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連線】
近期,德國發生多起在公共場合持刀殺人案件,引發社會(hui) 廣泛擔憂。
7月7日晚,德國北部城市漢堡的大街上,一名28歲的男子因與(yu) 他人發生口角被當街刺殺數刀而死。警察隨後抓捕了兩(liang) 名分別為(wei) 32歲和23歲的嫌疑人。同一天,在德國西部的埃姆斯代滕市,一名62歲的女子在一家餐館就餐後被刺,造成致命重傷(shang) 。64歲的肇事男子逃離現場,警察隨後在其家中將他抓獲。
7月8日上午,在東(dong) 部城市德累斯頓的一輛擁擠的公交電車上,一名32歲的男子持刀將一名40歲男子砍成重傷(shang) ,傷(shang) 者在送至醫院不久後被宣布死亡,肇事者在沒有抵抗的情況下被警察逮捕。同日晚上,在西部的巴特霍寧根,一名男子在一飯館內(nei) 持刀刺傷(shang) 數人,其中一位來自比利時的遊客死亡。該事件一度在當地引起恐慌,網上盛傳(chuan) 發生槍擊事件,當地大批警察出動引發關(guan) 注。
德國近來持刀作案事件數量不斷攀升。在此之前,就已發生過不少引起全國轟動的持刀傷(shang) 人事件。例如,去年底在德國西南部城市烏(wu) 爾姆附近的伊勒基希貝爾格鎮,一名27歲的男子持刀將一名14歲少女極其殘忍地殺死在上學路上,另一名13歲的女生也身受重傷(shang) 。由於(yu) 凶手是一名難民,事件發生後還引發德國社會(hui) 對難民政策的聲討。
警方仍在調查上周末發生持刀傷(shang) 人案件的原因,表示目前尚不能定論。盡管政界有人出於(yu) 政治正確的考慮,很難將深層原因歸咎於(yu) 德國在難民政策上的失誤,但由於(yu) 很多案件事實上與(yu) 難民相關(guan) ,因此社會(hui) 上不少人早已呼籲從(cong) 難民問題入手從(cong) 根本上解決(jue) 問題。
德國有些政客認為(wei) 錯在“刀”,需要從(cong) 禁止帶刀出行方麵尋找突破口,解決(jue) 問題。德國內(nei) 政部長費瑟在今年4月初曾向媒體(ti) 表示,她正在考慮禁止在德國的公共汽車和火車等交通工具上攜帶刀具。她認為(wei) ,飛機上不允許攜帶刀具,因此也可以考慮在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上禁止攜帶。現在在德國隨便就可以獲得各種刀具,行凶者用其造成可怕的後果,即使是廚用刀具也會(hui) 造成非常大的傷(shang) 害。然而實際上,德國有些地方早已存在相關(guan) 禁刀令,例如在漢諾威就不允許攜帶刀具進入城市中心,但沒有多少人在意這些規定。
德國《世界報》電視媒體(ti) 近日對觀眾(zhong) 進行了街訪,多數人尤其是年長觀眾(zhong) 和有孩子的家庭希望解決(jue) 刀具濫用問題;但也有年輕人表示不在乎,不願意受到管製。記者就此與(yu) 一些德國人交談,一些人向記者表示內(nei) 政部長的發言明顯“治標不治本”,看看美國禁槍有多難就可以預計在德國禁刀有多難。鑒於(yu) 德國當前三黨(dang) 聯合執政相互掣肘的現狀,不少人認為(wei) 政界行動緩慢,對其政府沒有信心。民眾(zhong) 不認為(wei) 政府能夠做到其所承諾的對刀具進行管製,畢竟費瑟在4月初誓言要采取措施之後,至今也沒有什麽(me) 動靜,而在此期間持刀傷(shang) 人事件還有增無減。
據《世界報》報道,德國近來持刀案件數量上升較快,去年約發生21000多起。不少人認為(wei) ,近來社會(hui) 戾氣上升與(yu) 經濟不景氣、一些人因失業(ye) 生活壓力增大有關(guan) 。另外,德國近來接收了大量的難民,一時難以妥善安置,在一些地方引發社會(hui) 不滿。目前,德國警方和政界對於(yu) 如何阻止持刀傷(shang) 人案件頻發,還難以拿出有效的應對措施,也暫時做不到對是否攜帶刀具進行監督檢查。德國的火車交通、城市內(nei) 快速輕軌交通、地鐵等市內(nei) 公交都是開放式的,不僅(jin) 沒有安全檢查,也無人檢票。禁止刀具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一旦增加檢查肯定會(hui) 增加成本,部分市民也會(hui) 因感到個(ge) 人自由受限而抗議,不到萬(wan) 不得已不會(hui) 邁出大步子。
(本報柏林7月15日電 本報駐柏林記者 王懷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