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東西問丨法斯理:漢語在印尼與中國關係中扮演什麽角色?

李誌全 發布時間:2023-06-16 16:28: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雅加達6月14日電 題:漢語在印尼與(yu) 中國關(guan) 係中扮演什麽(me) 角色?

  ——專(zhuan) 訪印尼教育學者、印尼教育部前副部長法斯理

  中新社記者 李誌全

  印度尼西亞(ya) 是世界上華僑(qiao) 華人數量最多的國家。漢語在印尼社會(hui) 的主流化尤其進校園方麵的過程是怎樣的?漢語在中印尼關(guan) 係中扮演什麽(me) 角色?為(wei) 什麽(me) 說漢語是影響兩(liang) 國貿易關(guan) 係的重要因素?印尼教育學者、印尼教育部前副部長、福建師範大學名譽教授法斯理·加拉(Fasli Jalal)近日接受中新社“東(dong) 西問”獨家專(zhuan) 訪,就這些話題進行探討。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漢語進校園,成為(wei) 印尼公立高中選修課,經曆了怎樣的過程?

  法斯理:印尼和中國於(yu) 1990年恢複外交關(guan) 係,兩(liang) 國貿易活動也開始活躍,這激發了印尼人提高漢語能力的熱情。為(wei) 此,印尼政府允許開設漢語學習(xi) 者語言中心。

  根據印尼作家Aimee Dawis的說法,在印尼公立學校采用漢語教學經曆了三個(ge) 階段。首先,隨著兩(liang) 國貿易活動的不斷增長,語言和培訓中心成為(wei) 當地公眾(zhong) 提升漢語技能的主要途徑。我當時在印尼教育部任職,負責開發包括漢語技能在內(nei) 的課程項目。當時一些培訓機構提供漢語課程,但並沒有按照標準的漢語水平考試(HSK)進行。其次,1998年印尼開始建立私立的三語學校,漢語被列為(wei) 一種教學語言,另外還有印尼語、英語等。

  印尼巴厘島,一家由當地華裔創辦的三語(中文、英文、印尼文)學校。 顧時宏 攝

  第三,印尼華人社區、印尼政府和中國政府之間的合作。BKPBM(印尼雅加達華文教育協調機構,簡稱雅協)是一個(ge) 印尼華人社區組織,負責協調恢複第一批印尼公立學校漢語教學,它是印尼和中國政府之間漢語教學的橋梁。我們(men) 三方通過合作促進了印尼幾個(ge) 省份的漢語教學工作。

  在印尼采用漢語教學的關(guan) 鍵是老師。2003年,我們(men) 就漢語作為(wei) 公立學校的選修課展開討論,直到2004年6月印尼政府才正式啟動相關(guan) 計劃:允許公立高中把漢語作為(wei) 第二語言。但師資問題成為(wei) 阻礙。為(wei) 此,印尼政府派遣教師赴華參加漢語教學培訓,首批51名教師被派往福州。同年,中國政府派出20名漢語老師赴印尼合作學校工作。2005年,從(cong) 中國派到印尼的漢語教師人數較2004年翻了一番。2014年達到一個(ge) 高峰,當年中國向印尼派出100名漢語教師。他們(men) 主要在印尼的一些公立高中和寄宿學校工作。

  前後有1000多名中國漢語老師和誌願者到印尼。到2018年,他們(men) 為(wei) 20個(ge) 省份約120萬(wan) 名學生提供了漢語課程。同年,約有1.8萬(wan) 名印尼人參加了HSK考試。這是截至當時HSK考生人數最多的一次。雅協、印尼政府和中國政府之間的合作,使印尼的中文教師數量逐漸增加。

  2017年,雅加達HSK3級考試現場。陳寧潔 攝

  中新社記者:印尼是華僑(qiao) 華人數量最多的國家,漢語在中國與(yu) 印尼的關(guan) 係中扮演了什麽(me) 角色?

