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中國電科應用“基帶池”測控新體製 護航天舟六號成功發射

孫自法 發布時間:2023-05-12 08:55: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國電科應用“基帶池”測控新體(ti) 製護航天舟六號成功發射

  圖為(wei) 中國電科研究團隊在中繼衛星地麵站“基帶池”合影。 中國電科 供圖

  中新網北京5月11日電(記者 孫自法)中國天舟六號貨運飛船10日晚由長征七號遙七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奔赴中國空間站。記者從(cong)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指揮單位中國電科獲悉,天舟六號發射任務中,以“基帶池”測控新體(ti) 製應用為(wei) 代表,中國電科通過研製提供一批自主程度更高、性能更穩定的技術手段,支撐測控通信、運載火箭、發射場等係統穩定運行,為(wei) 航天發射提供強力支撐。

  由中國電科10所牽頭研製的陸海天基測控通信係統,構建了新一代綜合化測控網絡,負責對長征七號運載火箭、天舟六號貨運飛船等航天器進行軌道測量、遙測遙控和數據傳(chuan) 輸,是航天器在太空與(yu) 地麵聯係的紐帶,就像放風箏的風箏線,因此也被譽為(wei) 航天器的“生命線”。

中國電科研究人員開展半剛性太陽電池陣相關(guan) 研究測試。 中國電科 供圖

  中國電科研究人員開展半剛性太陽電池陣相關(guan) 研究測試。 中國電科 供圖

  其中,“基帶池”測控技術體(ti) 製,秉承硬件平台通用、軟件定義(yi) 功能、任務動態部署、係統成長演進的綜合化設計理念,成為(wei) 一個(ge) 共享、通用、大規模信號處理平台,能同時運行多種測控、數傳(chuan) 工作模式,兼容不同信號形式、不同頻點、多個(ge) 目標。該測控設備具備自動化運行能力,實現全網測控資源的雲(yun) 架構管控,可根據任務占用和設備健康狀況,在全網自行按需分配計算資源。

  中國電科首席科學家柴霖表示,這次發射任務應用的“基帶池”技術體(ti) 製是航天測控保障的全新亮點。“10所承研的天鏈二號03星地麵終端站,是本次發射任務的主力測控站,全麵使用‘基帶池’新技術體(ti) 製”。

中國電科研製的測控係統。 中國電科 供圖

  中國電科研製的測控係統。 中國電科 供圖

  作為(wei) 未來技術發展的趨勢,“基帶池”技術體(ti) 製既能增加模塊冗餘(yu) 量,進一步提高測控通信係統的可靠性,又能使得硬件設備通用化,提高資源的利用率。

  據了解,中國電科在天舟六號任務中應用“基帶池”測控新體(ti) 製的同時,還承擔一係列關(guan) 鍵元器件及重要產(chan) 品研製工作,包括鍛造火箭“火眼金睛”提供時間頻率基準、編織安全可靠“測控通信網”、打造貨物飛天“能源矩陣”、織密航天發射“牽引線”等。(完)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