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為全球人權治理貢獻了中國智慧

韓碩 發布時間:2023-06-09 09:25:00來源: 人民日報

  多國非政府組織代表組成的民間考察團赴中國北京、浙江、重慶參訪,認為(wei) 中國人權事業(ye) 發展——

  為(wei) 全球人權治理貢獻了中國智慧

  近日,應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下屬的中國民間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hui) 邀請,由巴西、巴基斯坦、突尼斯等國16名非政府組織代表組成的民間考察團訪華,先後赴北京、浙江、重慶等地走訪參觀。考察團成員高度評價(jia) 中國在人權及經濟社會(hui) 發展各領域取得的突出成就,認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動實踐和發展經驗為(wei) 其他國家提供了重要借鑒。

  巴基斯坦獨立新聞社記者穆罕默德·紮米爾·阿薩迪——

  中國人權事業(ye) 取得的成就令人讚歎

  我是一名記者,曾多次訪問中國,一直密切關(guan) 注中國的發展。這次走訪為(wei) 我們(men) 觀察中國人權狀況打開了一扇窗,讓我強烈感受到中國正充滿自信地走在繁榮發展的道路上,中國的發展故事為(wei) 媒體(ti) 提供了豐(feng) 富的報道素材。

  每個(ge) 國家都要走適合自己的人權發展道路。在中國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浙江師範大學,我們(men) 同人權領域的中國學者進行了深入交流。中國奉行人民至上,致力於(yu) 讓人民獲得更好的教育、更可靠的社會(hui) 保障、更優(you) 美的生活環境,中國人權事業(ye) 取得的成就令人讚歎。

  中國成功的減貧實踐是人權事業(ye) 進步的生動體(ti) 現。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數億(yi) 人口擺脫貧困,民眾(zhong) 擁有了安定、富足的生活。中國的經濟發展和減貧成就不僅(jin) 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幸福,也為(wei) 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了有益的啟示。

  此次我們(men) 到訪了重慶、浙江義(yi) 烏(wu) 等地,一串串數字所代表的發展成就讓人驚歎:2022年中歐班列(重慶)累計開行超過1萬(wan) 列,“義(yi) 新歐”中歐班列業(ye) 務範圍輻射已達50多個(ge) 國家和160多個(ge) 城市,今天的義(yi) 烏(wu) 擁有156個(ge) 海外倉(cang) 、275條國際物流專(zhuan) 線,2022年義(yi) 烏(wu) 市外貿進出口總額達到4788億(yi) 元……這些都體(ti) 現出中國正以實際行動推動對外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

  在義(yi) 烏(wu) 雞鳴山社區,義(yi) 烏(wu) 巴基斯坦商會(hui) 會(hui) 長拉納·薩吉德告訴我,像他這樣的外國人在義(yi) 烏(wu) 隨處可見。當地政府推出一係列優(you) 惠政策,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來自各國的商戶在那裏共同創業(ye) 、共同發展。

  中國提出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全球發展倡議等為(wei) 促進世界的共同發展與(yu) 繁榮提供了動力。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為(wei) 沿線國家和地區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讓民眾(zhong) 生活更便利,青年人擁有更多的創業(ye) 機會(hui)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是有助於(yu) 人權發展與(yu) 進步的倡議,有助於(yu) 為(wei) 各國人民增加福祉。

  回國後,我接連寫(xie) 了《義(yi) 烏(wu) :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場》《重慶:引領經濟發展潮流》等多篇文章,讀者反響熱烈。未來,我還會(hui) 持續關(guan) 注中國發展,相信中國會(hui) 發展得越來越好。

  國際民主法律家協會(hui) 駐日內(nei) 瓦代表梅克爾·薩維亞(ya) ——

  推動人權事業(ye) 不斷向前

  2011年夏天,我第一次來到中國,參加了北京語言大學為(wei) 期5周的中文培訓。那時,我剛剛讀完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寫(xie) 的《紅星照耀中國》,渴望親(qin) 眼看看真實的中國,了解中國如何在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下經過幾十年時間取得了舉(ju) 世矚目的發展成就。

