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觀察】印度大米出口禁令影響幾何
印度近日宣布禁止國內(nei) 一部分大米的出口,這引起全球市場對大米價(jia) 格上漲的擔憂。有分析指出,印度禁止出口大米與(yu) 該國麵臨(lin) 的大米供應緊張和通脹持續有關(guan) 。作為(wei) 大米出口大國,印度的禁令可能會(hui) 加劇全球糧食安全危機。
印度政府7月20日宣布,為(wei) 保障國內(nei) 市場供應,將禁止除蒸穀米和印度香米外的大米出口,即日生效。在此之前,市場就已經有消息傳(chuan) 出印度將禁止大米出口。
據媒體(ti) 報道,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米出口國,去年大米出口量達到2220萬(wan) 噸,約占全球大米總出口量的40%,超過了泰國、越南等大米出口大國的總和。
然而,今年受高溫和強降雨等極端天氣影響,印度的大米產(chan) 量受到打擊,價(jia) 格隨之上漲。今年以來,印度首都新德裏的大米零售價(jia) 格上漲了15%,全國平均價(jia) 格上漲了8%。在此情況下,印度政府試圖通過限製出口來拉低國內(nei) 大米價(jia) 格。
事實上,這並不是印度政府第一次對農(nong) 產(chan) 品實施出口管製。
去年5月,受俄烏(wu) 衝(chong) 突引發全球小麥價(jia) 格上漲影響,印度的小麥出口增加,導致國內(nei) 麵臨(lin) 供應不足。為(wei) 此,印度政府推出了小麥出口禁令。去年9月,印度政府為(wei) 平抑國內(nei) 大米價(jia) 格,又禁止出口碎米,並對白米和糙米出口征收關(guan) 稅。去年11月,印度政府取消了對碎米的出口限製。
有分析指出,與(yu) 前幾次限製農(nong) 產(chan) 品出口一樣,印度政府這次重新對大米出口實施限製,首先考慮的還是國內(nei) 供應。糧食問題事關(guan) 民生,一旦出現問題就可能會(hui) 影響社會(hui) 穩定。
其次,限製大米出口,也是為(wei) 了拉低印度整體(ti) 的通脹率。今年6月,印度的消費者價(jia) 格指數(CPI)同比上漲4.81%,高於(yu) 市場預期。而推高通脹的主要因素,正是農(nong) 產(chan) 品和蔬菜等商品的價(jia) 格。除了大米價(jia) 格上漲外,最為(wei) 外界關(guan) 注的是西紅柿價(jia) 格飆升。
據當地媒體(ti) 報道,由於(yu) 極端天氣、病蟲害等因素導致西紅柿產(chan) 量下降,印度一些地區西紅柿價(jia) 格相比年初上漲了7倍。作為(wei) 印度民眾(zhong) “菜籃子”中的重要種類,西紅柿短缺影響到了民眾(zhong) 的日常飲食,也引發一些爭(zheng) 搶西紅柿的案件。有經濟學家預計,如果西紅柿、土豆等蔬菜價(jia) 格繼續上漲,印度的通脹率隻會(hui) 有增無減。
此外,印度明年將舉(ju) 行大選,總理莫迪為(wei) 了爭(zheng) 取民心、贏得選票,也需要展示出政府控製通脹的決(jue) 心。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限製大米出口對本國並不會(hui) 造成太大損失,頂多讓出口商少賺一些。但是從(cong) 全球市場來看,此舉(ju) 可能會(hui) 加劇糧食短缺。
聯合國糧農(nong) 組織等機構此前發布的報告指出,2022年全球約有9億(yi) 人處於(yu) 重度糧食不安全狀況。在全球經濟疲軟、地區衝(chong) 突和極端天氣等因素疊加影響下,今年全球嚴(yan) 重糧食不安全狀況恐怕會(hui) 繼續增加。
具體(ti) 來說,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全球大部分水稻產(chan) 區麵臨(lin) 降雨量減少的幹旱天氣。泰國、越南等大米出口國此前已經調低了今年產(chan) 量預期。有機構預測今年全球大米產(chan) 量可能創下20年來新低。而進入7月以來,全球大米價(jia) 格已經達到11年來最高水平。
正因如此,印度限製大米出口,勢必會(hui) 對全球糧食短缺產(chan) 生雪上加霜的作用。印度大米出口100多個(ge) 國家,其中貝寧、塞內(nei) 加爾、科特迪瓦等進口印度大米的國家受出口限製措施影響預計最為(wei) 嚴(yan) 重。非洲國家的糧食進口受俄烏(wu) 衝(chong) 突影響已經出現缺口,印度的舉(ju) 措可能會(hui) 加劇一些國家的饑餓狀況。
分析人士指出,從(cong) 印度以往的出口禁令來看,此次限製大米出口可能是權宜之計。待國內(nei) 價(jia) 格開始下降、大米供應充足之時,印度可能會(hui) 取消限製措施。全球市場大米短缺加劇,也會(hui) 促使一些國家和國際組織向印度施壓。
但是,鑒於(yu) 地區衝(chong) 突和極端天氣等情況有可能常態化,國際社會(hui) 亟須尋求保障糧食安全的長久之計。唯有如此,全球糧食供應才能免受偶然事件的衝(chong) 擊。
畢振山
(工人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