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族歧視在如今的美國到底有多嚴(yan) 重?從(cong) 美聯社日前推出的一組專(zhuan) 題報道便可見一斑。這組報道聚焦美國黑人從(cong) 出生到死亡遭遇的健康不平等現象:黑人兒(er) 童更易得哮喘病、黑人青年麵臨(lin) 日益嚴(yan) 重的心理健康危機、黑人更易得高血壓和阿爾茨海默病……尤其令人痛心的是,美國黑人孕產(chan) 婦的死亡率高得不成比例,顯現出明顯種族差異。
根據美國疾病控製與(yu) 預防中心的數據,黑人孕產(chan) 婦死亡率在美國最高,2021年每10萬(wan) 名活產(chan) 中有69.9人死亡,幾乎是白人孕產(chan) 婦死亡率的3倍。冰冷的數據背後,是一個(ge) 個(ge) 家庭的坍塌。
美國公共廣播電台(NPR)在2017年報道了一個(ge) 悲傷(shang) 的故事。在亞(ya) 特蘭(lan) 大西部一個(ge) 殯儀(yi) 館裏,許多人前來悼念一名黑人女性。這位女性名叫莎倫(lun) ,她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社會(hui) 精英,擁有社會(hui) 學學士學位、兩(liang) 個(ge) 碩士學位,還是雙學位博士,曾任美國公共衛生服務軍(jun) 官團中尉,並擔任美國疾控中心的流行病學家。在莎倫(lun) 的職業(ye) 生涯裏,她致力於(yu) 研究結構性不平等、創傷(shang) 和暴力如何使人罹患疾病。但不幸的是,莎倫(lun) 自己也成了結構性不平等的受害者。2016年,她發現自己懷上了第一個(ge) 孩子,她對此十分激動。然而,在分娩3個(ge) 星期後,她便因病去世。
莎倫(lun) 出生於(yu) 一個(ge) 種族主義(yi) 較為(wei) 嚴(yan) 重的美國城市,她取得任何成就都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努力,這也導致了她麵臨(lin) 巨大壓力和一些健康問題,其中就包括高血壓。她懷孕時發生了血壓飆升的狀況,但醫生沒有表現出應有的重視。在產(chan) 後一段時間裏,莎倫(lun) 的血壓仍然很高,她描述自己“就是感覺不對”,但醫生隻認為(wei) 這可能與(yu) “疼痛抑製不足”有關(guan) 。不久後,莎倫(lun) 便因高血壓並發症去世了。據早安美國新聞報道,莎倫(lun) 的母親(qin) 歐文和莎倫(lun) 最好的朋友普賴爾都表示,莎倫(lun) 分娩後,她的醫療團隊沒有足夠重視她健康方麵的並發症。
美國親(qin) 子關(guan) 係規劃聯盟首席醫學主任雷根·麥克唐納-莫斯利表示,美國醫療係統存在一些痼疾,它對黑人女性與(yu) 白人女性生命的重視程度不平等。美聯社報道稱,一些醫療保健提供者仍然對黑人和白人之間的生物學差異持有錯誤認知,例如他們(men) 認為(wei) 黑人具有“不太敏感的神經末梢、較厚的皮膚和更強壯的骨骼”。美國甚至有不少醫生認為(wei) 黑人本就有各種缺陷,這導致黑人病人無法得到充分治療,他們(men) 的病痛沒有得到足夠重視。
莎倫(lun) 的死是一個(ge) 悲劇,不禁令人想問:一個(ge) 身份地位如此之高、擁有眾(zhong) 多資源的女性竟也發生不幸,廣大黑人女性的健康何以保障?
美國阿拉巴馬大學的公共衛生講師安傑麗(li) 卡·萊昂斯就有類似經曆。她懷孕時遭受胃痛折磨,但她的求助被置之不理。當她的腹痛加劇並開始嘔吐膽汁,醫生和護士仍告訴她,她隻是因普通宮縮疼痛。直到胎兒(er) 心率驟降後,她才受到重視。她被緊急進行剖腹產(chan) ,她甚至差點死於(yu) 敗血症。她的兒(er) 子馬利克早產(chan) 8個(ge) 星期,體(ti) 重隻有約2.27千克,並在重症監護室住了1個(ge) 月。
馬利克的例子反映了許多美國黑人嬰兒(er) 的遭遇。由於(yu) 母親(qin) 的健康被忽視,這些嬰兒(er) 更有可能死亡,也更有可能早產(chan) ,這為(wei) 可能伴隨他們(men) 一生的健康問題埋下伏筆。在阿拉巴馬州,2021年白人母親(qin) 的嬰兒(er) 死亡率為(wei) 5.8‰,而黑人母親(qin) 的嬰兒(er) 死亡率為(wei) 12.1‰,比上一年的10.9‰有所增加。美國的種族主義(yi) 之毒,在嬰兒(er) 來到這個(ge) 世界前就已將他們(men) 浸透。
印證美國醫療係統種族歧視的數據比比皆是。美國人口資料局(PRB)2021年刊文稱,明尼蘇達大學明尼蘇達人口中心的研究人員研究發現,當黑人新生兒(er) 由黑人醫生而不是白人醫生照顧時,黑人新生兒(er) 的院內(nei) 死亡率降低了1/3。據《德克薩斯論壇報》2022年報道,近年來,得克薩斯州的產(chan) 科出血並發症總體(ti) 有所下降,但黑人女性的並發症增加了近10%。
美國黑人孕產(chan) 婦不僅(jin) 可能遭到醫生護士的歧視,享受的醫療條件也可能更差。美國新聞調查網站“Propublica”2017年的一項調查顯示,為(wei) 更多黑人患者服務的醫院出現並發症的概率更高。西奈山伊坎醫學院婦產(chan) 科教授伊麗(li) 莎白·豪威爾對紐約市醫院之間的種族差異進行了更細致研究。她發現黑人母親(qin) 在分娩時遭受傷(shang) 害的可能性是白人母親(qin) 的兩(liang) 倍,調整變量後也是如此,這表明部分種族差異可能是由於(yu) 醫院質量所致。在另一項研究中,她估計如果黑人女性與(yu) 白人女性在同一家醫院分娩,她們(men) 受傷(shang) 害的概率將下降近 50%。在美國,3/4的黑人母親(qin) 在約1/4的醫院分娩,豪威爾認為(wei) ,如果這些醫院能改善他們(men) 的護理,種族差異可以減少。不過,對於(yu) 一些黑人女性而言,無奈的現實是,即便她們(men) 知道有些醫院條件很差,但受她們(men) 居住社區的條件所限她們(men) 並沒有別的選擇。
部分醫務人員帶有種族歧視偏見、黑人孕產(chan) 婦享受的醫療設施劣於(yu) 白人、黑人孕婦與(yu) 嬰兒(er) 的健康不受重視……這些都是美國醫療係統內(nei) 的“老毛病”,但時至今日並沒有多大改善。而對於(yu) 很多黑人嬰兒(er) 而言,這僅(jin) 僅(jin) 是一個(ge) 開端,還有美國社會(hui) 的結構性歧視在未來等著他們(men) 。
(海外網 文/何所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