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6月15日上午,杭州亞(ya) 運會(hui) 火種在杭州良渚古城遺址公園內(nei) 成功采集。整場采集活動以良渚文化為(wei) 元素,在情景舞蹈《良渚之光》的演繹中拉開序幕。
上午9時整,亞(ya) 運火種采集儀(yi) 式正式開始。在儀(yi) 仗隊的護衛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和亞(ya) 奧理事會(hui) 會(hui) 旗進入會(hui) 場。浙江省委書(shu) 記易煉紅現場持火並點燃火種盒,亞(ya) 運會(hui) “數字火炬手”線上傳(chuan) 遞活動伴隨采火儀(yi) 式同步啟動。杭州亞(ya) 運會(hui) 火種采集儀(yi) 式圓滿成功。
杭州亞(ya) 運會(hui) 火種采集儀(yi) 式總導演張曉峰告訴記者,整場采火儀(yi) 式采用了諸多細節體(ti) 現良渚文明,旨在傳(chuan) 遞“良渚之光點燃亞(ya) 運之火”的主題。
【同期】杭州亞(ya) 運會(hui) 火種采集儀(yi) 式總導演 張曉峰
這個(ge) 舞者中的“王”將玉琮高高舉(ju) 起,玉琮就是良渚文化的一個(ge) 特殊的符號,這裏邊有象征著萬(wan) 物之靈,天地之華,日月之光。用良渚的文明之光點燃我們(men) 亞(ya) 運之火,所以火種采集在整個(ge) 暖場節目是這樣體(ti) 現的。
【解說】本次儀(yi) 式秉持人文自然、簡約神聖的基調,充分呈現了“以中華文明為(wei) 柱基,以奧林匹克精神為(wei) 引導,曆史與(yu) 未來輝映,良渚與(yu) 亞(ya) 運交響”的美好圖景和精神內(nei) 核。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執行院長馬東(dong) 峰稱,選址良渚采集火種,既反應了良渚文明對現代社會(hui) 的意義(yi) ,也代表了中華民族文化精神的傳(chuan) 承和創新。
【同期】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執行院長 馬東(dong) 峰
我覺得聖火在這邊來取,其實是體(ti) 育精神、世界文化遺產(chan) 和中華文明的有機結合和融合。在這個(ge) 方麵體(ti) 現了良渚文明,體(ti) 現了中國文明的幾個(ge) 重要的突出特性,包括我們(men) (文明)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和平性,在良渚這邊都有充分的體(ti) 現。
亞(ya) 運會(hui) 本身也是文明的一種體(ti) 現,也是我們(men) 體(ti) 育精神的一種體(ti) 現。在這個(ge) 位置來采集聖火,既反映了良渚文明對現在社會(hui) 的意義(yi) ,也代表了我們(men) 中華民族文化精神的傳(chuan) 承和創新。
【解說】亞(ya) 運火種采集儀(yi) 式結束後,9月中旬,杭州西湖將舉(ju) 行第19屆亞(ya) 運會(hui) 火炬點燃暨火炬傳(chuan) 遞啟動儀(yi) 式。本屆亞(ya) 運會(hui) 火炬將在浙江11個(ge) 城市全麵傳(chuan) 遞。同時,“數字火炬手”也將通過 “亞(ya) 運一站通” 智能平台,在中國各個(ge) 城市以及亞(ya) 洲各國、各地區進行線上傳(chuan) 遞。杭州第19屆亞(ya) 運會(hui) 火炬傳(chuan) 遞指揮中心副指揮長杜作鋒表示,本次采火儀(yi) 式意義(yi) 非凡,亞(ya) 運火種傳(chuan) 遞著“連接過去和未來”的寓意,契合亞(ya) 運辦賽的主題口號。
【同期】杭州第19屆亞(ya) 運會(hui) 火炬傳(chuan) 遞指揮中心副指揮長 杜作鋒
第一個(ge) 方麵我們(men) 感覺采火儀(yi) 式地點的選擇非常的有意義(yi) 。我們(men) 選在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聖地良渚古城遺址來采集亞(ya) 運會(hui) 的火種,這寓意著用良渚的文明之光來點亮亞(ya) 運之火。同時大家也看到了,我們(men) 在儀(yi) 式上同步啟動了“數字火炬手”線上火炬傳(chuan) 遞活動,那麽(me) 我們(men) 認為(wei) 在這裏采集的火種匯聚的是文明之火、奧林匹克之火和數字之火。
第二個(ge) 方麵我們(men) 在儀(yi) 式的過程當中,在采火裝置的使用上進行了認真的研究,我們(men) 用良渚玉璧的造型用在了采火器上。另外我們(men) 把火種盒放置台,設計成了良渚玉琮的造型,用良渚文明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玉石、玉器的器型來承擔采火儀(yi) 式的相關(guan) 環節,那麽(me) 起到讓亞(ya) 運火種連接過去與(yu) 未來這樣的一個(ge) 寓意,這個(ge) 寓意也契合我們(men) 亞(ya) 運會(hui) 心心相融、愛達未來辦賽的主題口號,也意味著我們(men) 能夠來助推實現中國新時代、杭州新亞(ya) 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