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台灣這個數字“再創新高”!網民:“知道要打仗了?”

遊今 發布時間:2023-05-11 09:08:00來源: 中新社微信公眾號

  據台灣媒體(ti) 報道,2022年,台灣共有4066名誌願役士兵申請提前退伍,人數創下近年新高。對此,台當局防務部門負責人邱國正表示,年輕人沒有意願的話,勉強不得。但台灣網友卻直言,“知道要打仗了?”“要上戰場打仗,大家都是不願意”“快逃啊”。

  資料圖。圖片來源:中時新聞網

  “再創新高”的退伍數字

  據台當局防務部門5月3日提交的相關(guan) 報告顯示,2022年台灣誌願役士兵不適服人數共4066人,其中個(ge) 人申請高達3756人,占92.4%;汰除310人,占7.6%。4066這個(ge) 數字,已差不多相當於(yu) 台軍(jun) 一個(ge) 旅的兵力。

  從(cong) 申請因素來看,誌願役士兵因生涯規劃申請不適服人數最多,高達43.2%;適應不良占35.2%;家庭因素占16%;身體(ti) 傷(shang) 病占3.6%;薪水待遇過低占1.4%;部隊任務繁重、已列汰除各占0.3%。

  對於(yu) 誌願役士兵申請提前退伍的數字創下新高,台灣網絡論壇PTT上的網民紛紛表示,“薪水才四萬(wan) (新台幣)”“24小時待命換算時薪根本慘”“管理根本莫名其妙”。

  還有網友直言,目前台海局勢緊張,出現這樣的情況不意外,並表示“被民進黨(dang) 搞到要打起來了,當然一堆人逃”“要上戰場打仗,大家都是不願意”“快逃啊”等等。但也有人指出,現在誌願役士兵申請提前退伍,卻未必逃得掉,“現在退了,真打仗先被征召的不還是這群人”。

  延長的義(yi) 務兵役 背後的政治算計

  與(yu) “創新高”的申請提前退伍數字相比,台灣的義(yi) 務役期卻將延長。2022年12月27日,蔡英文宣布,將把台灣現行四個(ge) 月的義(yi) 務役訓練製度改為(wei) 一年期的義(yi) 務役,從(cong) 2024年1月1日起施行,還稱這是“無比困難的決(jue) 定”。

  在蔡英文宣布該消息後,賴清德與(yu) 蔡英文曾同場出席記者會(hui) 。其中,賴清德在被問到是否擔心延長義(yi) 務兵役影響參選2024年台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回答會(hui) 把“選舉(ju) 、政黨(dang) 利益擺在後麵”,但也有台灣媒體(ti) 分析指出,蔡英文口中“無比困難的決(jue) 定”,也是賴清德心中跌宕起伏的難關(guan) ,兵役政策背後隱含的是美國對於(yu) 民進黨(dang) 當局的“要求”和“期待”,美國正在準備台灣發生政黨(dang) 輪替的可能,台美關(guan) 係各層級的經貿推行與(yu) 軍(jun) 事合作,必須在台灣宣布義(yi) 務兵役延長之後,才可以順水推舟地繼續開展。

  即便賴清德心中對於(yu) 義(yi) 務兵役延長有百般疑慮,為(wei) 了迎合美國、滿足民進黨(dang) 政治私利,也隻能硬著頭皮走下去。

  資料圖。圖片來源:中時新聞網

  不買(mai) 賬的年輕人

  但政治算計歸算計,台灣年輕人並不買(mai) 賬。義(yi) 務役期將延長的消息一出,就有不少人表示不能接受,在網絡上留言表示“不願為(wei) 民進黨(dang) 打仗”“民進黨(dang) 不倒,台灣不會(hui) 好”。

  從(cong) 近日公布的誌願役士兵申請提前退伍的數字來看,年輕人已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對此,台當局防務部門負責人邱國正表示,年輕人本身沒有意願的話,勉強不得。這個(ge) 情況會(hui) 越來越嚴(yan) 重,年輕人越來越有自己的看法,也不宜去強製。

  但他也談及,由於(yu) 人員不夠、少子化,所以要強化招募,未來不會(hui) 完全依賴一年期的義(yi) 務役,隻要專(zhuan) 長符合,在軍(jun) 中待一年覺得還不錯、想要留下來的,這樣的人員都將是有關(guan) 部門未來努力爭(zheng) 取的人選。

  目前,台軍(jun) 誌願役人數雖達16萬(wan) 人,仍與(yu) 軍(jun) 方“募兵製”計劃目標有差距,部分部隊的軍(jun) 官、士官或士兵編比例不及八成;更嚴(yan) 重的是,未服滿現役最少年限就提前退伍人員者眾(zhong) 多,近五年招募入營的士兵,平均有兩(liang) 成寧願賠錢退伍。

  為(wei) “加強戰力訓練”,台當局防務部門還召集女性後備軍(jun) 人參加訓練。首批女性受召人員5月8日起進行所謂“專(zhuan) 長訓練”,訓練課程比照男性,包括行軍(jun) 以及戰鬥訓練等。

  “壓力”越大,“反彈”也會(hui) 越大。民進黨(dang) 當局把台灣往火坑裏推,年輕人卻顯然不願意當“炮灰”、不想上戰場。台灣年輕人已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台獨”帶來的危險,兩(liang) 岸和平發展才能給台灣同胞帶來真正的利益福祉。

  作者: 遊今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