  法斯理:漢語是聯合國官方語言之一,印尼又是華僑(qiao) 華人數量最多的國家。據統計,2021年印尼華人數量為(wei) 1088萬(wan) 人。印尼的華人已經存在了幾個(ge) 世紀,並在印尼漫長的國家建設過程中為(wei) 許多領域的發展作出貢獻。

  印尼又一度禁止在所有領域、類型和級別的教育中教授漢語,漢語不得通過正規或非正規教育教授,也不得在公共場所使用。中文書(shu) 籍也不得在印尼流通。漸漸地,印尼人說漢語的能力下降,一些華人也不太會(hui) 講漢語了。

  當這一時期結束後,我們(men) 迎來一個(ge) 機會(hui) :兩(liang) 國外交關(guan) 係恢複,而漢語是這個(ge) 機會(hui) 的“門票”。比如中國企業(ye) 要在印尼發展,印尼要同中國交往,都需要會(hui) 講漢語的人來交流、談判,大家通過漢語尋找更多的機會(hui) 、結識更多的朋友。因為(wei) 華僑(qiao) 華人眾(zhong) 多,印尼華人社區對提高當地人的漢語水平也有很大幫助。實際上,漢語也拉近了兩(liang) 國在政治、經濟、教育、文化等領域的空間距離,在雙邊關(guan) 係中發揮重要作用。漢語也幫助印尼同華人多的國家、講漢語的國家和地區進行溝通。

  2019年11月,以“開放創新,合作共贏,助推漢語課程建設”為(wei) 主題的印尼首屆“大雅加達地區中學校長論壇”在阿拉紮大學舉(ju) 行。林永傳(chuan) 攝

  中新社記者:你促成6所孔子學院落地印尼。孔院在印尼漢語推廣方麵發揮了哪些作用?

  法斯理:孔子學院在印尼漢語推廣方麵有著舉(ju) 足輕重的作用。首先,孔院為(wei) 印尼學生和教師提供漢語的大眾(zhong) 教育,為(wei) 漢語教師和講師提供相關(guan) 培訓。再者,孔院確保漢語教學的質量符合相關(guan) 國際標準。在過去幾十年裏,我們(men) 能擴大印尼公立學校的漢語教學規模,孔子學院的貢獻不可缺少。

  我想強調一下孔子學院在印尼成立之初的重要性。隨著學習(xi) 漢語需求的快速發展,準教師的教育需求也越來越大。然而,直到2005年,印尼高等院校都沒有漢語教師教育的研究項目。要成為(wei) 一名漢語老師,必須擁有漢語教育專(zhuan) 業(ye) 的學士學位;培養(yang) 漢語老師,必須擁有至少6名漢語教育碩士學位的講師。這些,都是印尼所不具備的。我在印尼教育部任職期間,推動了這些問題的解決(jue) 。印尼政府與(yu) 中國國家漢辦合作,在印尼建立孔子學院。中國國家漢辦還通過與(yu) 知名中國大學合作,幫助印尼的大學設立漢語和教師學習(xi) 項目。這些大學提供漢語的母語講師,加強課程設置,選拔和支持印尼老師赴華學習(xi) ,幫助印尼當地大學開辦漢語本科專(zhuan) 業(ye) 和教師進修項目。

  2023年3月,印尼阿拉紮大學孔子學院與(yu) 中國福建師範大學印尼校友會(hui) 在雅加達共同舉(ju) 辦“中文+職業(ye) ”文化活動。學員們(men) 通過情景劇表演,用中文表達了對教師、警察、醫生、工程師、廚師等不同職業(ye) 的認識和理解。印尼阿拉紮大學孔子學院 供圖

  在中國政府的幫助下,廣西民族大學、福建師範大學、廣西師範大學、河北師範大學、華中師範大學、南昌大學與(yu) 印尼丹戎布拉大學、阿拉紮大學、瑪琅國立大學、瑪拉拿達基督教大學、泗水國立大學、哈山努丁大學合作建設6所孔子學院。現在,預計每年有2萬(wan) 名印尼學生在孔子學院學習(xi) 漢語。

  由中國孔子學院總部/國家漢辦主辦、印尼阿拉紮大學孔子學院承辦的2017“漢語之星”大學生古詩詞大賽在雅加達舉(ju) 行。圖為(wei) 印尼選手表演中國書(shu) 法。林永傳(chuan) 攝

  中新社記者:許多印尼公職人員也開始學漢語,如何看待這種現象?

