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歐盟6日就《反脅迫工具法案》達成最終政治協議,以保護歐盟成員國免受第三國經濟脅迫。歐洲議會(hui) 國際貿易委員會(hui) 主席朗格7日在其個(ge) 人網站上寫(xie) 道:這一新法案將使歐盟能夠在全球範圍內(nei) 更好地捍衛自己及成員國的利益。
法新社報道稱,根據該法案,歐盟委員會(hui) 在接到成員國投訴後,將有4個(ge) 月的時間作出裁決(jue) 。如果確實存在經濟脅迫,那麽(me) 首先是調解,如果不起作用,歐盟可采取征收關(guan) 稅、限製服務貿易、限製獲得外國投資或者限製參與(yu) 公共采購等反製措施。根據歐盟委員會(hui) 的定義(yi) ,經濟脅迫是指第三國試圖采取或威脅采取對歐盟或成員國的貿易或投資造成影響的措施,迫使歐盟或成員國做出特定選擇。報道稱,相關(guan) 新規預計將於(yu) 今年秋季生效。
歐洲媒體(ti) 在進行相關(guan) 報道時,認為(wei) 歐盟此舉(ju) 有針對中美的意思。瑞士《新蘇黎世報》7日評論說,歐盟正在用又一項防禦措施武裝自己,以便能夠抵禦來自中國的經濟脅迫。但這些措施對歐盟國家是有成本的,尤其對德國來說,畢竟與(yu) 中國的貿易對任何歐盟國家都不如對德國重要。歐洲動態網引述朗格曾說過的話表示,如果美國因為(wei) 歐盟引入針對美國大企業(ye) 的數字稅而進行報複,那麽(me) 它也是這一法案的潛在目標。
在7日的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hui) 上,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回應相關(guan) 提問時表示,中國和歐盟都是美國經濟脅迫的受害者。美國公然脅迫歐盟等國家限製對華出口半導體(ti) 生產(chan) 設備,這種科技霸淩行徑嚴(yan) 重衝(chong) 擊半導體(ti) 產(chan) 業(ye) 發展,不僅(jin) 損害中國、歐盟利益,還破壞多邊貿易規則,嚴(yan) 重衝(chong) 擊世界經濟秩序。中方希望歐盟和國際社會(hui) 一道,共同反對美國的經濟脅迫。(環球時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