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7月21日電 (孫鴻宇)近日,由商務部主辦、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國際交流服務中心承辦為(wei) 期14天的非洲法語國家農(nong) 業(ye) 種植研修班在京開班。18名學員分別來自布隆迪、多哥、剛果(金)、剛果(布)、馬達加斯加、喀麥隆。
農(nong) 業(ye) 是中非合作的重點領域。中國堅持“授人以漁”,通過實施農(nong) 業(ye) 援外培訓項目、援建農(nong) 業(ye) 技術示範中心、派出高級農(nong) 業(ye) 專(zhuan) 家等方式,與(yu) 廣大發展中國家分享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技術和管理經驗,幫助發展中國家提升糧食安全水平和農(nong) 業(ye) 可持續發展能力。
布隆迪環境、農(nong) 業(ye) 與(yu) 牧業(ye) 部自我發展和農(nong) 業(ye) 與(yu) 環境推廣動員司長迪斯馬斯·米納尼表示,中國援建的魯齊巴齊水電站助力布隆迪經濟發展,提高當地農(nong) 業(ye) 灌溉水平,“中國與(yu) 非洲各國的工農(nong) 業(ye) 合作,是基於(yu) 平等原則上的友好互助、分享經驗、共享技術。”多哥農(nong) 業(ye) 部工程師庫迪瑪·博昆博表示,中國對非洲國家的幫助是具體(ti) 有效的,“中國幫助多哥建設道路是長遠之舉(ju) 。道路連接各個(ge) 城市,促進農(nong) 業(ye) 及其他產(chan) 業(ye) 的可持續發展,生產(chan) 、銷售、消費等各個(ge) 環節都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十年後再回看這些舉(ju) 措,我們(men) 一定會(hui) 意識到非洲發展邁出了一大步。”
非洲法語國家農(nong) 業(ye) 種植研修班學員合影 受訪單位供圖。
大米是馬達加斯加的主食。但是長期以來,由於(yu) 種子質量、種植技術等原因,馬達加斯加的稻米生產(chan) 不能完全滿足本國民眾(zhong) 的需求。2007年以來,中國與(yu) 馬達加斯加開展雜交水稻技術合作。“中國是非洲可靠的夥(huo) 伴。通過此次培訓,我們(men) 學習(xi) 了中國的種植經驗和先進技術,為(wei) 馬達加斯加農(nong) 業(ye) 發展提供了良好借鑒,促進馬達加斯加技術創新與(yu) 農(nong) 業(ye) 現代化。”馬達加斯加農(nong) 業(ye) 和畜牧業(ye) 部農(nong) 業(ye) 和農(nong) 村傳(chuan) 播和培訓處長米蒂亞(ya) ·菲諾安娜·拉庫圖阿裏索納說。
在為(wei) 期14天的培訓中,豐(feng) 富多彩的內(nei) 容不但讓學員們(men) 對中國農(nong) 業(ye) 的發展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也對中非未來合作充滿期待,希望借鑒中國發展的成功經驗,找到適合本國的發展道路。菲諾安娜期待未來非中、馬中之間有更多項目落地,有更頻繁的人員交流,“希望未來越來越多的中國專(zhuan) 家前往馬達加斯加。”庫迪瑪表示,中國的發展道路值得非洲借鑒,是我們(men) 學習(xi) 的榜樣。“希望未來在全球重大問題諸如氣候變化進行更多科研方麵的合作,為(wei) 政策製定提供更加科學的參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