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樊錦詩敦煌從業六十載:千年莫高是值得奉獻的地方

丁思 高瑩 發布時間:2023-07-12 09:13: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敦煌7月11日電 題:樊錦詩敦煌從(cong) 業(ye) 六十載:千年莫高是值得奉獻的地方

  中新社記者 丁思 高瑩

  “敦煌女兒(er) ”樊錦詩的故事,說也說不完。

  10日,樊錦詩從(cong) 事敦煌文物工作60年座談會(hui) 在敦煌研究院舉(ju) 行。作為(wei) 樊錦詩從(cong) 業(ye) 60年來的重要見證者、親(qin) 曆者和參與(yu) 者,來自海內(nei) 外30多位敦煌學專(zhuan) 家分享了與(yu) 樊錦詩交流、交往的故事。

  “我們(men) 培養(yang) 一個(ge) 人不容易,你們(men) 在那麽(me) 多的地方,找不出來一個(ge) 人,非要從(cong) 我們(men) 莫高窟的山溝裏頭挖一個(ge) 人走。”“你別看她很柔弱,她的要求是很嚴(yan) 格的。”“您別再生我的氣,我再也不敢了。”……

  在敦煌莫高窟,85歲的樊錦詩已工作整整60年。60年來,她全身心投入敦煌文物保護事業(ye) ,認真、嚴(yan) 謹、坦率的性格在圈內(nei) 有目共睹。

  聽著諸多敦煌學專(zhuan) 家回憶著與(yu) 自己的“嚴(yan) 苛往事”,滿頭白發的樊錦詩像孩子一般笑著,又一邊記錄下他們(men) 關(guan) 於(yu) 文物工作的建議。

  2023年7月10日,樊錦詩從(cong) 事敦煌文物工作60年座談會(hui) 在敦煌研究院舉(ju) 行。圖為(wei) 樊錦詩展示嘉賓贈送的作品。中新社記者 李亞(ya) 龍 攝

  美國蓋蒂保護研究所文物保護首席專(zhuan) 家內(nei) 維爾·阿根紐是樊錦詩的摯友,因莫高窟文物保護工作,他們(men) 的友誼延續了35年。內(nei) 維爾·阿根紐通過視頻回憶著雙方保護機構合作展開的遺址保護工作、舉(ju) 辦的壁畫保護培訓班、名聲大噪的海外敦煌藝術展等等。

  “她對莫高窟懷有熱情,保護莫高窟是她的終身事業(ye) 。她屬虎,保護莫高窟時的她就像老虎一樣勇猛。”內(nei) 維爾·阿根紐說,在美國蓋蒂保護研究所的所有國際合作中,他們(men) 和敦煌研究院的合作卓有成效、成果豐(feng) 碩。

  60年來,樊錦詩不僅(jin) 在敦煌石窟考古和文化遺產(chan) 管理方麵取得了重大學術成就,而且率領莫高窟人在文化遺產(chan) 科學保護、有效管理利用方麵走出了一條行之有效的道路,促進敦煌石窟保護從(cong) 搶救性階段邁向科學保護新階段,敦煌學研究從(cong) 奮起直追國外到如今的碩果累累。

  這期間,她也曾彷徨過,後悔過,猶豫過,但最終還是堅守在漫天黃沙的敦煌。

  “樊院長60年如一日紮根大漠,把最寶貴年華和心血都奉獻給了敦煌莫高窟這樣一處偉(wei) 大的世界文化遺產(chan) 。”作為(wei) 曾經的莫高窟人、今天的故宮人,回到敦煌的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dong) 感念道,“在敦煌工作的28年裏,從(cong) 前輩身上所汲取的精神力量,不管我們(men) 走到哪個(ge) 地方,遇到任何困難和挫折,隻要想到莫高窟的前輩,就沒有什麽(me) 大不了的。”

  退休之後,樊錦詩總是說,她的吃穿用度要做減法,都要降到極簡的程度,要盡自己最大所能來回報社會(hui) 。當日,中國敦煌石窟保護研究基金會(hui) “樊錦詩基金”設立,這是樊錦詩今年繼向母校捐出1000萬(wan) 元(人民幣,下同)設立北京大學教育基金後,再次傾(qing) 囊捐資1000萬(wan) 元,用於(yu) 推動敦煌石窟保護、研究、弘揚事業(ye) 發展以及急需人才的培養(yang) 。

  2023年7月10日,中國敦煌石窟保護研究基金會(hui) “樊錦詩基金”設立。中新社記者 李亞(ya) 龍 攝

  代代傳(chuan) 承的莫高精神讓敦煌莫高窟走向世界。樊錦詩的自謙、智慧、學識,以及她對敦煌的奉獻精神,讓美國人倪密·蓋茨為(wei) 之動容,成立美國敦煌基金會(hui) ,並連任13年主席,在海外為(wei) 敦煌文化保護“奔走呼告”。

  “我非常喜歡樊錦詩!她是當之無愧的‘敦煌女兒(er) ’!”倪密·蓋茨發來視頻如是說。

  樊錦詩的故事太多了,說到動情處,有專(zhuan) 家建議,《我心歸處是敦煌》一書(shu) 的撰寫(xie) 者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顧春芳再出一本,將這些都記錄下來。

  “心歸處,是敦煌。”敦煌研究院黨(dang) 委書(shu) 記趙聲良說,“樊錦詩先生是一位慈祥的長者,她一直關(guan) 心年輕人的成長,努力創造條件使青年能夠深造和提高,可以發揮能力和特長,取得事業(ye) 的成功。在她的感召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懷抱理想來到了大漠中的敦煌。作為(wei) 晚輩,我和很多同事在先生的精心培養(yang) 下成長起來。在我們(men) 的身後,又有一批一批的青年學子來到了敦煌。”

  2023年7月10日,“樊錦詩星”命名儀(yi) 式在甘肅敦煌舉(ju) 行。國際編號為(wei) 381323號的小行星命名為(wei) “樊錦詩星”。中新社記者 李亞(ya) 龍 攝

  對於(yu) 大家的評價(jia) 和讚譽,樊錦詩連連表示感謝,她說,“我個(ge) 人很平常,也很渺小,是敦煌塑造了我、成就了我,沒有敦煌也沒有我的今天。”

  “敦煌是我的事業(ye) ,也是我的第二故鄉(xiang) 。服務敦煌是我終生的夙願,千年莫高是值得奉獻的地方。一生能以自己的所學從(cong) 事自己喜歡的事業(ye) ,這是我的幸運。”樊錦詩說,敦煌還有許多事等待我們(men) 去做,關(guan) 鍵是以後工作還要做得更好,不存在最好。(完)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