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毒”瘤難除!非裔作家寫書揭美國廉價毒品“流行病”對少數族裔社區代際影響

發布時間:2023-07-19 09:15:00來源: 中國日報網

  中國日報網7月18日電 1970年美國國會(hui) 通過了《全麵預防和控製毒品濫用法》,美國在全國範圍內(nei) 加強對毒品和成癮性藥物的管製。然而時至今日,美國卻成為(wei) 了全世界最大的毒品消費國,“毒”成為(wei) 又一個(ge) 根深蒂固的“美國病”。

  據美國《時代》周刊本月早前報道指出,20世紀80年代,快客可卡因——這種價(jia) 格低廉的毒品,在美國被邊緣化的城市社區中像“瘟疫”一樣暴發。在混凝土城市街區被劃定為(wei) 紅線的非裔社區被忽視了,他們(men) 富裕的白人鄰居躲過了最惡劣的影響。那些留下的人首當其衝(chong) 地受到了一場世界末日般的“流行病”的影響,這場流行病跨越種族和經濟斷層,殘酷無情地重塑了一代人的形象。

  《快客可卡曾為(wei) 王:一個(ge) 被誤解時代的人民曆史》( When Crack was King: A People's History of a Misunderstood Era)一書(shu) 作者多諾萬(wan) ·拉姆齊(Donovan X. Ramsey)在美國俄亥俄州哥倫(lun) 布市一個(ge) 毒品橫行的社區長大,他在書(shu) 中寫(xie) 道:“就像在一個(ge) 鋼鐵小鎮長大一樣,那裏沒有人談論鋼鐵”。他在書(shu) 中對這一時期帶有偏見的媒體(ti) 報道和“癮君子”,“癮君子嬰兒(er) ”,“超級掠奪者”這些比喻進行了必要的糾正,這些是美國一些毒品立法背後的推動力。

  “癮君子嬰兒(er) ”一詞對非裔兒(er) 童產(chan) 生了不成比例的影響,拉姆齊說,作為(wei) 一個(ge) 在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成長起來的非裔兒(er) 童,老師對待我和班上其他非裔孩子的方式,就好像我們(men) 有什麽(me) 根本性的問題,我們(men) 需要吃藥才能上課,或者我們(men) 作為(wei) 學生提出的任何挑戰,不管是話太多,還是坐不住,都證明我們(men) 有問題。

  拉姆齊描繪了這一流行病的輪廓,追溯其根源到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初,非裔美國人民權運動的艱苦奮鬥以及非裔中產(chan) 階級的崛起。時任總統尼克鬆的參謀長H·R·霍爾德曼(H.R. Haldeman)在1969年的一篇日記中寫(xie) 道, 尼克鬆“強調你必須麵對這樣一個(ge) 事實,即整個(ge) 問題實際上是非裔群體(ti) 的問題。關(guan) 鍵是要設計一種既承認這一點又不顯得承認這一點的製度。”拉姆齊認為(wei) ,尼克鬆實現這一目標的方式是從(cong) 關(guan) 注有組織犯罪和毒品批發進口商轉移到毒品使用者自身,將已經被邊緣化的非裔和棕色人種社區定罪。

  麵對《快客可卡曾為(wei) 王》一書(shu) 的封麵,我們(men) 看到了一張城市凋敝景象的照片,照片左下角是一名身穿白色T恤的非裔男子,他背對著我們(men) ,倚靠在一個(ge) 鍛鐵結構上,凝視著眼前的景象。拉姆齊的書(shu) 中將美國國會(hui) 政治與(yu) 街頭政治交織在一起,講述了四位快客可卡因流行病幸存者近60年來的故事。通過對四個(ge) 人物的研究,讓人們(men) 了解到那個(ge) 時代的政治細節、導致大規模監禁急劇增加的犯罪法案、傳(chuan) 統媒體(ti) 對快客可卡因的渲染和對毒品使用者的痛斥、無效的禁毒戰爭(zheng) 及其災難性後果等等。

  快客可卡因打破了意大利黑手黨(dang) 對街頭毒品(主要是海洛因)的壟斷,哥倫(lun) 比亞(ya) 販毒集團以每克低至十分之一的價(jia) 格向美國各大城市大量供應這種毒品。對於(yu) 貧困的非裔和拉丁裔青年來說,成為(wei) 快客可卡因毒販是擺脫世代貧困的一個(ge) 機會(hui) 。拉姆齊寫(xie) 道,這種毒品有望成為(wei) “他們(men) 的淘金熱,他們(men) 的宅地法案,他們(men) 的禁酒令”。

  拉姆齊寫(xie) 道,在我的家庭裏,毒販確實總是被視為(wei) 壞人,盡管我有親(qin) 戚是賣毒品的。對於(yu) 普通人來說,通常是年輕人,你看到的是那些鞋上有窟窿的人,他們(men) 的家庭為(wei) 付房租而掙紮,他們(men) 能夠提供基本的必需品,來實現一些可能是美國夢的東(dong) 西。他們(men) 中的大多數人都為(wei) 自己的生命感到害怕。但這是他們(men) 在失業(ye) 率如此之高的時期賺錢的唯一途徑,非裔青年的失業(ye) 率甚至更高。

  另據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報道,拉姆齊的書(shu) 中指出,在美國與(yu) 其他毒品流行一樣,並不是單一的事件導致了快客可卡因的流行,並對如此多的吸毒者和毒販造成了災難性的影響。相反,這種流行病的蔓延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例如政府政策在經濟上孤立貧窮的有色人種社區,所謂的禁毒戰爭(zheng) 及其對刑事犯罪的關(guan) 注、快客可卡因價(jia) 格下降等等。2017年,厄瓜多爾拉美社更是刊文揭露了深埋在國際毒品交易背後的多家美國銀行。

  美國政府對相關(guan) 問題的處置方式也長期令民眾(zhong) 不滿。今年6月,紐約市的街頭出現了一些裝毒品相關(guan) 的物品的自動販賣機,供人們(men) 免費取用,可卡因煙管(CRACK PIPES)在售貨機擺出的當晚便被哄搶一空,紐約州甚至設置所謂的“毒品安全注射點”。

  再往前看,2020年俄勒岡(gang) 州州長布朗簽署110號行政令,該州從(cong) 此成為(wei) 全美乃至全球首個(ge) 將海洛因、可卡因和冰毒等“硬性毒品”合法化的地區。而後,亞(ya) 利桑那州、蒙大拿州、南達科他州、新澤西州和密西西比州也先後宣布大麻合法化……

  (中國日報網 編譯:馬芮 編輯:韓鶴)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