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韓媒抨擊尹錫悅政府災難管理應對不力

王剛 發布時間:2023-07-24 08:37:00來源: 法治日報

  韓媒抨擊尹錫悅政府災難管理應對不力

  強降雨造成10餘(yu) 年來最大人員傷(shang) 亡和財產(chan) 損失

  □ 本報駐韓國記者 王剛

  韓國進入梅雨季節後強降雨不斷,特別是7月中旬的暴雨給韓國造成重大人員傷(shang) 亡和財產(chan) 損失,迄今已導致數十人傷(shang) 亡和失蹤,遇難和失蹤人員數量創下2011年以來的最高值。尤其令人惋惜的是,7月15日忠清北道清州市一地下車道發生浸水慘案,17輛車被淹、14人不幸遇難。隨著事故調查的深入,認為(wei) 此次慘劇既是天災也是人禍的聲音不斷出現,韓國警方為(wei) 此調集138人展開深入調查。麵對韓國媒體(ti) 此起彼伏指責政府災難應對不力的聲音,韓國總統尹錫悅在視察災區時承諾,將改變國家災難管理應對體(ti) 係。

  總統指定多處“特別災區”

  韓國忠清道、慶尚北道等多地連日來遭遇集中強降雨,致使房屋倒塌、車輛損毀、農(nong) 作物被淹,數十人傷(shang) 亡和失蹤,臨(lin) 時疏散人數超1.6萬(wan) 人。

  韓國中央災難安全對策本部消息稱,此次暴雨災害已致40餘(yu) 人死亡,其中忠清北道清州市五鬆邑宮坪地下車道浸水事故死亡人數占14人。臨(lin) 時疏散的民眾(zhong) 中,尚有7839人(5314戶)未能返家。韓國政府向臨(lin) 時轉移避險居民提供了生活必需品和礦泉水等20.7萬(wan) 件救護物品。

  當地時間7月16日,在中央災難安全對策本部會(hui) 議上,尹錫悅批評部分地區未能提前限行管控,並強調稱抗災的首要原則是管控高危地區,並提前采取避險措施。

  數天後,韓國總統室發言人李度運在記者會(hui) 上透露,尹錫悅7月19日已經將13處暴雨重災地區指定為(wei) “特別災區”,慶尚北道醴泉郡、忠清南道公州市和論山市等13個(ge) 重災區位列其中。

  依據韓國《災難與(yu) 安全管理基本法》,“特別災區”居民可領取中央和地方政府發放的重建、救災補貼,並從(cong) 行政、財政、金融、醫療方麵接受特別支援。

  災難應對不力備受批評

  強降雨固然是自然災害,但此輪強降雨卻在韓國造成重大人員傷(shang) 亡和財產(chan) 損失,因此,連日來,韓國國家災難管理應對體(ti) 係備受質疑和批評。

  “每年反複發生的降雨卻造成重大人員傷(shang) 亡和財產(chan) 損失,這是典型的‘落後國家型’公共災難”,韓國《中央日報》的社論稱,正因為(wei) 韓國災難管理應對體(ti) 係存在問題,一張張鮮活臉孔都停留在了清州市地下車道等地,化為(wei) 冰冷的屍體(ti) 。

  《中央日報》認為(wei) ,韓國連日來的降雨量確實很大,造成的人員傷(shang) 亡和財產(chan) 損失更是觸目驚心,但這並不是避免不了的悲劇。例如,地下車道慘案就是一場公共災難,公共工程無視施工安全、地方政府懶政,加上政府災難管理監督不力造成了這一切。

  韓國媒體(ti) 還指出,受氣候變化的影響,近年來集中強降雨每年都在反複刷新紀錄,受災數據也年年觸目驚心。韓國必須審視目前的災難管理應對體(ti) 係,擺脫常規應對方案,科學、係統地更新對暴雨災害的應對預案。如果依舊敷衍了事,悲劇還會(hui) 重演。

  韓國《亞(ya) 洲經濟》的報道也認為(wei) ,去年在超強台風“軒嵐諾”的襲擊下,韓國蒙受巨大損失,造成13人死亡。雖然韓國政府在災後表示將積極改善地勢低窪地區的居住環境,做好應對防範措施,以防重蹈覆轍,但令人遺憾的是,地下車道浸水事故和山體(ti) 滑坡再次悲劇性重演。這家媒體(ti) 呼籲韓國政府徹查真相,給民眾(zhong) 一個(ge) 真誠的交代。

  災難應對體(ti) 係亟待改變

  針對此次強降雨導致數十人傷(shang) 亡,尹錫悅承認,地下車道、山體(ti) 滑坡高危地等風險區域未能得到妥善管理,導致人員傷(shang) 亡慘重。

  尤為(wei) 引人關(guan) 注的是,尹錫悅17日視察慶北醴泉山體(ti) 滑坡現場情況時指出,韓國“應該從(cong) 根本上徹底改變災難管理體(ti) 係和應對方式”。

  他還強調“在史無前例的極端氣候下,用以前的方式應對不僅(jin) 無濟於(yu) 事,也不可行”“應該摒棄對天災無可奈何的認識”。他還補充道,“平時也應該具備係統運行的數字監測係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應該在泛政府層麵進行合作,專(zhuan) 家要參與(yu) 其中”。

  在尹錫悅政府承諾從(cong) 國家層麵改變災難管理應對體(ti) 係的同時,韓國警方和地方政府也沒有忘記總結地下車道浸水慘案的教訓,並進行追責。

  20日,韓國警方和相關(guan) 機構對地下車道事故現場進行了聯合檢視,成員包括警方專(zhuan) 案組和國立科學搜查研究院等45人。警方此前已經於(yu) 17日進行過一次調查,而20日的第二次聯合檢視則由國立科學搜查研究院采用3D複原技術進行精密分析。有分析認為(wei) ,要得出正確的檢視結果恐怕還需一些時日。

  與(yu) 此同時,韓國警察廳下屬的“五鬆地下車道慘案搜查本部”19日更換了最高領導。此前由忠清北道警察廳主導的搜查本部由於(yu) 被質疑“不實應對”,因此改為(wei) 由首爾警察廳廣域搜查團長金炳燦擔任搜查本部長,並進行擴大調查。20日重新啟動的搜查本部進一步擴員,增加了首爾警察廳強力犯罪調查隊6個(ge) 小組的50餘(yu) 名調查官,並設立了發言人。至此,“五鬆地下車道慘案搜查本部”人員擴充到138人。

  據了解,搜查本部確立了從(cong) 快搜查、查明慘案真相並追究責任的原則,相關(guan) 搜查內(nei) 容將直接向警察廳國家搜查本部報告。韓國媒體(ti) 預計,搜查本部查明真相後將於(yu) 近期提交罪責名單。(法治日報)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