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國際最新氣候變化研究提醒:到2030年代北極夏季可能無海冰

孫自法 發布時間:2023-06-09 09:27: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6月8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一篇氣候變化研究論文提醒稱,研究人員開展的一項模型研究認為(wei) ,即使在低排放場景下,北極可能早至2030年代就會(hui) 在夏季的9月間沒有海冰,比此前的估計早了約10年。

  這項研究的結果強調人類活動對北極的重大影響,並表明對北極在近未來的季節性無冰做好計劃和適應的重要性。

  該論文介紹,北極海冰在最近幾十年裏快速減少,自2000年起減少加劇。沒有海冰的北極可能影響北極內(nei) 外的人類社會(hui) 和自然生態係統,比如改變海洋活動,進一步加速北極變暖,改變碳循環。然而,人類活動對海冰減少的影響、是否北極在低排放場景(SSP1-2.6)下也會(hui) 無冰,仍有相當不確定性。

  為(wei) 了分析人類對北極海冰減少的影響並預測其未來路徑,論文通訊作者、韓國浦項科技大學Seung-Ki Min和同事與(yu) 加拿大、德國合作者一起,使用1979-2019年間的觀察數據約束模型進行研究發現,人類對北極海冰減少的影響全年可見,可在很大程度上歸因於(yu) 溫室氣體(ti) 排放增加;氣溶膠和自然因素(如太陽和火山活動)則小得多。

  論文作者還預計,在所有排放場景下,北極在2030-2050年的9月都可能發生無海冰現象。這與(yu) 此前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的估計不同,後者並沒有預測在低排放場景下北極夏季未來會(hui) 發生無海冰情況。(完)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