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5日電(中新財經記者 左雨晴)“咱主打的就是陪伴。說一句暴露年齡的話:我會(hui) 回來的……”在天涯社區無法訪問後,其官方微博曾如是表示。
然而,究竟要如何挽救初代網民們(men) 的“青春”?遭遇資金流動性困難的天涯,最終選擇了那個(ge) “宇宙盡頭”的答案——直播帶貨。
情懷能否戰勝現實?
發起直播帶貨的,是天涯的前員工們(men) 。
5月16日,活動發起人之一、前天涯社區執行總編輯宋錚(小黑)證實了這一消息,稱將通過“七天七夜 重啟天涯”直播義(yi) 賣活動,籌措300萬(wan) 元以助天涯支付對電信的欠款,讓天涯得以重啟。
情懷能否幫助天涯造就奇跡?
6月3日晚,宋錚在直播間公布了最終帶貨數據:截至3日18:00,通過抖音平台總計完成總直接收入14.99萬(wan) 元,其中成交6451單,成交總額36.1萬(wan) ,預估利潤8.43萬(wan) ,打賞收入6.56萬(wan) ;另外還有其他平台帶來的捐款,368人次共捐款54766元。按此計算,此次直播義(yi) 賣活動最終籌措的總金額僅(jin) 約20萬(wan) 元。
“我們(men) 隻是下播了,並沒有結束。”宋錚表示。
微博截圖
這一結果,在直播首秀當天就已經有了預兆:第三方數據顯示,“重啟天涯”直播間5月28日當晚銷售額為(wei) 2.5萬(wan) -5萬(wan) 元,其中,印有“七天七夜 重啟天涯”的紀念T恤僅(jin) 售出120餘(yu) 件。
麵對“直播帶貨”這一互聯網的新產(chan) 物,隻籌備半個(ge) 月就“趕鴨子上架”的天涯明顯表現出不適應。有報道稱,這些以“70後”“80後”為(wei) 主的活動誌願者基本都是首次接觸直播,現學現賣,從(cong) 零做起。
例如,其直播首秀因直播雜音多、節奏混亂(luan) 引起一些用戶不滿;6月1日,即直播第5天,直播間上架了一款荔枝,卻因為(wei) 沒有事先準備購物車封麵圖,隻能用“天涯大事記紀念卡”的圖片代替,並多次出現斷播的情況,期間還更換了直播手機。而當時直播間在線人數僅(jin) 有1200多人。
6月1日,“重啟天涯”直播間多次出現卡頓。
不過,出現在直播間的“天涯人”並不回避這些“問題”。宋錚甚至還在直播中主動透露,曾考慮過在直播間的背板上對籌集資金的實時數字進行展示,“但實在是能力有限,沒做到”。
中新財經注意到,6月2日,“重啟天涯”紀念T恤的銷售量未超過300件,而標價(jia) 999元的天涯紀念禮盒銷售量為(wei) 0。即使有天下霸唱、孔二狗等天涯“老人”前來助陣,天涯創始人邢明親(qin) 自現身,天涯社區的直播始終“慘淡”。
追不上時代,不止是因為(wei) 錢
網齡24年、注冊(ce) 用戶曾達1.3億(yi) 的天涯社區,一度廣泛覆蓋了“60後”至部分“90後”的上網群體(ti) ,承載著一代網民的青春記憶。
“一入天涯深似海。”一名40多歲的天涯老用戶向中新財經回憶道,“天涯的娛樂(le) 八卦板塊最火,大學時代經常在上麵看爆料。”
在全盛期,天涯社區不僅(jin) 是“小月月”等眾(zhong) 多熱門網絡事件的發源地,還捧紅了“芙蓉姐姐”等一批網紅,流傳(chuan) 過“斑竹”“屠版”“神馬都是浮雲(yun) ”等網絡流行語,更湧現出眾(zhong) 多超級IP:《武林外傳(chuan) 》《鬼吹燈》《明朝那些事兒(er) 》《滾蛋吧!腫瘤君》……
然而,在十餘(yu) 年的風光後,2015年上市的天涯陷入了連續虧(kui) 損,並於(yu) 2019年因“掛牌維護成本”等原因而選擇退市。
4月26日,中新財經發現天涯社區官網頁麵顯示“無法訪問此頁麵”。
互動百科創始人、字節跳動投資人潘海東(dong) 認為(wei) ,天涯現在最有價(jia) 值的是它的品牌,而非其中的內(nei) 容。
從(cong) 百度貼吧、QQ空間到微博、微信,再到如今的抖音、快手,在移動互聯網的浪潮中,天涯始終未能抓住時代的第二次機會(hui) ,在初期任由熱門IP出走後,再難奪回網絡世界的一席之地。
是時代拋棄了天涯嗎?
6月1日,邢明在“重啟天涯”直播間現身,並對此回應:“天涯的滑落不是時代的原因,而是自身的原因。”
“天涯定位是‘家園’,隻提供基本規則,是讓網友成為(wei) 主人的去中心模式。”邢明承認,天涯的轉型非常不成功:“2014年-2016年一度做過短視頻直播,但因為(wei) 燒錢燒不動,2016年就跟不上了。”
“當年在發展社交還是偏重媒體(ti) 功能上是有分歧的,而且內(nei) 部時常有分歧。”邢明表示,“我們(men) 專(zhuan) 注度、聚焦度不夠。”
如果能重啟,天涯該何去何從(cong) ?
盡管靠直播實現眾(zhong) 籌的希望渺茫,但天涯在直播間還是對重啟後的安排進行了設想。
“其實,我們(men) 最後一刻還在努力。”邢明6月1日晚在直播間內(nei) 稱,“即使在停網後,我們(men) 還在與(yu) 多方溝通。”
事實上,邢明多次在直播中保證,天涯社區的數據不會(hui) 丟(diu) 失,會(hui) 盡力保留網友們(men) 在天涯上發過的帖子、博文和神帖。
6月1日,天涯創始人邢明、前天涯社區執行總編輯宋錚(小黑)、科技自媒體(ti) 人潘亂(luan) 在直播間連麥。
在直播中,宋錚還提出,“我們(men) 不希望天涯以植物人的形式重啟,而希望它能夠重振雄風。”
“網友給了極大的動力。”邢明說,“如果有300萬(wan) ,我們(men) 希望用一個(ge) 月左右的時間恢複提供基本服務。大家希望升級版天涯,我們(men) 還有一份3-6個(ge) 月的升級計劃。”
他設想,重啟是第一步,後續的重整和重構更為(wei) 重要。“如何從(cong) 小眾(zhong) 重新走向大眾(zhong) ,我們(men) 希望能從(cong) 已積累的用戶群重新開始。”
“青山不遮,天涯未遠。”5月27日,“天涯社區”官方微博在回應近期暫停訪問服務的公告中這樣寫(xie) 道:“首先,要找回天涯的初心,找到天涯人曾經滿懷歸屬感的基因密碼。年代終會(hui) 變遷,炊煙已經遠去,但人們(men) 尋找故鄉(xiang) 和家園的願望一代又一代傳(chuan) 接,會(hui) 越來越強烈。”
中新財經注意到,雖然也有“95後”現身直播間還留言,“純路人,聽說過天涯的大名,下單了一本書(shu) ,望長久、莫辜負”,但這七天“重啟天涯”直播的數據顯然未達到原定目標。
邢明在此前的直播中似乎對這樣的結果也有過預期。他說,不論結果如何,這七天的直播都會(hui) 是一次“有曆史印記的救助行動”。(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