  法斯理:語言和文化障礙尤其是印尼人漢語的熟練程度,是過去一個(ge) 時期的最大挑戰。1950年,印尼成為(wei) 東(dong) 南亞(ya) 最早與(yu) 新中國正式建交的國家之一。當時,蘇加諾領導下的印尼和毛澤東(dong) 領導下的中國,雙邊關(guan) 係非常融洽。後來,印尼與(yu) 中國雙邊關(guan) 係出現波折。當蘇哈托在印尼掌權時,雙邊關(guan) 係不得不中斷。

  印尼公職人員學習(xi) 漢語的現象值得慶祝。實際上,印尼學習(xi) 漢語的人越來越多,不僅(jin) 華人學、印尼人也在學,學習(xi) 漢語不僅(jin) 出現在印尼的大城市,雅加達之外的一些地方也在學習(xi) 漢語。據我所知,一些私立學校從(cong) 幼兒(er) 園開始就開設有漢語課。不少印尼人還去中國深造,取得了漢語言方麵的碩士、博士學位。印尼公職人員學習(xi) 漢語的熱情,將進一步促進印尼和中國蓬勃發展的雙邊關(guan) 係。在長期的學習(xi) 和理解過程中,逐漸排除包括語言和文化在內(nei) 的差異,加深兩(liang) 國人民之間的友誼。

  2023年3月,印尼阿拉紮大學孔子學院為(wei) 印尼國家警察語言學院的警員們(men) 開展係列中國文化活動。如今越來越多的印尼公職人員開始學習(xi) 中文。圖為(wei) 印尼警察展示中國書(shu) 法作品。李誌全 攝

  中新社記者:為(wei) 什麽(me) 說漢語是影響兩(liang) 國貿易關(guan) 係的重要因素?

  法斯理:近年來,印尼漢語教學的普及,成功消除了印尼與(yu) 中國之間貿易往來的基本障礙——語言和文化。中國連續10年成為(wei) 印尼最大貿易夥(huo) 伴,從(cong) 兩(liang) 國日益密切的貿易往來看,漢語也成為(wei) 印尼人抓住當下機會(hui) 的“門票”,印尼也亟需培養(yang) 大批掌握漢語的專(zhuan) 業(ye) 人才。

  中國是世界人口大國,印尼也擁有超過2.7億(yi) 人口,雙方密切的貿易關(guan) 係,意味著漢語的需求量變大。因此,我們(men) 將漢語教學融入公立高中和大學,對印尼公眾(zhong) 的漢語學習(xi) 和普及產(chan) 生了重大影響。這些,將大大提高兩(liang) 國貿易往來的效率。

  2011年,應印尼貿易部的邀請,阿拉紮大學孔子學院為(wei) 印尼貿易部官員進行為(wei) 期2個(ge) 月的漢語培訓。參加此次漢語培訓的學員共有50名。顧時宏 攝

  中新社記者:漢語對構建中印尼命運共同體(ti) 有何意義(yi) ?

  法斯理:去年,兩(liang) 國元首就共建中印尼命運共同體(ti) 達成重要共識。印尼公眾(zhong) 掌握漢語有助於(yu) 消除兩(liang) 國雙邊關(guan) 係中的社會(hui) 和文化障礙,有助於(yu) 加強兩(liang) 國在許多領域的全新合作。雙方充滿活力的合作將會(hui) 造福兩(liang) 國人民,影響地區和國際合作。

  受訪者簡介:

  法斯理接受中新社“東(dong) 西問”獨家專(zhuan) 訪。李誌全 攝

  法斯理·加拉(Fasli Jalal),美國康奈爾大學公共衛生營養(yang) 學博士,現任印尼雅爾西大學校長、福建師範大學名譽教授,曾任印尼教育部副部長。他支持在印尼實施漢語水平考試(HSK),支持中國國家漢辦派遣誌願者教師到印尼教授漢語,並促成印尼6所孔子學院的建立。他被視為(wei) 在印尼鼓勵使用漢語教學並將其主流化的“先驅”。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