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載Ka頻段高分辨率SAR三維渲染模型。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 供圖
中新網武漢7月12日電 (記者 馬帥莎)7月12日至13日,第九屆中國(國際)商業(ye) 航天高峰論壇在湖北武漢舉(ju) 辦。本屆論壇發布了超低軌通遙一體(ti) 星座、天目氣象探測星座、女媧星座、珞珈二號毫米波SAR遙感應用係統、武漢市衛星數據應用公共服務平台、航天星雲(yun) ·衛星資源共享服務平台(5.0)、四維地球遙感雲(yun) 服務平台、天龍三號大型液體(ti) 運載火箭、威海一號激光通信載荷項目等多項商業(ye) 航天重大項目。
其中,珞珈二號毫米波SAR遙感應用係統由武漢大學和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23所聯合研製,是國際首個(ge) 星載Ka頻段高分辨率SAR(合成孔徑雷達),是大範圍、大比例尺遙感數據定期、快速、及時獲取的“利器”,可全天時多天候對地麵進行觀測並獲取高分辨率微波影像,服務自然資源調查、水資源監測、災害預警預報等多個(ge) 領域。
據了解,傳(chuan) 統的雷達由於(yu) 受到頻段的限製,難以獲得草、葉子、喬(qiao) 木、灌木等地貌的信息,而Ka頻段由於(yu) 其波長特性,能清晰分辨出林木、草地、農(nong) 田等地貌信息,並反演地形等地理信息。這是其他頻段微波衛星不具備的特征。基於(yu) 此,星載Ka頻段高分辨率SAR可以服務自然資源調查、水資源監測、災害預警預報等多個(ge) 領域,為(wei) 國家基礎地理測繪、“雙碳”戰略提供重要技術手段。
7月12日,第九屆中國(國際)商業(ye) 航天高峰論壇發布多項商業(ye) 航天重大項目。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 供圖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25所發布了“威海一號”激光通信載荷項目。該項目依托高精度瞄準捕獲跟蹤、海洋大氣湍流修正等技術優(you) 勢,創造性地架起星間、星地高速激光傳(chuan) 輸“橋梁”,並通過多顆衛星的激光“接力”,實現了大容量海洋遙感數據、漁船檢測數據的實時回傳(chuan) ,其通信容量為(wei) 傳(chuan) 統微波方式的上百倍,相當於(yu) 每秒可傳(chuan) 輸一部高清電影,成功實現激光通信的應用拓展至海洋遙感與(yu) 管控領域。
該項目立足於(yu) 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建設海洋強國的戰略需求,助力海洋遙感應用,為(wei) 空間信息公路掛上“高速檔”。據悉,該產(chan) 品現已全麵完成測試,預計將於(yu) 今年11月搭載衛星發射,入軌後將實現我國首次對海應用的星間—星地融合高速數據傳(chuan) 輸試驗驗證,為(wei) 我國海洋經濟建設、海洋信息獲取提供有力支持。(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