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料瓶、塑料袋、食品包裝和廢棄的繩索……隨著疫情後旅遊業(ye) 複蘇,各種生活垃圾重現海岸和海洋。近日,在泰國芭提雅的一處海灘上,幾十名誌願者頂著烈日撿拾散落在沙灘上的垃圾。
芭提雅海灘清理行動組織者、60歲的阿瑪拉·威奇通說,與(yu) 海洋打交道數十年,看到曾經幹淨的沙灘上布滿垃圾、海洋生物因誤食塑料而受傷(shang) ,她十分痛心,因此義(yi) 無反顧地走上環保之路。
威奇通是前帆板運動員,基於(yu) 對洋流和風向的了解,她能準確定位垃圾出現在沙灘的位置。自決(jue) 心向海洋垃圾“宣戰”以來,她已記不清組織過多少次大大小小的海灘清理行動。
“許多學校經常詢問是否可以加入我們(men) 的行動。現在,我每個(ge) 月大約組織3次環保相關(guan) 活動,因為(wei) 每個(ge) 人都想成為(wei) 海洋保護的一分子。”威奇通說。
據介紹,目前這批誌願者中年齡最小的17歲,最大的已是耄耋之年。他們(men) 分工合作,有人收集海灘上的垃圾,有人專(zhuan) 門對付纏在紅樹林根部難以清理的繩索。隨後,大家將收集好的垃圾集中分類,再按照類別送往不同目的地處理。
堅持參與(yu) 環保行動近6年的誌願者比布說,阻止海洋塑料汙染刻不容緩,“清理垃圾的行動雖小卻有力量,任何人隻要願意都可參與(yu) 其中”。
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hui) 議最新報告《2023年貿易和環境回顧》,每年大約有1100萬(wan) 噸塑料流入海洋。垃圾泛濫已經嚴(yan) 重破壞海洋環境、威脅海洋生物的生存,也進一步威脅到人類的生活。
泰國汙染控製部的數據顯示,2022年該國共產(chan) 生2570萬(wan) 噸固體(ti) 廢棄物,同比上升2.8%。因外賣和網購盛行,一次性塑料包裝的使用讓這一問題雪上加霜。該部門預測,隨著遊客數量穩步上升,泰國垃圾總量還將持續增加。
泰國農(nong) 業(ye) 大學漁業(ye) 學院海洋生態學家通·探龍那瓦沙瓦指出,雖然誌願者不停地收集被衝(chong) 上岸的可見垃圾,但相當一部分海洋垃圾仍然沉沒於(yu) 海底,永遠不會(hui) 被完全清理。他說:“解決(jue) 海洋垃圾的一個(ge) 重要途徑是通過強製性的廢物管理,對生產(chan) 低降解垃圾的企業(ye) 征收費用,提高可降解和可回收產(chan) 品的市場競爭(zheng) 力。”
泰國政府已啟動一項關(guan) 於(yu) 廢棄物管理的行動計劃,旨在逐步淘汰一次性塑料製品和聚苯乙烯食品包裝,還將於(yu) 2025年起禁止所有塑料垃圾進口。
誌願者們(men) 同樣意識到,要治理海洋垃圾,光靠海灘清理行動治標不治本,他們(men) 現在更多地致力於(yu) 擴大影響力,通過講座、組織環保活動等來提高公眾(zhong) 特別是年輕人的環境保護意識。
環保組織“垃圾清理英雄”芭提雅分部組織者之一克朗通·訕亞(ya) 恭說,他們(men) 與(yu) 政府相關(guan) 機構合作清理旅遊區垃圾,得到了當地酒店、餐館和個(ge) 人的大力支持。希望接下來能帶動更多本地社區組織類似的活動,讓下一代從(cong) 小建立對環境保護重要性的認知。
“這是一項艱苦的工作,我們(men) 必須一起完成。”威奇通說,“如果有更多人參與(yu) 保護海洋,做同樣的事情,10年後我們(men) 會(hui) 擁有一個(ge) 更好的世界。”
(據新華社電 記者宋 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