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中亞專線】洋記者邂逅中國傳統文化:西安,來多少次都不夠

張一辰 發布時間:2023-05-19 09:24: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西安5月17日電 題:洋記者邂逅中國傳(chuan) 統文化:西安,來多少次都不夠

  中新社記者 張一辰

  “這是我第一次來西安,這裏的基礎設施建設相當成熟,城市有著濃厚的曆史文化氣息,隻是目前還沒來得及品嚐羊肉泡饃。”來自哈薩克斯坦哈巴爾通訊社的記者維特柳金(Vyacheslav Vetlugin)向中新社記者表示。

  中國—中亞(ya) 峰會(hui) 將於(yu) 5月18日至19日在陝西西安舉(ju) 行。在中國—中亞(ya) 峰會(hui) 新聞中心,此間設置的傳(chuan) 統文化沉浸式體(ti) 驗區內(nei) ,陝西特色紀念印章、鳳翔泥塑、水墨扇麵、茯茶茶藝等,成為(wei) 中外記者感受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魅力的“窗口”。

  維特柳金一邊“品味”茗香,一邊說:“我有很多朋友從(cong) 事哈中貿易,他們(men) 通過中歐班列將哈薩克斯坦的蜂蜜、櫻桃、幹果等優(you) 質特色產(chan) 品,帶到中國民眾(zhong) 的餐桌上。同時,從(cong) 中國出口到中亞(ya) 國家的茶葉也受到當地民眾(zhong) 的青睞。”

  據了解,中歐班列長安號自2013年11月開行西安至阿拉木圖國際貨運班列以來,目前其已開行國際幹線17條。截至2023年3月底,中歐班列長安號已累計開行17157列,其中,中亞(ya) 方向開行4250列。

  曾在中國有過留學經曆的圖爾達庫諾娃(Cholponai Turdakunova)供職於(yu) 吉爾吉斯斯坦《絲(si) 路新觀察報》,對她而言,眼前的這座城市既熟悉又陌生。“西安是一座古城,也是古絲(si) 綢之路的起點。據我所知,這裏的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航空產(chan) 業(ye) 均有很強的發展動力。”

  圖爾達庫諾娃表示,參觀兵馬俑是她此次西安之行的一大願望。此外,她想在峰會(hui) 期間或之後,行走西安的大街小巷,深入了解這座城市,了解中國傳(chuan) 統文化。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推進,陝西作為(wei) 中國向西開放的前沿,文化互通成為(wei) 其與(yu) 絲(si) 路沿線各國交流合作的“熱詞”。

  《哈薩克斯坦新聞報》記者蘇爾加諾夫(Valeriy Surganov)被陝西特色紀念印章所吸引,拿在手中端詳許久,並仔細向工作人員詢問印章圖案的含義(yi) 。在他看來,麵前的象形文字,古老而優(you) 美。

  “我喜歡這裏的人,喜歡中國的文化,也看到中國經濟的發展。”蘇爾加諾夫表示,明城牆、鍾鼓樓、兵馬俑等名勝古跡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日前,西安至阿斯塔納直飛航線的開通,也為(wei) 兩(liang) 地文化、旅遊、經貿往來搭起空中橋梁。

  “這是我第三次來到西安,我登上過大雁塔,在塔頂俯瞰西安,這是一座古文明與(yu) 現代化融合共生的城市。西安,來多少次都不夠。”蘇爾加諾夫笑言。(完)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