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巴拿馬運河水位“新低”衝擊國際貿易

發布時間:2023-07-18 08:48:00來源: 華爾街日報

  過去數月,包括巴拿馬在內(nei) 的拉美地區持續少雨,湖泊河流水位下降,巴拿馬運河也麵臨(lin) 幹旱。運河水位下降意味著航運吃水深度受限、船隻通行數量減少。業(ye) 內(nei) 人士擔憂,國際物流成本可能因此上漲,推高國際原材料市場價(jia) 格,對全球供應鏈產(chan) 生不利影響。

  遭遇旱情

  巴拿馬運河位於(yu) 中美洲,連通大西洋和太平洋兩(liang) 大水係,是全球重要的海運要道之一。據巴拿馬運河管理局數據,巴拿馬運河目前提供約180條海上航線,可連接約170個(ge) 國家,到達全球約1920個(ge) 港口。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巴拿馬運河是亞(ya) 洲和美國之間航運貿易的“大動脈”,經該運河運輸的貨量占據東(dong) 北亞(ya) 至美國東(dong) 海岸集裝箱總市場份額的46%。

  巴拿馬氣象部門表示,今年來,厄爾尼諾現象席卷拉美,巴拿馬等國家經曆了長時間的少雨高溫天氣,許多地區出現旱情。法新社稱,為(wei) 巴拿馬運河供水的加通湖等出現了有記錄以來的最低水位。

  受缺水影響,巴拿馬運河管理局近期數次下調船舶吃水深度規定。一些大型船舶不得不減少載重才能通行。

  影響物流

  《華爾街日報》報道稱,巴拿馬運河運力下降將損害南北半球間的農(nong) 產(chan) 品貿易。來自厄瓜多爾的香蕉、巴西的肉類、智利的葡萄酒等原本都要通過巴拿馬運河運往各地。

  能源等大宗商品運輸也可能受到影響。美國消費者新聞與(yu) 商業(ye) 頻道稱,巴拿馬運河每年約26%的運輸業(ye) 務涉及液化石油氣、液化天然氣等。雖然能源運輸船不受吃水限製新規影響,但水位下降、小型船隻增加等因素導致的運河擁堵會(hui) 影響運輸效率。

  天津外國語大學國際關(guan) 係學院院長李強表示,氣候變化已引發國際物流受阻的擔憂。巴拿馬運河管理局采取的措施或將迫使不合要求的船隻繞道南美洲的合恩角,或使貨輪大幅削減載貨量、同等重量的貨物被分攤到更多貨輪上,這兩(liang) 種選擇都會(hui) 顯著提高物流成本,延長物流時間,對國際貿易產(chan) 生不利影響。

  極端天氣還可能衝(chong) 擊全球貿易秩序。李強表示,巴拿馬運河航運成本上漲,或將導致能源、農(nong) 產(chan) 品、基礎原材料等大宗商品價(jia) 格抬升,進而加劇糧食危機、能源危機、全球通脹等,或將強化發達國家在現有貿易秩序和供應鏈中的優(you) 勢地位,擴大南北國家間“剪刀差”,加劇發展中國家的相對劣勢。

  共同應對

  《福布斯》雜誌網站報道稱,巴拿馬持續的高溫幹旱引發了對氣候變化的反思。人們(men) 越來越意識到,實現低碳環保、促進運河航運業(ye) 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李強表示,應對氣候變化對經濟活動造成的衝(chong) 擊,國際社會(hui) 有必要加速綠色低碳轉型。各國應兌(dui) 現“國家自主貢獻”承諾,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盡快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將全球升溫幅度控製在較工業(ye) 革命前高2℃以內(nei) ,並盡量向1.5℃靠攏。同時,各國也應加強氣候韌性建設,增強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發達國家應盡快兌(dui) 現1000億(yi) 美元的氣候資金承諾,幫助發展中國家提升適應氣候變化能力。

  “麵對日益頻繁的極端天氣事件、不斷增加的氣候災害成本,各國應開展務實、緊密的合作,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盡快落實《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巴黎協定》的要求,從(cong) 根本上減少極端天氣事件發生的頻率。”李強說。

  林子涵 唐雅晴(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