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7月7日電(彭大偉(wei) 吳家駒)“中國要的是合作,中國和德國是朋友。”歐洲著名漢學家、波恩大學教授、中國汕頭大學特聘教授顧彬(Wolfgang Kubin)近日在中新社“東(dong) 西問·中外對話”中表示。
顧彬說,隨著中國越來越強大,中國的形象發生了變化。現在人們(men) 總說“西方”這個(ge) 概念,但是美國與(yu) 歐洲區別很大。他還記得,20世紀50年代德國的少年兒(er) 童總愛看美國電影,當時看《傅滿洲博士》係列影片,電影裏“傅滿洲博士”要控製整個(ge) 世界。
“現在很可笑的是,不管是德國的記者,還是德國的政治家,全都覺得中國是新的‘傅滿洲’,要控製整個(ge) 世界。”他指出。
顧彬同時強調,“中國不是新的‘傅滿洲’,中國要的是能夠跟包括德國在內(nei) 的歐洲國家以及美國做好朋友,而美國不要。”
另一方麵,談及在德國具有知名度的中國人,顧彬如數家珍。他認為(wei) ,從(cong) 哲學的角度來看,德國尋找的是一種拯救,它的拯救首先從(cong) 神學來,然後從(cong) 哲學來,最後從(cong) 中國來。
他表示,孔子、老子、莊子在德國讀者心中,有固定的地位。他們(men) 可以幫助德國讀者、德語國家的讀者尋找自己的道路。德國人需要靈魂上的拯救,而孔子、老子、莊子等能給他們(men) 帶來拯救。(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