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東西問·人物|庫利科娃:一朵綻放的友誼之花

商永 發布時間:2023-08-01 09:13: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7月29日電 題:庫利科娃:一朵綻放的友誼之花

  作者 商永

  金色頭發,深褐色眼睛,個(ge) 子不高,看起來完全不像一位耄耋老人。她是88歲的俄羅斯聯邦功勳文化工作者、俄羅斯中國友好協會(hui) 第一副主席加林娜·維尼阿米諾夫娜·庫利科娃。很多中國人都知道她的名字。

  作為(wei) 傳(chuan) 播俄中民間友好的典範,庫利科娃服務“民間外交”60餘(yu) 載,為(wei) 俄中兩(liang) 國民眾(zhong) 的交往與(yu) 友好作出貢獻。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中國國家主席習(xi) 近平簽署主席令,授予庫利科娃“友誼勳章”。她也成為(wei) 繼俄羅斯總統普京之後第二位獲此殊榮的俄羅斯人。2022年年中,庫利科娃又被授予俄羅斯“友誼勳章”。

  “這(兩(liang) 枚勳章)是俄中兩(liang) 國賦予我的崇高榮譽。是對我為(wei) 俄中友誼所做工作的認可,更是對成千上萬(wan) 與(yu) 我共同推動俄中友誼的俄羅斯人的認可。”庫利科娃說。

  雖年近九旬,但庫利科娃仍堅持每天乘坐地鐵上下班,不遺餘(yu) 力地為(wei) 俄中友誼開拓著。當筆者詢問,“你打算工作到何時?”她應道:“隻要我的心髒還在跳動,我會(hui) 將這個(ge) 偉(wei) 大的事業(ye) 一直幹下去,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201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友誼勳章”獲得者、俄中友好協會(hui) 第一副主席加林娜·庫利科娃在北京展覽館參觀“偉(wei) 大曆程 輝煌成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侯宇 攝

  與(yu) 中國結緣

  談及與(yu) 中國的不解之緣,庫利科娃久久不能忘懷,“還是要從(cong) 那年的秋天講起。”

  時間回溯,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在蘇聯引起了轟動。當時蘇聯的報紙、收音機隨處都能看到、聽到有關(guan) 中國的消息。蘇聯作曲家穆拉傑利譜曲的頌揚兩(liang) 國友誼的歌曲《莫斯科——北京》在大街小巷廣為(wei) 傳(chuan) 唱。

  “伏爾加河畔聽到長江的奔騰,中國人民遙望克裏姆林的紅星。中俄人民是永久弟兄,兩(liang) 大民族的友誼團結緊……”彼時,14歲的中學生庫利科娃也哼唱著,這在她心中埋下一粒種子——學習(xi) 中文,研究中國。

  庫利科娃上中學時,各科成績較為(wei) 優(you) 異,法語成績也很突出。畢業(ye) 那年,她才16歲。按照俄羅斯規定17歲才能進入大學。

  “懷揣著了解中國的渴望”,庫利科娃回憶道,“我鼓足勇氣敲開了莫斯科東(dong) 方學院(後為(wei) 莫斯科國立國際關(guan) 係學院)院長的大門,毛遂自薦。但院長卻對我說‘中文不僅(jin) 難學,而且學院錄取女生的名額很少,你很可能考不上。還是考慮報考其他院校吧’。”

  為(wei) 了夢想庫利科娃沒有退縮。在接下來的備考時間裏,她跨過障礙,如願考入莫斯科東(dong) 方學院學習(xi) 漢語。後來該校重組,她仍繼續學習(xi) ,直到1958年以優(you) 異成績畢業(ye) 。

  求學的夢想成真,但對庫利科娃來說,與(yu) 中國真正的接觸,是在1957年夏天。

  是年,來自北京市實驗話劇團和廣東(dong) 民族樂(le) 團的演員到莫斯科參加“第六屆世界青年與(yu) 學生和平友誼聯歡節”,剛上大三的庫利科娃為(wei) 他們(men) 做接待、翻譯工作,陪同演員們(men) 訪問秋明、新西伯利亞(ya) 等地。幾個(ge) 月時間裏,庫利科娃與(yu) 劇樂(le) 團的成員們(men) 相處甚歡,成為(wei) 摯友。

  12月,庫利科娃得到在北京實習(xi) 半年的機會(hui) ,第一次踏上中國的土地。她回憶道:“與(yu) 我在莫斯科相識的北京市實驗話劇團的朋友們(men) ,在火車站手捧鮮花迎接我們(men) 的到來。”在北京的時間裏,中國朋友帶她遊覽故宮、頤和園等名勝古跡,讓她了解積澱千年的曆史文化;經常邀請她去家中做客,也讓她深刻體(ti) 會(hui) 到中國人的待客之道。