  今年再次來到中國,與(yu) 12年前相比,中國的變化之大和發展之快讓我驚歎,特別是在基礎設施建設、環境治理、科技創新等領域取得了巨大進步。

  走訪政府部門、高校、人權機構,走入會(hui) 展中心、菜市場、田間地頭……我們(men) 看到了中國式現代化在不同領域取得的發展成就。在北京互聯網法院,先進的區塊鏈和雲(yun) 計算技術、便捷的在線立案程序、高效的審判執行流程都給我留下深刻印象。據介紹,成立至今,北京互聯網法院已經受理了40多萬(wan) 起案件,85%以上的案件得到解決(jue) ,有效維護了合法的民事權利,也為(wei) 世界各國提高司法效率提供了寶貴經驗。

  讓我最難忘的是中國對人權教育的重視。中國政法大學人權研究院老師楊博超介紹,中國已經將人權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ti) 係,各中小學結合學生年齡特點,在相關(guan) 課程教學中融入人身權利、受教育權利等學習(xi) 內(nei) 容,增強學生權利意識。伴隨著中國人權理論研究和人權教育培訓的廣泛開展,中國人權知識普及工作卓有成效,人權教育深入人心,有助於(yu) 推動中國人權事業(ye) 和國際人權事業(ye) 的發展進步。

  我們(men) 與(yu) 中國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中國少數民族對外交流協會(hui)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yu) 研究中心等高校和社會(hui) 組織的學者進行了全麵且富有成效的交流,大家各抒己見、討論熱烈。我們(men) 感受到,中國社會(hui) 組織和專(zhuan) 家學者積極參與(yu) 交流、分享經驗,對加強合作、共迎挑戰抱著開放和樂(le) 觀的態度,為(wei) 豐(feng) 富學界討論、促進文明交流互鑒作出了積極貢獻。

  在過去的15年裏,我一直就職於(yu) 聯合國機構,有機會(hui) 在具體(ti) 工作中看到中國在全球人權治理中發揮的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國消除了絕對貧困,不斷推進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中國在少數民族人權事業(ye) 、婦女事業(ye) 等領域進行了成功實踐;中國捍衛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維護國際和平安全,在應對氣候變化等方麵作出了不起的貢獻。未來,我們(men) 願與(yu) 中國的社會(hui) 組織積極合作,尤其在文明交流互鑒等領域,積極探討如何促進各國共同發展,推動人權事業(ye) 不斷向前,攜手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

  瑞士國際人權和社會(hui) 發展協會(hui) 負責人大衛·洛佩斯——

  發展是實現人民幸福的關(guan) 鍵

  這是我首次來到中國,重慶之行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這座位於(yu) 中國西南部的城市,長江、嘉陵江穿城而過,地勢起伏,山水環繞。重慶是工業(ye) 重鎮,也是山清水秀的美麗(li) 宜居之地,這與(yu) 當地政府堅持綠色發展息息相關(guan) 。在重慶市渝中區的鵝嶺公園,我們(men) 走過石板路,站在古橋上遠眺,綠樹掩映下的亭榭長廊臨(lin) 水而建,仿佛置身於(yu) 一幅中國水墨畫中。

  注重生態文明協調發展是提升人權保障水平的重要一環。以重慶為(wei) 例,無論是城市規劃、城市建設,還是新城區建設、老城區改造,都聚焦人民需求,合理安排生產(chan) 、生活空間,打造宜居宜業(ye) 的良好環境,為(wei) 人民創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中國注重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這次中國之行,我看到了山川秀美,也感受到經濟繁榮發展、社會(hui) 全麵進步、人民生活幸福。中國的成功實踐證明,各國都有選擇各自人權發展道路的自由,追求人權的過程中應該尊重不同國家獨特的文化、曆史和現實。

