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wei) 活動現場郭金秋參讚致辭。 柏林中國文化中心供圖。
中新網柏林6月13日電 當地時間12日,由中國駐德國大使館主辦、柏林中國文化中心協辦的“茶和天下”·端午雅集活動在中國駐德國大使官邸舉(ju) 辦。
圖為(wei) 活動現場。 柏林中國文化中心供圖。
應中國駐德國大使夫人郭金秋參讚邀請,斯裏蘭(lan) 卡駐德大使瓦盧尼·穆圖庫瑪讓納女士以及日本、韓國、新加坡、蒙古、巴基斯坦、越南、印度尼西亞(ya) 等亞(ya) 太國家駐德大使夫人、“柏林歡迎您”外交官俱樂(le) 部主席克裏斯蒂娜·哈塔卡、柏林中國文化中心主任孫勤航等近20名嘉賓出席活動。
圖為(wei) 嘉賓品味烏(wu) 龍茶。 柏林中國文化中心供圖。
郭金秋在致辭中表示,中國人將茶作為(wei) 藥品和食物已有4000多年曆史。茶在中國人的交友、聚會(hui) 、迎來送往、儀(yi) 式慶典中,發揮了重要的社交和禮儀(yi) 功能,形成了茶禮、茶俗、茶藝、茶食、茶道等豐(feng) 富多彩的茶文化。二千多年前,中國茶葉通過絲(si) 綢之路、茶馬古道和萬(wan) 裏古道走向世界,在各地落地生根,逐漸融入當地生活。亞(ya) 太地區很多國家都有飲茶習(xi) 俗,不同國家茶文化之間既有相似之處,又各具特色,充分體(ti) 現了文化因交流而精彩,文明因互鑒而豐(feng) 富。
圖為(wei) 餘(yu) 亞(ya) 麗(li) 茶藝展示,王曉嬋古琴演奏 柏林中國文化中心供圖。
郭金秋介紹,端午節在中國有兩(liang) 千多年的曆史,是中國四大傳(chuan) 統節日之一,也是中國首個(ge) 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的節日。時至今日,中國很多鄰國也慶祝端午節,並形成了獨特的風俗,這無疑是不同文化間“各美其美,美美與(yu) 共”的生動寫(xie) 照。
活動現場,柏林世界公園中國茶室的茶藝師餘(yu) 亞(ya) 麗(li) 分別從(cong) 選茗、擇水、烹茶技術、茶具藝術、茶禮等方麵細致介紹了中華民族悠久深厚的茶藝文化。德國桃源琴社的王曉嬋現場演奏的《鷗鷺忘機》《普庵咒》《平沙落雁》等古琴曲,以古琴清、和、淡、雅的音樂(le) 品格與(yu) 茶藝展示相得益彰。
來賓們(men) 通過觀賞茶藝展示、聽琴、品茗、品嚐茶點以及包粽子互動環節,沉浸式體(ti) 驗中國茶文化及端午習(xi) 俗。在包粽子體(ti) 驗環節,郭金秋向來賓介紹了端午節的來曆以及賽龍舟、吃粽子、插艾葉等習(xi) 俗,使館廚師現場傳(chuan) 授包粽子技巧。
圖為(wei) 嘉賓展示包粽子成果。 柏林中國文化中心供圖。
此次活動受到嘉賓們(men) 高度讚賞,紛紛表示這是一場高品位的文化沙龍活動,他們(men) 不僅(jin) 感受了中國茶文化和古琴音樂(le) 的魅力,了解了端午節文化傳(chuan) 統,體(ti) 會(hui) 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更通過此次活動促進了文化的交流和互鑒,加深了相互理解和友誼。(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