  第一次與(yu) 中國人接觸、第一次踏上中國土地,庫利科娃對中國和中國人有了更加直觀的印象;與(yu) 中國朋友建立的信任與(yu) 真摯情感,也堅定了庫利科娃了解中國的信念……

  加林娜·庫利科娃。俄中友協檔案室供圖

  “中國值得所有人去了解、尊重”

  1957年10月29日,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樂(le) 學院大會(hui) 堂內(nei) 舉(ju) 行了一場會(hui) 議。會(hui) 議決(jue) 定成立蘇中友好協會(hui) (俄羅斯中國友好協會(hui) 前身),這是蘇聯首個(ge) 對外友好協會(hui) 。庫利科娃回憶道,“我很幸運參加了這一重要曆史事件。這個(ge) 機構讓我更廣泛地接觸到了中國各界人士,了解了更多中國故事。至此,我的生活、命運、工作都與(yu) 這個(ge) 機構緊緊相連。”

  從(cong) 1957年參與(yu) 創建蘇中友好協會(hui) 、到1960年正式進入蘇中友協工作。庫利科娃從(cong) 協會(hui) 秘書(shu) 幹起,直至1989年當選為(wei) 蘇中友協第一副主席。

  1983年10月,應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hui) 和中蘇友好協會(hui) 邀請,時任蘇中友好協會(hui) 主席謝爾蓋·列昂尼多維奇·齊赫文斯基率代表團前往中國。圖為(wei) 代表團成員在廣州白天鵝賓館合影。圖片來源:庫利科娃個(ge) 人搜集的檔案資料

  回首過去幾十年,有很多難忘的瞬間。庫利科娃回憶起與(yu) 很多載入中國史冊(ce) 的國務活動家和文化藝術界大師接觸交流的時刻,如參加宋慶齡的接見,曾陪同梅蘭(lan) 芳一同看演出等。

  庫利科娃也曾接觸過戈寶權、高莽、曹靖華等中國著名翻譯家。說到此處,庫利科娃還回憶道,“有一次協助高莽做翻譯時,我的翻譯出錯,受到老師嚴(yan) 厲批評。年輕的我麵對這樣的批評很難承受,偷偷跑到角落裏哭了很久。”

  那之後,庫利科娃更加兢兢業(ye) 業(ye) ,研究中文文獻、參加文化活動,在研究中國的道路上,一直未停。2010年,庫利科娃獲得“中國語言文化貢獻獎”,這也是對她在漢學研究及傳(chuan) 播方麵作出突出貢獻的認可。

  2001年1月19日,北京,俄羅斯聯邦駐華使館。在庫利科娃離開北京之際的告別招待會(hui) 上,庫利科娃與(yu) 翻譯家、作家、畫家高莽合影留念。受訪者供圖。圖片來源:庫利科娃個(ge) 人搜集的檔案資料

  即使在蘇中關(guan) 係最困難的那些年裏,庫利科娃也沒有心生退意。她說,當時很多工作陷入困境,但我與(yu) 20餘(yu) 名同事想盡一切辦法團結友好人士,積極推動友好活動。“友協一天也不曾停止過友好活動。在兩(liang) 國關(guan) 係最困難的那些年裏,友協也舉(ju) 辦了300多場活動。”

  庫利科娃說,中國是一個(ge) 擁有幾千年曆史的偉(wei) 大國家,值得所有人去了解、尊重。我們(men) 應真實反映它的文化與(yu) 藝術成就。在她看來,這些活動也為(wei) 此後蘇中社會(hui) 交流的恢複奠定了一定基礎。

  在華十年是她的寶貴時光

  在友協30多年的工作經曆,讓庫利科娃明白了“民間外交”對俄中兩(liang) 國關(guan) 係發展的重要意義(yi) ,她也更加堅定為(wei) 此奮鬥一生。

  從(cong) 1989年12月開始,庫利科娃先後以蘇聯、俄羅斯對外友協代表身份,任蘇聯、俄羅斯駐華使館參讚,負責兩(liang) 國民間交流及青年、文化等工作。

  在華工作十餘(yu) 年的時間,成為(wei) 庫利科娃生命中的寶貴時光。她與(yu) 中國政治界、文藝界等知名人士進行了廣泛接觸和交流,許多人成為(wei) 她一生的摯友。這些人與(yu) 庫利科娃一起,為(wei) 兩(liang) 國交流合作作出了貢獻。

