊檢站民警在對出境旅客進行信息核查。 殷立勤 攝
接下來如何防範境外輸入風險?
劉清回應,國際交流限製措施的減少將促進中外人員流動,但可能會(hui) 加快病毒的輸入和傳(chuan) 播。為(wei) 降低境外疫情輸入的風險,保護人民生命健康,將重點做好以下四方麵的工作:疫情監測分析、外防輸入、重點環節防控和宣傳(chuan) 倡導。
他提到,要強化輸入疫情和新型變異株的監測,規範地處置國外新型變異株可能造成的聚集性疫情,及時開展流行病學調查,采取針對性的防控措施,嚴(yan) 防境外輸入疫情和新型變異株造成我國疫情大幅反彈的風險。(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