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 霞
最近幾周,野火在加拿大全境肆虐蔓延,使數萬(wan) 人逃離家園。自今年初以來,有逾4.6萬(wan) 平方公裏的加拿大土地被燒毀,超過荷蘭(lan) 國土麵積。加拿大已經進入該國有史以來最嚴(yan) 重的野火季。加拿大官員也用“史無前例”來總結今年的野火季節。
加拿大森林麵積為(wei) 3.5億(yi) 公頃,約占陸地總麵積的1/3,每年都會(hui) 發生野火。但今年的火災特別廣泛、多且激烈。是什麽(me) 導致加拿大野火今年如此嚴(yan) 重呢?《自然》網站、英國廣播公司(BBC)以及美國哥倫(lun) 比亞(ya) 廣播公司(CBS)等多家媒體(ti) 指出,氣候變化驅動的極端高溫和幹旱使加拿大成為(wei) 一個(ge) “火藥桶”。此外,人類的行為(wei) 也難辭其咎,從(cong) 廢棄的煙頭到汽車起火引發火災等。
野火失控影響嚴(yan) 重
據加拿大野火信息係統的數據,加拿大野火造成的破壞比過去10年的平均水平嚴(yan) 重13倍。今年加拿大各地已經有超過400萬(wan) 公頃森林被燒毀,是曆史平均水平的兩(liang) 倍。
《自然》網站報道,過去幾周,加拿大東(dong) 部肆虐的野火產(chan) 生的煙霧使該國和鄰國美國的空氣質量惡化,受影響最嚴(yan) 重的是紐約市及其周邊地區,紐約籠罩在“橙色霧霾”中,一度成為(wei) 全球空氣汙染最嚴(yan) 重的城市。
加拿大跨部門森林消防中心數據顯示,目前該國仍有426起活躍火災,分布在東(dong) 西兩(liang) 個(ge) 海岸。在這些火災中,有232起被標記為(wei) “失控”,隻有112起被標記為(wei) “已控”,而另外82起被標記為(wei) “受控”,“受控”意味著火勢並未擴大,但仍未被完全控製住。據加拿大全國野火情況報告稱,加拿大目前處於(yu) 全國5級防災預備狀態。
《紐約時報》在報道中指出,野火煙霧中所含的高水平細顆粒物對人體(ti) 有害,持續暴露會(hui) 刺激眼睛、喉嚨和鼻竇,使人呼吸困難、咳嗽。這些顆粒會(hui) 對老年人和孕婦等弱勢群體(ti) 造成更多風險,還會(hui) 加重人們(men) 的心肺疾病。
《華盛頓郵報》則表示,火災造成的溫室氣體(ti) 排放很嚴(yan) 重,但對空氣汙染的影響更大。看不見的微小顆粒會(hui) 進入人們(men) 的喉嚨、肺部甚至大腦。每年有大約1000萬(wan) 人死於(yu) 空氣汙染。
天氣是“罪魁禍首”
加拿大今年的野火為(wei) 何如此肆無忌憚?
紐布倫(lun) 斯威克大學森林管理專(zhuan) 家安東(dong) 尼·泰勒指出:天氣是“罪魁禍首”。在加拿大,火災屢見不鮮,但今年春天,大部分地區特別溫暖幹燥。加拿大環境與(yu) 氣候變化研究所氣候學家大衛·菲利普斯稱,在加拿大西部,今年5月是有記錄以來最溫暖、最幹燥的5月。溫度更高的空氣會(hui) 從(cong) 土壤和樹木中吸走水分,留下幹燥的樹木和容易變成火海的灌木叢(cong) 。
美國憂思科學家聯盟成員卡莉·菲利普斯也指出,今年加拿大各省的氣溫都高於(yu) 往常,出現了長時間的幹旱,這兩(liang) 者都增加了野火發生的風險,並且由於(yu) 氣候變化,一些地方的情況越來越嚴(yan) 重。
加拿大今年春天為(wei) 何如此反常?目前科學家們(men) 還沒有得出結論,但氣候變化無疑是導致極端天氣更加頻繁發生的一個(ge) 因素。
人類活動難辭其咎
《自然》網站指出,今年加拿大西部省份和東(dong) 海岸的大多數火災來得比以往更早一些,有些可能由人類活動引起,如機動車事故、越野車著火、煙花或人們(men) 沒有撲滅篝火等事件。例如,新不倫(lun) 瑞克省聖安德魯斯附近發生的一場火災由一輛全地形車起火點燃周圍樹林引發。
加拿大的火災季開始得越來越早,持續時間也越來越長。而引發火災的極端天氣——炎熱、幹燥和多風,在加拿大和全球都變得越來越普遍。盡管今年已經有大片地區被燒毀,但火災仍在肆虐,可能會(hui) 持續數月。
6月12日,加拿大政府發布了野火季節的最新展望,稱“由於(yu) 持續的幹旱和可預見的長期高溫,整個(ge) 2023年野火季節,全國大部分地區的火災活動可能持續高於(yu) 正常水平”。(科技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