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青聽·兩岸】台灣青年在大陸揚起公益之“帆”

陳文韜 發布時間:2023-08-02 14:39: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來到大陸,他們(men) 見證了祖國日新月異的發展和進步,結識了新的朋友、凝聚了新的情感,感受到了同胞的熱情和溫暖。他們(men) 是兩(liang) 岸融合發展的“溝通者”、正能量的“傳(chuan) 播者”。兩(liang) 岸青年聲音,你我共同傾(qing) 聽。中國新聞網特別推出《青聽 兩(liang) 岸》融媒體(ti) 欄目,共同記錄兩(liang) 岸青年的真實聲音。

  中新網北京7月31日電 (記者 陳文韜)當下,越來越多的台灣青年選擇來到大陸生活發展,在他們(men) 當中,還有很多熱心於(yu) 公益事業(ye) 的青年代表,他們(men) 在大陸這片廣闊的海洋揚起公益之“帆”,乘風破浪,用實際行動生動詮釋著“兩(liang) 岸一家親(qin) ”的理念。

  在大陸誌願服務時長累計超過1000個(ge) 小時、為(wei) 困難人士提供法律援助、向聽障青年伸出援手……近日,中新網《青聽·兩(liang) 岸》欄目邀請3位在大陸發展、熱心公益的台灣青年,他們(men) 在節目中分享了在大陸從(cong) 事公益的暖心故事。

     先後在無錫、溫州發展的台灣“90後”青年潘柏銓,因家人也從(cong) 事公益事業(ye) 的關(guan) 係,從(cong) 小耳濡目染也對公益產(chan) 生了濃厚的興(xing) 趣。他十年以來一直從(cong) 事著誌願服務和兩(liang) 岸交流的工作。如今,他在大陸誌願服務時長累計已經超過1000個(ge) 小時,並榮獲第十三屆中國青年誌願者優(you) 秀個(ge) 人獎。

  2021年初,潘柏銓在無錫籌組台灣青年公益聯盟,將台灣青年凝聚起來,如今已經在江蘇組織了數十場防汛防疫、關(guan) 懷老人、捐贈助學等台青誌願者活動。“大陸給了台灣青年很多機會(hui) ,所以我也想做出一些回饋。”他說,大陸為(wei) 他的公益理想和事業(ye) 發展提供了充足的養(yang) 分,讓他心中早已種下的公益種子,能夠在這片沃土生根發芽。

  “從(cong) 小到大,我的夢想就是可以維護社會(hui) 的公平正義(yi) ,到現在依然還是。”說出這句話的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台籍教師賴彥君,13年前獨自跨越海峽來到武漢求學,如今已成為(wei) 身兼大學教師、律師、調解員、公益普法誌願者等多重身份的法律教育工作者。

    “我在台灣出生長大,所以我可以對台灣民眾(zhong) 的所思所想感同身受;我在大陸學習(xi) 工作,所以我了解這裏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自稱“兩(liang) 岸通”的賴彥君在大陸各地參與(yu) 了多場公益普法講座和活動,為(wei) 困難人士提供法律援助。同時,作為(wei) 國台辦與(yu) 最高人民法院“總對總”在線訴調平台調解員,她也幫助兩(liang) 岸群眾(zhong) 消除彼此之間的誤會(hui) ,增進雙方相互理解,“在調解成功的時候,那種促進兩(liang) 岸融合的喜悅之情油然而生。”

  來自台灣桃園的在京就業(ye) 台青蕭家曜談起從(cong) 事公益的初衷,用了“因緣際會(hui) ”四個(ge) 字。2020年,已在北京工作兩(liang) 年的他,在一次交流活動中結識了為(wei) 大陸聽障青年免費提供烘焙技能培訓的北京彩虹天使咖啡屋創始人李紹嬅,從(cong) 此邁進了公益的大門。此後,他還與(yu) 9位台灣青年,組成了北京市唯一一支台青北京冬奧、冬殘奧城市誌願者服務隊,為(wei) 民眾(zhong) 提供誌願服務。

    “台灣青年作為(wei) 在祖國大陸發展的其中一分子,我希望能夠在這裏幫助更多有困難的人。”在彩虹天使咖啡屋,蕭家曜從(cong) 零開始學習(xi) 手語,立誌成為(wei) 有聲世界和無聲世界的“橋梁”,雖然會(hui) 遇到困難,但看到聽障孩子們(men) 燦爛的笑臉,他也由衷感到一切都值得。

  “公益就是無我、利他,將愛和溫暖無私傳(chuan) 播給需要幫助的人。”

  回憶起印象最深的一次公益經曆,潘柏銓想到了一位江西的貧困學生小淇。在一次公益教學即將結束的時候,跟潘柏銓結對的小淇用一個(ge) 月的零用錢——10元錢,給柏銓買(mai) 了一件禮物,希望柏銓以後看到禮物就可以想起她。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