  這期間,在庫利科娃與(yu) 同事的努力推動下,協助聯係、策劃、簽約的俄中文化團體(ti) 交流項目達數百個(ge) ,遠超過去幾十年的數量。亞(ya) 曆山大羅夫紅旗歌舞團、莫伊謝耶夫舞蹈團、小白樺舞蹈團等俄知名藝術團均多次赴華演出。庫利科娃還經常與(yu) 中國朋友們(men) 舉(ju) 行非正式交流,邀請中國朋友到家裏做客,親(qin) 自下廚煮紅菜湯、烤餡餅。

  庫利科娃的足跡遍布中國大江南北,目睹了新中國70餘(yu) 年的快速發展。“70多年來,中國在科技創新、航空航天、脫貧減貧等各個(ge) 領域所取得的非凡成就讓世界仰慕。”她說,中國為(wei) 世界的發展提供了“中國方案”。她相信,到2049年,中國能夠完成“兩(liang) 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世人將會(hui) 看到一個(ge) 更加民主、繁榮的社會(hui) 主義(yi) 國家”。

  長期身處俄中民間外交第一線,庫利科娃以親(qin) 身經曆撰寫(xie) 了《俄羅斯和中國:民間外交》一書(shu) ,用大量翔實的圖文資料一一記錄了俄中兩(liang) 國人民70年的友好交往曆史。“我在書(shu) 中記錄了曾經一起共事的俄中兩(liang) 國朋友,他們(men) 為(wei) 兩(liang) 國友誼所作的貢獻值得世人銘記。他們(men) 如同天上的星辰一樣閃亮。”

  明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庫利科娃也計劃為(wei) 《俄羅斯和中國:民間外交》一書(shu) 撰寫(xie) 新的內(nei) 容,印刷新版。

  2022年10月31日,紀念俄中友協成立65周年的《人民外交在俄中關(guan) 係形成、恢複和發展中的作用》國際會(hui) 議在莫斯科舉(ju) 行。圖片來源:庫利科娃個(ge) 人搜集的檔案資料

  傳(chuan) 好中俄友誼的接力棒

  “在俄中兩(liang) 國元首的戰略引領下,俄中關(guan) 係現今處於(yu) 高水平的發展階段。”庫利科娃認為(wei) ,“未來,我們(men) 將通過更多豐(feng) 富的人文交流活動,讓越來越多的俄中兩(liang) 國民眾(zhong) 參與(yu) 其中,讓相互理解和彼此信任的精神繼續發展並代代相傳(chuan) 。”

  正如庫利科娃所言,“民心相通”是“俄中世代友好”的基石。在長期的人文交流合作中,俄中兩(liang) 國人民對彼此的曆史、文化和家庭觀念有了更多認同。雙方民眾(zhong) 越是彼此了解,就越明白兩(liang) 國的共性多於(yu) 差別。

  “青年是我們(men) 的未來。當下我的主要任務是將俄中民間外交工作的接力棒傳(chuan) 遞給他們(men) ,讓這份事業(ye) 接續下去。”庫利科娃深有感觸地表示。

  采訪中,庫利科娃也介紹了近些年異彩紛呈的俄中青年交流活動。中國貴州、雲(yun) 南、湖北等地的孩子連續多年受俄中友協邀請赴俄參加國際比賽,“海洋”全俄兒(er) 童中心邀請汶川地震災區兒(er) 童赴俄療養(yang) ,俄羅斯孩子也曾受邀赴北京、山東(dong) 等地療養(yang) ,中文學校在俄羅斯“遍地開花”,漢語納入俄羅斯“高考”,越來越多的中國青年赴俄學習(xi) ,2022年在俄中國留學生人數近4萬(wan) 人……

  俄中青年之間日益密切的交流讓庫利科娃倍感欣慰。“孩子們(men) 明白必須做很多事情才能在更大的時空傳(chuan) 承和延續老一輩人建立的友誼傳(chuan) 統。”她認為(wei) ,“培養(yang) 俄中青年的友誼,兩(liang) 國關(guan) 係也就有了穩定發展的未來,俄中友誼之樹也將枝繁葉茂。”

  采訪最後,庫利科娃也提及媒體(ti) 廣泛報道的關(guan) 於(yu) 她的“一輩子的故事”。2012年,時任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訪俄時曾問她:已從(cong) 事中俄友好事業(ye) 多少年?那時自己的回答就是“做了一輩子”。她說,“現在又過去11年,我已經88歲了,但我依然在從(cong) 事這個(ge) 事業(ye) 。我對當時‘一輩子的承諾’沒有食言”。(完)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