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國際原子能機構倉促出台報告 中方表示遺憾

發布時間:2023-07-05 09:21: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7月4日電 據外交部網站4日消息,外交部發言人當天就國際原子能機構發布日本福島核汙染水處置綜合評估報告答記者問。

  外交部發言人指出,中方注意到國際原子能機構就日本核汙染水排海方案發布的綜合評估報告。據了解,這份報告未能充分反映所有參加評估工作各方專(zhuan) 家的意見,有關(guan) 結論未能獲得各方專(zhuan) 家一致認可。中方對機構倉(cang) 促出台報告表示遺憾。

  外交部發言人表示,中方認為(wei) ,機構報告不能成為(wei) 日方排海的“護身符”和“通行證”。機構因授權所限,沒有審查日方排海方案的正當合法性,沒有評估日方淨化裝置的長期有效性,沒有確證日核汙染水數據的真實準確性,相關(guan) 結論存在較大局限性和片麵性。中方注意到格羅西總幹事表示,機構應日本政府請求開展審查評估,絕不是為(wei) 日排海背書(shu) 。

  外交部發言人稱,日方出於(yu) 經濟成本考慮,無視國際社會(hui) 關(guan) 切和反對,執意決(jue) 定將核汙染水排海,將太平洋當作“下水道”。無論報告內(nei) 容如何,都無法改變日方未來30年將上百萬(wan) 噸的福島核汙染水持續向太平洋排放。日方的淨化裝置能否保持長期有效?國際社會(hui) 能否及時掌握超標排放的情況?放射性核素長期累積和富集,會(hui) 給海洋生態環境、食品安全和公眾(zhong) 健康造成什麽(me) 影響?這些問題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報告都沒有給出答案。

  外交部發言人表示,12年前,日方因為(wei) 福島核事故得到全世界支援。12年後,日方卻選擇將核汙染風險轉嫁給全人類。《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了保護和保全海洋環境的義(yi) 務,1972年《倫(lun) 敦傾(qing) 廢公約》禁止通過海上人工構築物向海洋傾(qing) 倒放射性廢物。日方做法違背國際道義(yi) 責任和國際法義(yi) 務。

  外交部發言人強調,中方再次敦促日方停止核汙染水排海計劃,切實以科學、安全、透明的方式進行處置。如果日方一意孤行,必須為(wei) 此承擔一切後果。中方敦促日方配合國際原子能機構,盡快建立一套包括日本鄰國等利益攸關(guan) 方參與(yu) 的長期國際監測機製。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