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中新國際觀察 | 法國17歲少年之死為何“引爆”連日騷亂?

薄雯雯 發布時間:2023-07-06 09:01: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7月5日電 題:法國17歲少年之死為(wei) 何“引爆”連日騷亂(luan) ?

  中新社記者 薄雯雯

  法國17歲北非裔少年納赫爾(Nahel)遭警方射殺引發的騷亂(luan) 已持續一周。雖然目前局勢趨於(yu) 緩和,但關(guan) 於(yu) 這場騷亂(luan) 背後原因的討論並未停止。

  6月27日,巴黎郊區,納赫爾在警方截停車輛檢查時遭槍擊身亡。現場視頻在社交媒體(ti) 掀起軒然大波,法國多個(ge) 城市爆發騷亂(luan) ,抗議警方濫用職權、種族歧視。

  這一射殺事件為(wei) 何會(hui) 成為(wei) 連日騷亂(luan) 的導火索?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歐洲研究所研究員、社會(hui) 文化研究室主任張金嶺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警察暴力執法與(yu) 種族歧視是引發騷亂(luan) 的關(guan) 鍵因素,而深層原因則在於(yu) 法國社會(hui) 的貧富差距、階層固化等不平等問題。

  據悉,開槍警察已被拘留並被指控犯有故意殺人罪。張金嶺表示,實際上,警察暴力執法一直是法國的難題。美國《外交政策》刊文稱,法國警察長期以來采取高壓手段,尤其是對少數族裔。研究表明,年輕的有色人種比同齡白人更有可能被警察檢查身份,並被侮辱或粗暴對待。

  由於(yu) 恐襲事件頻發,法國於(yu) 2017年出台法律,允許警察更廣泛地使用槍支,若司機在截停期間不遵守規定,並且警察認為(wei) 此人可能會(hui) 傷(shang) 害他人,就可以開槍。批評人士稱,自該法律實施以來,“致命截停”數量急劇增加。路透社一項調查發現,2022年有13人以這種方式死於(yu) 警察之手,而納赫爾是今年的第三位受害者。“自2017年以來,大多數受害者是黑人或阿拉伯裔。”

  無疑,此次騷亂(luan) 暴露出法國社會(hui) 長期刻意回避的係統性種族主義(yi) 問題。有法國學者指出,法國人看待社會(hui) 的方式往往“選擇性忽視人們(men) 對種族、宗教或文化群體(ti) 歸屬感的重要性”,“這使得說實話變得困難”。“法國主流媒體(ti) 甚至很難直接回答一個(ge) 明顯的問題:如果司機是白人,事件的結局是否會(hui) 有所不同?”

  “係統性種族主義(yi) 令法國陷入一片火海。”美國《華盛頓郵報》評論稱,幾十年來,法國官方不承認種族差異政策與(yu) 民眾(zhong) 實際生活脫節。根據法國法律,與(yu) 種族和民族相關(guan) 的數據收集受到嚴(yan) 格限製,“對於(yu) 法國的少數族群來說,缺乏數據並不重要,他們(men) 的真實生活就是實際偏見的證據”。

  “從(cong) 2016年‘黑夜站立’到2018年‘黃馬甲’運動,再到今年年初的退休製度改革引發大規模示威遊行。近年來,法國內(nei) 部積聚著大量憤怒情緒與(yu) 負麵能量。”張金嶺進一步指出,法國民眾(zhong) 麵臨(lin) 的貧富差距、階層固化等社會(hui) 不平等問題是此次騷亂(luan) 的深層原因。

  公開資料顯示,納赫爾住在巴黎郊區,是阿爾及利亞(ya) 和摩洛哥後裔,此前並無犯罪記錄。他在家附近一所培訓學校學習(xi) 電工,不過時常曠課。他還是一名外賣送貨司機,喜歡在工作間隙打橄欖球。身邊人評價(jia) 納赫爾是“一個(ge) 願意融入社會(hui) 的人”。

  法國是歐洲移民比例最高的國家之一,人口約十分之一為(wei) 移民,且多數生活在郊區,資源分配不公等問題積重難返。張金嶺表示,多年來,法國郊區與(yu) 城區的發展不平衡、機會(hui) 不平等,令法語中“郊區(Banlieue)”一詞從(cong) 地理概念演變為(wei) 代表貧困的貶義(yi) 詞。“外來少數族裔聚集於(yu) 此,年輕移民二代、三代的貧困率與(yu) 失業(ye) 率相對更高。”

  據報道,被逮捕的騷亂(luan) 者主要來自貧困移民社區,平均年齡隻有17歲。張金嶺說,這些年輕人從(cong) 納赫爾的遭遇中看到了自己,看到了不公,再加上社交媒體(ti) 的煽動,導致騷亂(luan) 迅速蔓延、難以平息。

  在張金嶺看來,雖然法國的少數族裔在法律層麵上是平等的,但在現實生活中並沒有得到真正的尊重。“此次騷亂(luan) 給法國再次敲響了警鍾,如何促成不同族裔之間的和睦相處,盡可能減少引發族群矛盾,是法國政府需要正視與(yu) 思考的問題。”(完)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