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廣元7月20日電 (記者 王鵬)井深達10520米的深地川科1井20日上午在四川盆地開鑽。
該科探井位於(yu) 四川盆地西北部劍閣潛伏構造,地麵海拔717米。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簡稱西南油氣田)技術專(zhuan) 家趙路子介紹說,萬(wan) 米深地油氣鑽探是全球油氣勘探領域超級工程,麵臨(lin) 諸多世界級難題。“深地川科1井因其複雜的地質結構,對標全球13項工程難度指標,其中7項難度指標位居世界第一。”
“最大難題是高溫,萬(wan) 米之下,224攝氏度的高溫能讓金屬鑽具像麵條一樣柔軟。”西南油氣田工程技術處副處長馬勇說,由於(yu) 地溫參考井少,推測地溫梯度存在一定誤差,鑽杆操作起來很難控製,而且鑽杆無成像功能,隻能憑借經驗進行判斷操作。
馬勇說,深地川科1井麵臨(lin) 的壓力係數是其他萬(wan) 米深井的2至5倍,堪稱全球壓力係統最複雜的萬(wan) 米深井。“萬(wan) 米之下的138兆帕超高壓環境,如同深潛入1.38萬(wan) 米的深海,遠超地球海洋最深處馬裏亞(ya) 納海溝的海水壓力,極易發生井壁坍塌、井噴井漏、材料失效等複雜事故。”
記者了解到,針對相關(guan) 難題,西南油氣田聯合攻關(guan) 團隊設計了六開六完井身結構,預留兩(liang) 層套管應對7500米以深未鑽揭地層的未知複雜,該類井身結構為(wei) 全球首創;還攻克了抗220攝氏度超高溫的深井水基鑽井液和油基鑽井液,並加快推進在萬(wan) 米以深可能出現的超240攝氏度極高溫的鑽井液技術研發。
中國工程院院士羅平亞(ya) 表示,在攻關(guan) 過程中,中國將打造一批油氣勘探超深層領域的“國之重器”,形成一批基礎性、原創性的科研成果,創建一批工程技術的工藝標準、規範和專(zhuan) 利,打造國際領軍(jun) 人才和世界一流技術服務隊伍,不斷提升國家在油氣勘探開發領域的核心競爭(zheng) 力和國際影響力。
據了解,深地川科1井的實施,開辟了中國陸上萬(wan) 米超深層重大戰略接替新領域,將進一步揭露震旦係地層之下的演化秘密,對探尋萬(wan) 米超深層規模油氣資源、創新形成中國特超深層油氣成藏地質理論、推動中國油氣工程核心技術裝備能力進步意義(yi) 重大。(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