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4日電 通訊:馳騁在亞(ya) 歐大陸上的“鋼鐵駝隊”
新華社記者趙戈 王科文
無論晴雨,新疆霍爾果斯鐵路口岸繁忙運營。伴隨汽笛鳴響,一列列中歐班列緩緩駛入駛出,繼而日夜兼程馳騁在亞(ya) 歐大陸上。
口岸換裝場裏,高大的龍門吊穩穩抓起集裝箱,如搭積木一般有序擺放。陣雨突來,霍爾果斯站貨運車間貨裝值班員海米提繼續指揮龍門吊進行換裝作業(ye) 。“現在貨物換裝很繁忙,我們(men) 要充分利用好作業(ye) 時間。”他說,5月以來,他明顯感到中歐班列的頻次在增加。
霍爾果斯古為(wei) 絲(si) 綢之路要衝(chong) ,今為(wei) “一帶一路”沿線重要樞紐。10年來,“一帶一路”合作的走深走實帶動了霍爾果斯的蓬勃發展,中歐班列的成長壯大彰顯“一帶一路”合作的旺盛活力。
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正式提出。正是那一年,海米提來到距家鄉(xiang) 伊寧市不遠的霍爾果斯站工作。他先後擔任過鐵路貨運員、貨運值班員、生產(chan) 調度員,如今帶領十幾個(ge) 人的班組負責進出境貨物的裝卸。
“哈薩克斯坦鐵路是寬軌,中國是準軌,載滿貨物的班列要想順利出入境,就要在這裏進行地起和落地作業(ye) 。”海米提介紹。
七條長達850米的換裝線,即便有時以小電車代步,海米提每天也時常需要徒步4萬(wan) 步以上。“我的崗位雖平凡,但能親(qin) 眼見證這條鋼鐵大動脈越來越繁榮,看到這些班列載著‘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產(chan) 品駛向成都、西安、義(yi) 烏(wu) 等城市,我感到很自豪。”
“中歐班列載貨量大、運輸時效快、周期穩定,為(wei) 企業(ye) 節約了運輸成本。尤其近兩(liang) 年,我們(men) 可以通過數字口岸係統實時查詢班列信息,使辦理通關(guan) 手續更加便捷化,許多客戶已將中歐班列運輸列為(wei) 首選物流方案。”新疆中聯海通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霍爾果斯分公司業(ye) 務主管郭春雷說,僅(jin) 今年一季度,該公司代理的中歐班列已有140餘(yu) 列,同比增長10%。
據統計,霍爾果斯鐵路口岸自2016年通行首趟中歐(中亞(ya) )班列以來,已通行超過2.8萬(wan) 列。目前,班列開行線路累計達77條,輻射境外18個(ge) 國家、45個(ge) 城市和地區。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的數據顯示,今年1至4月,中歐班列累計開行5611列,運送貨物60.9萬(wan) 標箱,同比分別增長17%、32%。
波蘭(lan) 是中歐班列進入歐盟的重要門戶。2016年,統一品牌中歐班列首達歐洲儀(yi) 式在波蘭(lan) 首都華沙舉(ju) 行,中歐班列從(cong) 此成為(wei) “鋼鐵駝隊”的統一名稱。
近年來,波蘭(lan) 邊境小鎮馬拉舍維奇成為(wei) 中歐班列重要的過境點和集散地。來自中國的日用百貨、電器、服裝從(cong) 這裏發往西歐、中東(dong) 歐和俄羅斯,波蘭(lan) 等沿線國家的特產(chan) 也由此出口到中國。
“中國同中東(dong) 歐國家合作很好,特別是中歐班列項目,開行數量一直在增加。”波中商務聯合會(hui) 副主席亞(ya) 采克·博切克說。
西班牙首都馬德裏是“義(yi) 新歐”中歐班列的目的地之一。經由霍爾果斯中轉,日用百貨、電器等中國商品由浙江義(yi) 烏(wu) 始發而來,西班牙紅酒、橄欖油等產(chan) 品熱銷中國。
今年是中西建交50周年。用西班牙工業(ye) 、貿易與(yu) 旅遊部副秘書(shu) 長巴勃羅·加爾德的話說,這趟列車是兩(liang) 國關(guan) 係良好發展的象征,證明了“距離對於(yu) 兩(liang) 個(ge) 友好國家來說不是障礙”。
汽笛響亮,萬(wan) 裏聯通。不同地域、不同軌距的鐵路串聯起一條國際大通道,“鋼鐵駝隊”正在繼續繪製著經貿往來、人文交流的新畫卷。(參與(yu) 記者:張章、孟鼎博)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