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國際觀察:對話,美方要展現誠意

夏莊 發布時間:2023-05-11 08:51:00來源: 人民網-國際頻道

  近一段時間以來,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財政部長耶倫(lun) 、總統氣候問題特使克裏等高官不斷對華喊話,要求和中國加強對話與(yu) 溝通,做出一副要與(yu) 中國改善關(guan) 係的姿態。

  但同時,美國國會(hui) 相關(guan) 委員會(hui) 密集推動反華議案。還有媒體(ti) 報道稱,白宮將簽署一項行政命令,限製中國對美一些高科技領域的投資。一麵要求對話溝通,一麵持續打壓遏製,美國這種兩(liang) 麵三刀的做法凸顯其霸權思維和虛偽(wei) 本質。

  中美關(guan) 係偏離正確軌道、陷入困境,根本原因在於(yu) 美國還沒有跳出霸權思維、冷戰思維、零和博弈的老框框,美國對華政策始終放不下將中國視為(wei) 所謂“戰略競爭(zheng) 對手”的執念。特朗普政府將中國列為(wei) “戰略競爭(zheng) 者”,揮舞關(guan) 稅大棒,鼓吹“脫鉤斷鏈”,加大對華防範遏製。本屆美國政府上台後,沒有糾正特朗普政府錯誤對華政策,反而鼓動盟友,加大遏華力度。美國企圖構建“小圈子”,通過陣營對抗對中國施壓。

  去年11月,習(xi) 近平主席同拜登總統在巴厘島成功會(hui) 晤並達成重要共識。拜登總統重申,一個(ge) 穩定和發展的中國符合美國和世界的利益。拜登總統還鄭重表示,美國尊重中國的體(ti) 製,不尋求改變中國體(ti) 製,不尋求“新冷戰”,不尋求通過強化盟友關(guan) 係反對中國,不支持“台灣獨立”,也不支持“兩(liang) 個(ge) 中國”“一中一台”,無意同中國發生衝(chong) 突。美方也無意尋求同中國“脫鉤”,無意阻撓中國經濟發展,無意圍堵中國。

  正如國務委員兼外長秦剛在北京會(hui) 見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時所指出的,此後美方一係列錯誤言行破壞了中美關(guan) 係來之不易的積極勢頭,雙方商定的對話與(yu) 合作議程受到幹擾,兩(liang) 國關(guan) 係再遇寒冰。最近的一個(ge) 典型案例是,美方炒作所謂“間諜氣球”事件,宣布推遲布林肯訪華,美國國會(hui) 眾(zhong) 議院還通過“中國在美領土上使用高空氣球決(jue) 議案”,刻意渲染“中國威脅”。

  此外,美方虛化掏空一個(ge) 中國原則,向“台獨”分裂勢力發出嚴(yan) 重錯誤信號;大搞單邊主義(yi) 、保護主義(yi) ,沉迷於(yu) “脫鉤斷鏈”;大打“意識形態牌”,渲染“民主對抗威權”的虛假敘事;到處拚湊“小圈子”,企圖遲滯甚至阻礙中國發展。世人的眼睛是雪亮的。諸多事實無可辯駁地說明,究竟是誰不斷製造事端,究竟誰才是中美關(guan) 係重回正確軌道的障礙。

  曆史和現實一再告訴我們(men) ,當今世界,如果走對立對抗的歧路,無論是搞冷戰、熱戰,還是貿易戰、科技戰,最終將損害各國利益、犧牲人民福祉。而中國是嚇不倒、壓不垮的,美方的霸權霸道、極限施壓不可能阻擋中國人民前進的步伐。

  人無信不立,國無信則衰。美方要與(yu) 中國對話,不能一方麵講溝通,一方麵卻不斷對中國打壓遏製。不能說一套做一套。必須尊重中方的底線紅線,停止損害中國的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尤其要正確處理台灣問題,停止繼續掏空一個(ge) 中國原則,停止支持縱容“台獨”分裂勢力。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關(guan) 係政治基礎中的基礎,是中美關(guan) 係第一條不可跨越的紅線。美方更不能在這個(ge) 問題上玩火。

  要對話就要為(wei) 對話創造條件,不能耍小聰明、搞小動作,不能讓美國國內(nei) 政治議程綁架中美關(guan) 係,也不能以所謂美國“三權分立”等為(wei) 借口逃避國際責任和義(yi) 務。中美關(guan) 係走過風風雨雨,美方應該總結、反思,告別冷戰舊夢,認清美式霸權不得人心,集團對抗沒有前途,“小院高牆”封閉退步,“脫鉤斷鏈”損人害己。

  中美關(guan) 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guan) 係。一個(ge) 健康穩定的中美關(guan) 係符合兩(liang) 國人民根本利益,也是國際社會(hui) 的普遍期待。美方應端正對華認知,回歸理性,摒棄零和博弈的冷戰思維。推動對話,美方應展現誠意、保持定力,采取真行動,與(yu) 中方相向而行,切實落實兩(liang) 國元首達成的共識,這樣才能推動中美關(guan) 係重回健康穩定發展的軌道。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