  中國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具有深刻的哲學內(nei) 涵。中國強調人人充分享有人權,切實保障人民平等參與(yu) 、平等發展的權利。在中國,我們(men) 接觸了各行各業(ye) 的普通民眾(zhong) ,他們(men) 自信自強、樂(le) 觀向上。中國用自身的發展證明,發展是實現人民幸福的關(guan) 鍵,中國人民在人權事業(ye) 中占據主體(ti) 地位。

  中國式現代化是此訪關(guan) 注的重點。我們(men) 看到,中國式現代化最令人矚目的成就之一就是消除絕對貧困。一個(ge) 精準扶貧故事讓我記憶深刻: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阿土列爾村一度是“懸崖村”,那裏的孩子從(cong) 前去上學要走崖壁、爬藤梯。現在,在地方政府和社會(hui) 力量的幫助下,村民都搬進了縣城的新家,昭覺縣修建的幼兒(er) 園、小學、中學以及特殊教育學校已經實現了適齡學生全覆蓋。

  同時,中國不斷健全婦女兒(er) 童權益保護機製,重視女童和婦女教育事業(ye) ,女性參與(yu) 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能力和貢獻不斷提升。在重慶市手工編織協會(hui) ,剪紙、編織、繡花……手工藝工坊開設的培訓課種類繁多,老師手把手地培訓教學,幫助婦女手工業(ye) 者就業(ye) 、創業(ye) ,也帶動了當地手工業(ye) 的傳(chuan) 承。

  我的家鄉(xiang) 在哥倫(lun) 比亞(ya) ,我的女兒(er) 現在正在認真學習(xi) 中文,她希望有一天能來到中國,親(qin) 身感受中國悠久的曆史和燦爛的文明,也感受中國蓬勃發展的活力。我發起成立了瑞士國際人權和社會(hui) 發展協會(hui) ,我們(men) 的主要目標是推動全球人權治理朝著更加公平公正合理包容的方向發展。希望中國與(yu) 世界各國加強在人權事業(ye) 方麵的交流與(yu) 合作,也希望有更多的外國人,尤其是青年人到中國各地走訪,感受中國人權事業(ye) 的發展進步。

  巴西瓦加斯基金會(hui) 研究員吉列爾梅·馬托斯——

  中國發展故事的精彩超出想象

  我做中國研究已經有10年了,這次訪問讓我印象深刻。所到之處,大家能感受到社會(hui) 的安定祥和、人民的善良樂(le) 觀。與(yu) 來自中國政府部門、智庫、院校和企業(ye) 界的代表深入交流,更是讓我們(men) 深入了解了中國的發展理念以及中國式現代化取得的成就。

  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街道雙峰村,大家近距離感受了中國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生動實踐——村企深度融合,村民的日子越過越好;西湖龍井茶手工炒製技藝精妙,手不離茶,茶不離手,讓人讚歎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農(nong) 民擺脫貧困奔小康、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中國發展故事的精彩超出想象。中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麵勝利,離不開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也離不開中國努力消除貧困、增加就業(ye) 、提高人民收入水平的減貧實踐。

  近年來,中國在製訂國家人權行動計劃時,充分考慮民眾(zhong) 最迫切的權利需求,在促進社會(hui) 公平正義(yi) 等方麵成績顯著,這對於(yu) 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ti) 人民至關(guan) 重要,也為(wei) 世界人權事業(ye) 的進步貢獻了力量。中國的經驗可以為(wei) 世界各國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借鑒。

  在巴西,我一直努力把真實、立體(ti) 、全麵的中國介紹給更多人,讓他們(men) 了解中國的最新發展。讓人高興(xing) 的是,隨著巴中之間文化交流和經貿合作愈發頻繁,越來越多的當地人對中國產(chan) 生興(xing) 趣,希望了解中國的發展經驗。隨著中國在國際社會(hui) 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人們(men) 越來越真切地看到中國為(wei) 世界和平與(yu) 發展作出的巨大貢獻。未來,希望巴中多領域合作進一步加深,促進雙方共同發展。(記者 韓碩)

  《 人民日報 》( 2023年06月07日 17 版)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