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懂中文的印尼大學生走俏中企招聘會

李誌全 發布時間:2023-06-05 08:49: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雅加達6月3日電 (記者 李誌全)中印尼經貿合作近年來勢頭強勁,這讓在印尼懂中文的大學生成為(wei) “香餑餑”。

  “在我的家鄉(xiang) 幾乎沒有人會(hui) 講中文。”麗(li) 雅(Alya)在她的家族中第一個(ge) 學習(xi) 中文。去年大學畢業(ye) ,在同齡人為(wei) 找工作焦慮時,她卻順利入職印尼一家中資企業(ye) 。

  這位來自西爪哇省的印尼姑娘告訴中新社記者,這得益於(yu) 5年前她選擇的中文專(zhuan) 業(ye) 。印尼應屆畢業(ye) 生據稱月薪在2500元人民幣左右,而麗(li) 雅每月能拿到4000多元人民幣。

  6月3日,印尼阿拉紮大學孔子學院舉(ju) 辦首場中資企業(ye) 招聘會(hui) ,聚龍集團、德龍工業(ye) 園、中國人壽等28家中資企業(ye) 向印尼學子拋出橄欖枝。時值畢業(ye) 季,招聘會(hui) 吸引印尼大學、阿拉紮大學、雅加達國立大學、建國大學等高校的千餘(yu) 位畢業(ye) 生。

  6月3日,印尼阿拉紮大學孔子學院舉(ju) 辦首場中資企業(ye) 招聘會(hui) 。 中新社記者 李誌全 攝

  多家中資企業(ye) 的人力負責人向記者表示,他們(men) 最緊缺的就是懂中文的人才。參加招聘會(hui) 一方麵是為(wei) 了人才儲(chu) 備,另一方麵也希望將來能培養(yang) 懂中文的印尼籍管理層。

  一家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計劃招聘工程、機械、化工、商務、法律等方麵的印尼員工100名,懂中文成為(wei) 首選。該公司雅加達辦事處副主任劉伯龍說,隨著在印尼的業(ye) 務範圍擴大,公司需要大量懂中文的員工。希望通過招聘會(hui) 找到匹配的人。

  “印尼懂中文的人才會(hui) 越來越緊俏。”劉伯龍分析,目前印尼高校的中文專(zhuan) 業(ye) 畢業(ye) 生偏少,而中資企業(ye) 越來越多,估計未來一個(ge) 時期都會(hui) 緊缺。

  中國駐印尼大使館文化參讚周斌也提到,隨著中印尼各領域合作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ye) 選擇到印尼投資,對人才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

  6月3日,印尼阿拉紮大學孔子學院舉(ju) 辦首場中資企業(ye) 招聘會(hui) 。中新社記者 李誌全 攝

  有數據顯示,中國連續十年保持印尼最大貿易夥(huo) 伴地位,連續多年成為(wei) 印尼主要投資來源國。2022年雙邊貿易近1500億(yi) 美元,中國對印尼投資達82.3億(yi) 美元。

  阿拉紮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牛海濤曾與(yu) 上百家企業(ye) 的負責人有過交流,在他看來,企業(ye) 需要人才,特別需要會(hui) 中文的人才。十年來,有數千家中國企業(ye) 來到印尼發展,人才需求量非常大。該院會(hui) 繼續深化校企合作,努力搭建好高校與(yu) 企業(ye) 間的橋梁,服務好印尼的中國企業(ye) 。

  “學好中文真的容易找到工作。”講中文的麗(li) 雅一張口,招聘的展位前立馬有人打招呼。不過,她此行是為(wei) 了幫助身邊的3位朋友找工作。

  從(cong) 薪資角度講,中資企業(ye) 對印尼學子具有吸引力。今年剛畢業(ye) 的印尼大學生琳達(Linda)希望能找到一份行政方麵的工作,管理學專(zhuan) 業(ye) 出身的她近期找工作時發現,中資企業(ye) 的薪水明顯更高一些。琳達說,過去很多人對中國不太了解,但現在,她的同學、朋友都希望有機會(hui) 去中國工作或讀書(shu) 。

  印尼教育部前副部長法斯理·加拉(Fasli Jalal)不久前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談到,中國是世界人口大國,印尼也擁有超過2.7億(yi) 人口,印尼和中國密切的貿易關(guan) 係,意味著漢語的需求量變大。從(cong) 兩(liang) 國日益密切的貿易往來看,漢語也成為(wei) 印尼人抓住當下發展機遇的“門票”,印尼也必須造就大批掌握漢語的專(zhuan) 業(ye) 人才。(完)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