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5月17日報道 法國《青年非洲》周刊網站5月15日刊登揚·圭特的文章,文章問道:為(wei) 了消除貧困,如果非洲大膽采用中國模式呢?
讓我們(men) 來做一個(ge) 設想:看到我們(men) 的村莊和城市裏有那麽(me) 多窮苦的人,非洲法語地區各國政府難以忍受,決(jue) 定將消除貧困列為(wei) 絕對優(you) 先事項。再設想一下,它們(men) 將不再求助於(yu) 那些待遇優(you) 厚的“專(zhuan) 家”,這些“專(zhuan) 家”仍將非洲視為(wei) 獵奇的對象,而不是一個(ge) 要進入發展時代的大陸;也不再將脫貧任務托付給非政府組織,這些組織的運營恰恰有賴於(yu) 貧困能夠持續下去。
那麽(me) ,我們(men) 的政府該怎麽(me) 辦呢?
關(guan) 於(yu) 脫貧的想法,會(hui) 不可避免地讓各國政府把目光轉向中國。2021年2月,在北京的人民大會(hui) 堂舉(ju) 行的隆重儀(yi) 式上,中國領導人宣布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麵勝利。奇怪的是,在非洲法語地區,這件事並未引起很大的反響。但就連聯合國秘書(shu) 長古特雷斯都承認,中國為(wei) 全世界消除貧困做出了最重要的貢獻。
中國有理由驕傲,因為(wei) 它提前10年實現了《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減貧目標。
那還是在2013年,在湖南十八洞村考察時,習(xi) 近平主席提出了精準扶貧的思想。這標誌著一場社會(hui) 總動員的開端,一切都是為(wei) 了實現全麵脫貧。
這一大規模行動的支柱,是擁有9000多萬(wan) 黨(dang) 員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各級黨(dang) 員幹部都被動員起來,以確保各項計劃能得到妥善落實。包括很多年輕人在內(nei) 的數百萬(wan) 黨(dang) 員幹部被派往扶貧一線——最貧困的鄉(xiang) 村,他們(men) 落實開發計劃、支援地方建設,並評估扶貧項目對這些鄉(xiang) 村的作用。很多年輕人將他們(men) 最美好的青春時光,貢獻給了這項非凡的挑戰。
據統計,有1800多人因為(wei) 疾病、交通事故或自然災害在脫貧一線失去了生命。不少人犧牲個(ge) 人私利、助力脫貧攻堅。在成功實現這個(ge) 卓越雄心的過程中,大規模動員發揮了決(jue) 定性作用。
這種全體(ti) 人民為(wei) 共同目標而采取的一致行動,更能給其他國家提供豐(feng) 富的經驗。在政治意願的基石之上,人們(men) 搭建起了高樓大廈。習(xi) 近平多次前往貧困地區進行考察調研。在脫貧行動中,政府直接資金投入達數千億(yi) 美元。
大規模的投入換來了期待中的成果:近1億(yi) 農(nong) 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ge) 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wan) 個(ge) 貧困村全部出列。
始於(yu) 上世紀70年代的改革開放,以及“貧窮不是社會(hui) 主義(yi) ”的理念,推動了中國經濟發展,並改變了數億(yi) 農(nong) 民的命運。從(cong) 1978年至2017年,中國的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年均增長9.5%。這一令人歎為(wei) 觀止的經濟增長,也讓全國貧困人口快速減少:1978年有7.7億(yi) 農(nong) 村貧困人口,到2014年已減至不到1億(yi) 人。
中國的經驗就在眼前:重新賦予數以百萬(wan) 計的非洲人以希望和尊嚴(yan) 是有可能的,這其中包括很多年輕人。方法看起來也很簡單,就像中國國務院在一份報告中指出的,需要有堅定意誌和決(jue) 心,並付諸實際行動。也就是說,要克服的第一個(ge) 障礙是思想認識層麵上的。
不應該再將極端貧困看成非洲特有的現象,或將之視為(wei) 一個(ge) 集體(ti) 的身份標簽。而這種意願來自一種政治信念,要讓國內(nei) 的精英們(men) 達成共識:非洲人的生命是有價(jia) 值的,他們(men) 的尊嚴(yan) 不容爭(zheng) 議,改變他們(men) 的生活是一個(ge) 道德上的責任。(參考消息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