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澳大利亞查爾斯·達爾文大學孔子學院院長艾米:孔院是文明之間互相借鑒的平台

顧時宏 發布時間:2023-06-05 08:46: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達爾文6月4日電 題:澳大利亞(ya) 查爾斯·達爾文大學孔子學院院長艾米:孔院是文明之間互相借鑒的平台

  中新社記者 顧時宏

  澳大利亞(ya) 北領地達爾文市的旱季,豔陽高照。

  6月3日,記者走進位於(yu) 澳大利亞(ya) 查爾斯·達爾文大學4樓的孔子學院,映入眼簾的是掛在牆上的孔子畫像、春聯與(yu) 中國結掛件、紅豔豔的“春”“福”貼字和祝賀孔子學院成立的書(shu) 法作品“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明天(4日)達爾文市政廳將首次舉(ju) 辦國際龍舟節活動,孔子學院要準備好製作燈籠比賽、穿漢服等節目為(wei) 首屆龍舟節助威。”正在忙碌的孔子學院院長艾米(Amy)對記者說。

  據艾米介紹,孔子學院於(yu) 2012年7月由查爾斯·達爾文大學、中國安徽師範大學和海南大學合作創辦,目前有5位當地教師、3位中國教師,1700多位學生來自達爾文市8所中小學。

  她說,孔子學院在這裏主要開設語言和文化課,除學習(xi) 中文外,更多的是讓學生體(ti) 驗中國傳(chuan) 統文化,包括水墨國畫、書(shu) 法、茶藝、太極八段錦、揚琴與(yu) 竹笛等。每年的春節、中秋節、孔子誕辰紀念日和當地的海風節、和諧日等節慶日,孔子學院的師生都積極參與(yu) ,把中國文化與(yu) 藝術融進當地的社區文化之中,豐(feng) 富了社區多元文化色彩。

  艾米說,要通過孔子學院,讓更多國際朋友看到真正的中國、了解中國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在課堂上,她更倡導教師要多傳(chuan) 授孔子仁德和善心的理念,秉承教書(shu) 育人的宗旨,與(yu) 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分享中國文化中“和為(wei) 貴”的價(jia) 值觀。這種提倡和諧的價(jia) 值觀與(yu) 澳大利亞(ya) 北領地的“和諧日”有共通之處,與(yu) 當地民眾(zhong) 有著“心有靈犀一點通”般的共振。

  對今年3月才走馬上任的艾米而言,未來要做的事情有很多。“從(cong) 今年6月起,孔子學院將開設為(wei) 當地社區服務的講座課程,包括開講達爾文人的中國故事和開設中醫文化講座。”艾米說。

  在達爾文傳(chuan) 播中醫文化一直是艾米的一個(ge) 心願。早前她因腰疼在達爾文市找中醫看病,最終在市區找到一個(ge) 名叫大衛(David)的澳大利亞(ya) 人開的中醫診所。在這家中文標注為(wei) “氣”“神”“精”“血”的“Four Treasures-Tradition Chinese Medicine”診所裏,大衛居然用中國的針灸使她腰疼的症狀得到緩解。

  她告訴記者,為(wei) 開設中醫文化講座,她正在研讀中醫理論和針灸知識。她希望和中國中醫界人士交流合作,把針灸等醫術引進達爾文,讓更多當地人知曉、接受乃至受益。她認為(wei) ,當地一些人就有用草藥治病的傳(chuan) 統,這和中醫用中草藥預防、治療疾病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孔子學院不僅(jin) 是教書(shu) 育人、傳(chuan) 承體(ti) 驗中國文化的地方,更應是促進民眾(zhong) 交流、文明間互相借鑒的平台。我們(men) 應找到各價(jia) 值觀的最大公約數、升華多民族多元文化美美與(yu) 共的境界。”艾米說。(完)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