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中國首艘深遠海多功能科學考察及文物考古船開工建造

何俊傑 發布時間:2023-06-26 08:58: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6月25日,中國首艘深遠海多功能科學考察及文物考古船在廣州南沙龍穴島製造車間正式開工建造。

  據介紹,該船舶是一艘可進行深海科學考察及文物考古,夏季可進行極區海域考察的新型多功能科考船。設計船長約103米、設計吃水排水量約9200噸,最大航速16節、艏艉雙向破冰、冰區加強達到PC4級、續航力15000海裏、載員80人。

  船舶具備無限製水域航行、載人深潛、深海探測、綜合作業(ye) 支持、重型安全載荷等標誌性功能,可為(wei) 深遠海地質、環境和生命科學相關(guan) 前沿問題研究提供所需的樣品和環境數據,為(wei) 深海考古提供相關(guan) 學科指導與(yu) 水下作業(ye) 支撐,同時支持深海核心技術裝備的海上試驗與(yu) 應用。

  在船舶係統研發方麵,深遠海多功能科學考察及文物考古船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chan) 權,重點突破極區船舶總體(ti) 設計技術、智能控製技術、低溫精確補償(chang) 技術、極區冰載與(yu) 重載結構集成設計等多項關(guan) 鍵技術的壟斷瓶頸。在科考設備研製及功能擴展方麵,該船探索實現國產(chan) 科考設備的極區應用,及其與(yu) 自主設計船舶的最優(you) 匹配。該建設內(nei) 容包括船舶係統、載人深潛水麵支持係統和綜合作業(ye) 係統。

  深遠海多功能科學考察及文物考古船未來將成為(wei) 中國多體(ti) 係融合、多學科交叉、協同行動創新的開放共享型海上平台,對加強中國在全球深海深淵,包括兩(liang) 極海域的實質性存在和載人/無人深潛作業(ye) ,提升中國深海考古作業(ye) 能力,實現全球深海的全域進入具有重要意義(yi) 。船舶預計2025年完工交船,投入海上作業(ye) 。(記者 何俊傑)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